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民警用愛心照亮青少年的內心
“現在讓我們跟隨當年‘四大’代表的步伐,沿著彈硌路,走進上海這條石庫門裡弄。”10月31日,地處虹口區四川北路的中共四大紀念館內,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興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陳梁順和社區少年服務隊的青年民警們正通過生動講解,帶領繼光中學的學生們沉浸式感受中共四大召開時的情景。在警察哥哥姐姐們的描繪下,這群新世紀的“00后”仿佛穿越了百年,與當年與會的“90后”“00后”代表們身處同一個時空。
陳梁順在中共四大紀念館為學生講解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五年來,上海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今天,以陳梁順為代表的新時代人民警察秉持著不變的初心和忠誠,在這片熱土接續奮斗再出發。
用愛心化解“成長的煩惱”
“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拯救一個家庭。”作為一名社區民警,陳梁順在社區走訪、矛盾糾紛調處和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中逐漸感悟到:家庭是個“同心圓”,而“圓心”往往就是孩子。一旦“圓心”偏移,家庭就難以“圓滿”,進而影響到社區安定,而其中,青少年這個群體尤其需要關注。
2020年春天,居民老桂與正在讀初三的兒子小桂因為玩游戲而產生矛盾,最終老桂使出殺手锏——“斷網”,徹底激化了家庭矛盾。小桂先后5次絕食,最長一次竟5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老桂向社區民警陳梁順緊急求助。
面對小桂緊閉的房門,陳梁順並沒有說教,而是以游戲為切入點,通過3個多小時的深聊打開了房門,也打開了孩子的心門。隨后的一個多月裡,陳梁順先后上門40多次,和小桂結下了深情厚誼,並幫助他在中考中成功逆襲。現如今,小桂已是一名網絡工程專業的大學生。
陳梁順幫助網癮少年逆襲中考的故事被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后,不少家長慕名前來,甚至還有人專程從外地趕來求助。此后,一個個“警察與少年”的故事不斷上演:一個曾對母親和外婆持刀相向的“輟學少女”小韓,隻信任陳梁順,在他的勸導下迷途知返、回歸校園﹔一個學業跟不上、一度自暴自棄的“躺平青年”小葉,接受了陳梁順制定的階段目標,順利考上心儀的大學。
五年來,陳梁順見面約談100多個家庭,為25位問題青少年打開新的人生大門﹔他率領虹口分局社區少年服務隊結對幫扶轄區青少年,讓“楓橋經驗”在超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中煥發勃勃生機﹔他還將“三所聯動”引入青少年幫扶工作,推動轄區糾紛類警情大幅下降,讓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在基層工作中大放異彩。目前,上海全市350余家地區派出所悉數建立社區少年服務隊,有1900余名民警、2200余名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全心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用智慧推進平安建設
陳梁順所管轄的飄鷹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虹口區興建的首批商品房之一,有1000多戶居民。小區裡整潔優美,鄰裡和諧。
然而,陳梁順2016年剛接手時,小區正面臨“內憂外患”。居民小吵小鬧不斷,物業和業委會已更換過好幾茬。而逐漸老化的小區環境和設施也越來越跟不上居民需求,各種矛盾糾紛隨之而來。
陳梁順會同群防群治力量做好社區平安建設
轄區居民王先生十幾年前定居上海,6年前一家人搬來虹口。不久后,底樓沿街鋪面被出租給一家快遞驛站,半夜卸貨時總是發出各種噪音,讓周邊居民們不堪其擾。王先生多次找過企業客服、店鋪房東,折騰許久都未能解決。“朋友推薦我去趟居委會,不行隻能考慮搬家了。”
這一天他走進居委會,“沒想到居委會有警察坐班?”王先生發現,他向居委會主任閔榮講述事情經過時,社區民警陳梁順也在一旁認真聽著,還熱心地出主意。在與快遞驛站負責人溝通時,王先生跟著去旁聽。調整卸貨時間、為滑軌安裝隔音棉、在地板鋪上厚地毯……陳梁順提出一些調整措施,效果好、花費小,驛站負責人爽快答應,王先生當晚就睡了個安穩覺。
“我是事后才知道,他們倆故意沒有介紹我是誰,希望我能看到矛盾糾紛調解的真實一面。”
回憶起那場調解,王先生表示社區民警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感慨說,“這是一個真正能讓我們安心居住和工作的社區。”
五年來,陳梁順調處矛盾糾紛400余起,辦理實事500余件,將社區矛盾糾紛化解於萌芽狀態,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閔榮與陳梁順“合作”多年,他眼中的陳梁順並不是一個“老好人”,調解矛盾時講原則分是非、親力親為,同時也不大包大攬,懂得尋求各類職能部門的適當介入,“居民合法合規的訴求,總是第一時間幫忙解決。”
用真情服務好社區群眾
“小陳,希望儂不要調走”“小陳要是調走,我比誰都難過”……陳梁順在社區走訪時,常常會被社區裡的老人“反向叮囑”。他隻能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承諾:“您放心,我不走,我就在這裡,我還是會經常來看您的。”
原來,去年陳梁順曾被調到另一家派出所挂職鍛煉。轄區裡的獨臂老人曹阿婆誤以為他被調走,寫下足足六頁感謝信寄到嘉興路派出所,希望能把陳梁順“討回來”。今年陳梁順“回歸”以后,居民們還是會時常擔心他走。為何如此認定陳梁順?
陳梁順對轄區老年人重點開展反詐宣傳
“小陳的電話,24小時都能打通。”凱虹小區曹阿婆強調。多年前,曹阿婆因患病失去了一條手臂,生活起居存在諸多不便,門口一棵大樹枝條長得太長,枯樹葉時常弄污她千辛萬苦洗好晾晒出去的衣裳。陳梁順得知后,對這件事格外上心,奔走於多家部門,請來專業師傅剪枝。煩心事解決了,關愛卻並未止步。擔心曹阿婆在家摔跤無人知曉,陳梁順自掏腰包購買攝像頭,隨時關注她的安全﹔派出所旁的水果店來了新鮮脆甜的藍莓,他也不忘拎一袋子送到曹阿婆家……所以在聽說陳警官“調”走后,曹阿婆才會寫感謝信到派出所,希望能把他“討回來”。
幾年前,陳梁順第一次見到陳安娣時,老人身子骨尚且硬朗,時常在小區小花園裡鍛煉,兩人聊得很投機。陳梁順把老人送回家,當場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叮囑“有事就打我電話”。自此,陳梁順成了陳家的“編外家人”,隔三差五上門看望,為老人精心設置好智能電視播放,幫她用手機支付公用事業費,陪她聊聊家長裡短,臨走前還不忘檢查下水電煤安全。有了陳梁順的溫情陪伴,老人的氣色越來越好……認識陳梁順后,每年春節期間,陳阿婆總是邀請他和居委干部到家裡吃湯團,氤氳熱氣裡,芝麻白糖的甜沁入每個人的心田。
“去年儂沒來吃湯團,我難過死了。”陳阿婆老了,卻牢牢記得陳梁順去年調走后,沒能來家吃湯團的遺憾,許多居民和她一樣,一度擔心陳梁順走了就不回來了。今年,看到陳梁順重回社區,陳阿婆臉上笑開了花:“回來就好,今年過年記得來家裡吃湯團!”
“一定來!”陳梁順眼神溫柔,就像對待自家老人一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