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丨從“好吃”到“好玩”,美麗鄉村為人民城市實景畫增色添彩
“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這五年”系列觀察⑰
提到上海,許多人首先會想到外灘、陸家嘴,想到黃浦江、蘇州河,想到大飛機、國產郵輪,想到演出展覽、逛街消費等等,而與泥土緊緊相連的鄉村,似乎少有印象。其實,上海目前還有1500多個自然村,城市開發邊界外的鄉村地區佔比超過總面積的60%。這座城市有202萬畝保護耕地,其中150萬畝為永久基本農田……
這些數據和其他省份比起來可能不算什麼,但上海的鄉村,背靠著國際化大都市,依托著大市場、大流通的資源優勢,最有可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上海方案。
大米、葡萄、水蜜桃、大閘蟹……一年四季輪番上市的這些“小而美”地產農產品,不僅是時令美味,更凝結著濃濃的鄉愁,共同組成了“好吃”的上海。而家庭農場、社區農業、露營地、郊野公園等豐富的農文旅項目,也在讓上海的鄉村越來越“好玩”。
“稻”時候了,開鐮!
10月23日,天氣晴好。寶山區羅涇鎮花紅村千畝稻田邊,羅涇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剛看了眼谷穗,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可以開鐮了!”
當天,收割機便開進了稻田,金黃的稻杆被整齊劃一地“卷”入機器。不一會兒,一粒粒稻谷便順著收割機的漏斗,源源不斷地匯入早已等候在路邊的卡車裡。裝滿后,卡車滿載著收成開往下一個加工點。
花紅村水稻收割現場。寶山區羅涇鎮供圖
“今年上海接連遭遇兩場台風,稻谷灌漿有些晚,我們比以往多等了兩周才收獲。”羅涇鎮副鎮長朱彬彬說。收割前一個月,他和吳剛幾乎每天都會來稻田查看稻谷長勢,商量著收割的日子。早一天或晚一天,都可能影響水稻的口感,收割的時間需要有經驗的“老法師”精准把握。
“這是本地的新米。”超市裡,大米銷售區,導購人員的這句話總能擊中消費者的需求。上海有著大市場、大流通的優勢,超市可供選擇的大米琳琅滿目,但上海的消費者對本地新米情有獨鐘。除了羅涇大米,還有崇明大米、鬆江大米、青浦大米,口感“軟、糯、香、甜”,“看一眼光亮亮,吃一口軟綿綿”,剛上市便受到市民追捧。
地產新米好吃,育種很重要。當前,上海不少機構都在研究更適合本地種植的水稻品種,配備了研究稻米口感的各類“神器”,比如精米機、粘度分析儀、米粒食味儀、米飯食味儀,從而使培育出的稻種更能符合市場期望。
上海育成的軟米新品種“滬軟1212”“鬆香粳1018”“銀香38”等,連續三屆獲得“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上海發展地產優質大米具備了有力的種源保障。此外,上海還在推進稻米從“賣稻谷”向“賣大米”轉變,繼而向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不僅如此,南匯水蜜桃、白鶴草莓、嘉定馬陸葡萄、寶山大閘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上海地產農產品在“小而美”“小而精”的道路上不斷深耕。截至目前,上海共有34個優質區域特色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豐富了市民的餐桌,共同組成了越來越“好吃”的上海。
到郊野,去“班味”
沿著彎曲的鄉間小道,駛入浦東新區張江鎮新豐村的生態森林,再駛過幾座流水小橋,一間名叫“小美滿”的餐廳映入眼帘。
