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復旦博醫團30年:奔赴山海,服務人民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4年11月04日17: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社會實踐全過程,融入對事業的追求中去。復旦上醫博醫團就是這千萬師生中的杰出代表。一代代上醫人在為人民服務中錘煉醫學初心,在行走祖國大地上厚植家國情懷。”10月25日,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博士生醫療服務團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魏士強熱情洋溢地說。

1994年誕生的這個博士生醫療服務團(以下簡稱博醫團),迄今足跡遍布23個省區市39個縣77家醫院,先后有1000多人次投身志願服務,行程超35萬公裡,服務群眾逾12萬人次,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行走在大山深處的白衣天使”。通過大型義診、送醫入戶、科普宣教等方式,博醫團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最基層,送到群眾家門口。

博醫團成員一起討論病情。

初心:了解社會、服務人群

“30年前,我們坐綠皮火車到了南昌,第二天坐汽車一路顛簸趕到寧岡縣醫院,整整花了兩天時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徐鬆濤,回憶起第一次隨博醫團到井岡山參加醫療幫扶的情景。

“博士生需要接觸基層、認識社會,了解哪些地方缺醫少藥,將來就能把科研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談起成立博醫團的初衷,參與發起的原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刁承湘說。

1994年,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一批博士生首次組成博醫團,在暑假期間前往老少邊窮等醫療欠發達地區開展醫療志願服務。起初成員僅10人左右,主要是大學各附屬醫院的特色科室博士生,同時邀請學科專家及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參與。“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很受群眾歡迎,大家在志願服務的同時,也深受教育。”刁承湘說。

1999年,江西安義縣人民醫院向博醫團贈送錦旗。

從上海出發,博醫團的成員們乘坐火車,行駛整整一夜,最終抵達江西安義。“當時吃住條件很艱苦,交通很不便,話也聽不懂。”博醫團指導教師陳蘇華,1999年第一次帶團時去了安義。她回憶說,義診首日,來的病人不多,但隨著口口相傳,之后幾天來的人越來越多。所有隊員不停地問診交流,到后來嗓子都啞了,卻沒有一個抱怨,“大家都覺得農村需要我們,很想為老百姓多做一點。”

山區群眾對“大上海來的博士專家”的信任,讓博醫團成員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每次深入基層,都是對博士生專業技能和理想信念的雙重考驗。對組織者來說,隻有最優秀的臨床醫學博士生才能加入,這也成了博醫團堅持不變的選拔標准。

2024年暑假,博醫團志願者在福建寧德送醫入戶。

接力:永遠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博醫團30年接力奉獻、不懈堅持,隻為一個心願:讓偏遠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在邊陲,在山鄉,在田間,在一次次義診、講座、交流中,博醫團師生愈發堅定了醫者的責任感使命感,也做到了教學相長,更多了解各地不同的疾病譜,也更深刻地讀懂國情社情。

2020年暑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高繼明,曾多次參與博醫團活動。在雲南大理州永平縣,為了幫助一名臥床20年的高位截癱患者定制康復器械,他和同事細心診斷病情后,欣喜地告訴患者仍有實現一定生活自理的可能。“照顧兒子20年了。第一次看到他笑得這麼開心。他笑了,我就看到希望了!”患者母親的話,讓高繼明記憶猶新。

2020年暑假,博醫團在雲南永平一名患者家中為其診治。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朱曉勇20年前曾加入博醫團,去重慶墊江開展醫療服務。一家鄉衛生院院子裡晾晒的僵蠶令他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中藥的原始形態。當時他們用的很多藥都採自附近的山上。這種落差促使我迫切地想在當地多看幾個病人,和當地的醫生多一些交流,把我們的經驗知識傳輸給他們。”

“博醫團的經歷讓我深深感受到城鄉醫療發展還不均衡,老百姓更高的醫療需求還得不到滿足。我們還任重道遠。”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骨科主任王達輝說。在貴州劍河,得知一位股骨頸骨折患兒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王達輝專程趕到孩子家裡,說服父母同意讓孩子接受手術,又跟當地醫院溝通免除了手術費用,最終避免了孩子落下殘疾。

在貴州麻江,當時還是博士生志願者、現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治醫師的朱文卿接診了一名角膜皮樣瘤患兒。當時,患兒視力受損嚴重,病情危急。囿於當地醫療條件,朱文卿和團隊立即與學校和附屬醫院聯系,開辟綠色通道,協助患兒轉診到上海實施角膜移植術,讓孩子重獲光明。

2023年,博醫團在青海玉樹開展義診。

鑄魂:把“大思政課”放在廣袤大地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見証巨變的同時,一批又一批博醫團在綠水青山中揮洒青春和熱血。

30年來,博醫團送醫下鄉,走村入戶,開展義診、醫療講座培訓,助力當地學校完成健康扶貧,依托互聯網醫療技術建立遠程會診、專家工作站,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醫療服務。今年,正逢成立30周年的博醫團一口氣派出11支隊伍,分別奔赴新疆喀什、雲南永平、四川北川、河南蘭考、江西瑞金、廣西百色、福建寧德、貴州劍河等地。

憑腳步丈量大地,用信念凝心鑄魂,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通過博醫團不斷創新探索醫學實踐育人模式,在祖國廣袤大地上上好“大思政課”。

2024年暑期,博醫團在新疆喀什開展義診。

復旦大學校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在博醫團30周年紀念大會上表示,博醫團全體隊員30年間與祖國同向、與人民同行,提供醫療幫扶、對接健康中國、助力鄉村振興,一代代復旦上醫人身體力行地詮釋了“正誼明道”的上醫院訓。服務人群、愛國奉獻、大醫精誠,正是復旦上醫人的追求與品格。

博醫團的事跡,連同上醫先輩上世紀50年代遠赴重慶創業、為西南地區人民醫療健康作貢獻的“西遷精神”,上世紀60年代一批上醫畢業生扎根黔東南山區為貧困群眾解除病痛的“指點江山醫療隊”事跡等,共同成為上醫師生“為人群服務”的精神脈絡,並烙上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鮮明印記。

中山醫院2023級直博生韓丞治,在讀本科時觀看校園話劇《行走在大山深處的白衣天使》后深受觸動,等到博士入學后便立刻申請加入博醫團。韓丞治和同學們利用周末和課余時間,為群眾提供科普宣講、健康咨詢和健康義診等,今年暑期跟隨隊伍前往江西開展醫療志願服務。他說:“在博醫團,我無比具象化地感受到了上醫‘為人群服務’精神的代代傳承,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強國一代’的責任與使命。”

華山醫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焦可馨加入博醫團參加的第一次暑期活動,是到貴州劍河。在這片當年上醫“指點江山醫療隊”服務過的土地上,前輩學長的故事依然被百姓銘記:“沒有器械時,他們用麥稈代替輸尿管,用導尿管替代胃管……這些場景震撼了我,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醫者初心。未來,我們一定要為人民健康福祉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文圖片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