大江東︱從“急難愁盼”到“檢護民生”,公益訴訟守護城市公平正義
“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這五年”系列觀察⑱
走上街頭,看窯井蓋是否安全,有沒有缺失﹔
打開藥盒,檢查藥品說明書的字體大小合不合適,老人閱讀有無障礙﹔
拿起分貝儀,來到夜間人群聚集的廣場,監測噪聲強度是否違規……
近幾年,原來多在重大刑事案件裡看到的人民檢察官,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各處,參與到城市治理中去。
行走在群眾生活之間的這些檢察官,進行的多是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機關發揮法律監督職能,通過檢察建議、督促起訴、支持起訴、提起訴訟等方式,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從安全生產到城市更新,從特定群體權益保護到“檢護民生”“檢察護企”,檢察公益訴訟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服務城市發展上,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保護市民權益,解決民生難題
2021年初,虹口區檢察院收到一封來自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的求助信。
兩名女大學生在短視頻網站刷到一則拍攝古裝寫真的廣告,被19.9元的“白菜價”吸引進了影樓,拍攝過程中卻被層層加碼、威逼利誘,從化妝用品到服飾套餐,消費支出一路增加到了2萬余元。
走出店門,兩個學生方才醒悟過來,與影樓交涉無果后,向區消保委投訴。但是,影樓態度強硬,拒不退款。無奈之下,區消保委聯系了檢察機關。
經過研判,虹口區檢察院認為,這個影樓的行為已違反相關民事法律。考慮到在校學生缺乏社會經驗,訴訟能力不足,在征得她們同意后,決定依法支持起訴。最終,影樓敗訴退款。
虹口區檢察院收到受害大學生送來的錦旗。
“會不會還有其他受害者?”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副主任萬力當時在虹口區檢察院工作,她主動聯系區消保委,獲得了最近一兩年所有關於這家影樓的消費者投訴舉報信息,共有42條,並陸續找到了52名“天價寫真”的受害者。
而后,檢察機關組織召開了一場消費侵權行政公益訴訟公開聽証會,消費者代表到場陳述遭受侵權的事實,相關職能部門一同參加聽証。經評議,各方一致同意檢察機關依法督促行政機關履職。虹口區檢察院隨即向市場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督促企業規范經營,維護市場秩序,同時開展消費法治宣傳,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理性消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最后,這家影樓向社會公開致歉,在廣告發布、產品搭售、選片限制、員工管理、顧客投訴處置等方面均作出了實質性整改。經媒體報道,這個案件成為一堂生動的法治課,對規范商業攝影經營產生了效果。
“辦理一案,治理一片,這就是檢察公益訴訟希望達到的效果。”萬力說,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向而行,本質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民生關切問題。
在上海,“檢護民生”的公益訴訟實踐不斷涌現——
普陀區檢察院以公益訴訟推動解決大部分藥品說明書字號過小、老年人閱讀困難問題,凝聚社會共識,獲得人大代表和立法機關支持,推動將藥品說明書適老化改造納入法律。
金山區檢察院針對一奶牛場周邊河道水質異常問題,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其依法全面履行水環境監管職責,做好奶牛場環河水質污染治理工作,解決困擾村民多年的水污染問題。
黃浦區檢察院針對某跨國企業將未脫毛女性隱喻為猩猩的廣告,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由企業方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責任並作出守法從業承諾。該案件獲評全國第五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是全國首例針對違法廣告貶損婦女人格權益的涉外公益訴訟案件。
開展專項行動,服務城市發展
靜安區是上海中心城區之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城區面貌非常現代,哪怕到了晚上,許多街道仍然“光亮如晝”。
明亮的城市燈光和電子屏幕,對一些居住在周邊的居民來說,卻成為夜間休息、睡眠的一個煩惱。
2021年6月至11月,半年時間裡,靜安區檢察院通過上海市公益訴訟全息辦案智能輔助系統接到的光污染投訴舉報線索就達197條。
靜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實地檢測燈光亮度。
“聘任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的工程師為技術調查官,專門輔助案件辦理。”時任靜安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主任的毛文靜介紹,通過多次在夜間至次日凌晨對排查點位進行現場調查,並開展司法鑒定,依據有關技術規范,查明共有6個點位的光源亮度或照度超過了規定限值。
靜安區檢察院組織召開城市光污染治理研討會,邀請相關行政機關及環境科學研究院、照明學會參加,隨后向職能部門代表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履行光污染監管職責,督促涉案單位對問題光源進行整改。
之后,靜安區檢察院跟進調查,確認涉案光源已符合技術規范,不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承辦檢察官還受邀參加《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專家座談會,分享通過技術檢測實現量化光污染、固定証據的經驗,為加強光污染防治立法建言獻策。
檢察公益訴訟,還活躍在城市運轉、安全生產、舊區改造等各個方面。
聚焦城市安全,上海檢察機關在全市開展涉電動自行車及換(充)電櫃等消防安全監管專項活動,聚焦飛線充電、違法改裝、樓道堵物等容易引發火災的問題,共立案251件,制發檢察建議200件,磋商51件。
圍繞城市更新,上海檢察機關開展城市更新領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引導重點圍繞城市更新中的閑置土地處置、歷史文化保護、設施與工程安全等開展公益訴訟,包括加強“一江一河”濱水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盤活閑置土地、有序釋放城市存量低效空間資源,注重歷史文脈保護、加強紅色文化保護等,取得良好效果。
鼓勵民主參與,提升辦案質效
2020年至2024年9月底,上海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萬余件。在一些人們“看不到”的領域,也活躍著檢察官的身影。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發現,2022年以來,多款手機應用、小程序等存在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問題,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等問題,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檢察機關通過訴前磋商、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加強監管。監管部門隨后開展專項治理,累計檢查企業6043家,查處各類個人信息保護案件50余件,有力維護了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安全。該案獲評最高檢“高質效辦好每一個公益訴訟案件,更高水平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通過法治思維和方法,以法治手段,通過訴訟等形式,行使檢察機關的司法監督職能、參與城市治理。”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林儀明說,從檢察公益訴訟的辦案領域看,包括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信息安全等,均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
金山區檢察院就抓娃娃機內的“三無娃娃”開展調查。
2020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表決通過,其中特別體現了社會參與原則,對有關社會公益組織、公証機構、律師事務所、調解組織及社會公眾參與公益訴訟的途徑、方式等進行了規定。
上海檢察機關組建了一支3000余人的“益心為公”志願者隊伍,來自各行各業,成為民主參與公益訴訟工作的“智囊團”。通過“益心為公”檢察雲平台,還搭建起民意溝通的橋梁,截至今年9月,共收到公益訴訟線索900余條。
林儀明介紹,司法民主需要有嚴格的法定性和程序性,公眾參與檢察公益訴訟要在法律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對此,上海檢察機關從制度保障、實體化運行、激勵措施等方面開展探索,努力讓民主參與更規范、更便捷、更有效。
(圖片均由上海檢察機關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