正值工作日午市時間,與林間的靜謐不同,這一方天地十分熱鬧,特色石窯披薩接連出爐,院內麥香扑鼻。石鍋米線搭配著九宮格輔料一齊端上原木餐桌,引人食指大動。室內已經滿座,一打聽,好多顧客是在周邊產業園區上班的白領。他們笑說,開車20多分鐘找個地方吃午飯聊聊天,可以暫時去去“班味”。
“小美滿”餐廳內景。受訪者供圖
這間餐廳原先是新豐村的一間閑置倉庫。為了在偏僻林地間吸引到足夠客源,店長沈佳麗動了不少腦筋。比如,餐廳不僅栽花種樹,還保留了原有竹林,跟周圍環境更好相融。餐廳主營產品定位為貼近年輕人消費習慣的石窯面包、披薩與米線。沈佳麗為此特地跑到雲南學習取經,“光是米線湯底的搭配,我們就研究了三個月,最后確定了用新鮮百香果、檸檬和番茄熬制酸湯料。”。
作為一名資深餐飲人,約10年前,沈佳麗也曾經營過多家位於市區商圈的餐飲品牌。最近幾年,她敏銳地察覺到消費趨勢的轉變,將目光轉向上海的鄉村,將自己的商業觀察與鄉村獨特的資源結合起來,與村集體經濟合作,開發運營多個農文旅相融合的項目。
近年來,在上海郊區,各色家庭農場、親子森林、露營地等農文旅項目不斷涌現,“好玩”的鄉村成了上海市民新的周末目的地——去李窯村“無憂閑院”喝一杯咖啡,在稻田拍照感受秋日的靜謐﹔去東厙村“遛娃”,尋覓江南水鄉村落的處處“古色”﹔去青浦蘑幻森林,感受採摘蘑菇、下田插秧、“渾水摸魚”、叢林射擊的樂趣……上海的鄉村不止是鄉村人的鄉村,也成了都市人的鄉村。
從“一處美”,到“一片美”
“我們村子裡也有幾間空房子,能否給我們也復制一間‘小美滿’?”餐廳做出一些名氣后,不少村支書找到沈佳麗尋求合作。她有些無奈,“這間餐廳是根據所在空間量身打造的,移植到別的地方,就成‘四不像’了。”
隨著郊野休閑經濟興起,一些村子的農文旅融合項目出現同質化趨勢。如何讓鄉村記得住鄉愁,留得下鄉情?如何讓鄉村人有獲得感,讓都市人舒心休憩、心向往之?上海不少鄉村正努力破解難題。
2017年,初到新豐村的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季群很是發愁:村集體經濟薄弱,賬戶上僅有幾萬元,村民也逐漸老齡化。“沒辦法大拆大建,反而逼著自己轉換思路,不要想自己沒什麼,要想自己有什麼。”季群說,“我們村子有大片的林地,距離張江科學城和迪士尼都很近,這些是我們的優勢。”於是,發展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林下經濟,成為新豐村的發展方向。
“一開始籌備營地的時候,晚上都睡不著。”季群回憶道,項目籌備前期,村委會反復和各個部門溝通細節,明確哪裡能動,哪裡不能動,根據林地的自然肌理規劃樹屋的點位和棧道的走向,確保林下的經濟活動不會對生態造成負面影響。
“一個露營地剛開業時很容易吸引眼球,但時間長了,如何避免成為‘過氣網紅’?運營很重要。”季群說。市場化運作方面,上海不缺人才。引入第三方運營團隊后,村集體經濟與運營團隊按比例分紅。盈利的動力也倒逼運營團隊不斷更新營地活動,源源不斷吸引游客前來體驗打卡。
營地舉辦手工活動。受訪者供圖
在林下經濟的帶動下,村集體的“口袋”不斷殷實起來。“去年開始,村民按照農齡獲得了相應的分紅,平均每戶家庭一年可以收到三四千元的‘紅包’。”季群說。
在寶山區羅涇鎮,有5個村子則探索出了另一種模式。
水稻、大閘蟹、蒸糕……曾是這幾個村的共有特色,以往各村“全面發展”,也造成了“村村雷同”、資源浪費。2019年開始,羅涇鎮開始嘗試“五村聯動”統籌發展,將面積13平方公裡的5個村連片打造、抱團發展,每個村主打一個“拳頭產品”,市民游客可從塘灣村出發,參觀完母嬰康養基地后,去海星村體驗漁事,去花紅村體驗農耕,去新陸村拓展研學,去洋橋村體驗休閑農庄……體驗度、新鮮感的“保有量”不斷增加。
從“一處美”邁向“一片美”“遍地美”,美麗鄉村建設不斷裝扮“美麗上海”,為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人民城市實景畫增色添彩。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