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治”入“微”,打造“清和”長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5年來,上海全市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最優的供給服務人民,成功打造一幕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實踐剪影。
徐匯區長橋街道是一個典型的居住型社區,常住人口近12萬,從“搖籃”到“拐杖”各年齡段、各類群體需求多元。
長橋一村小區便是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小區。該小區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小區,是商品房、售后房、租賃公房、混合型老舊小區。小區有1850戶居民,實有人口4316人,外來人員1037人,60歲以上1027人,均佔比24%。隨著時代發展,綠化、硬件布局不夠合理、小區功能亟待提升……老公房的“通病”,老小區的毛病一樣不少。
近年來,長橋街道街道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出發,以黨建為引領,在補足環境短板、創新治理機制上下功夫,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共建共治共享,以精准賦能實現細“治”入“微”,打造美好社區。
技術賦能,“民情二維碼”直辦社區事
“家門口公示欄,多了3個碼。”最近,長橋一村小區居民王三妹發現,這3個二維碼分別對應“問題意見征集”“房屋出租登記”和“實有人口登記”。
有了這三個碼,社區的變化悄然而至。
有居民掃碼后提出,自己年紀大了,爬樓很吃力,能否在多層樓棟的中間樓層放椅子,讓老年人能歇歇腳。當收到居民的需求后,很快該樓棟就有了專屬的“歇腳椅”。
“小小的二維碼解決日常生活大小問題,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真的非常方便。”下班回家就看到自己反映的問題立刻得到了解決,黃霞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長橋一村黨總支書記唐維告訴記者,“問題意見征集”將熱氣騰騰的社情民意,經由片區調度、科室聯動,快捷地整合形成資源方案。“居民來訪來電”和“房屋出租登記”主要作用是協助居委快速聚焦疑難問題、精准化解矛盾、拓展流動人口信息渠道,實現讓信息多跑路,高效解決家門口的合理合法訴求。
這3個碼探索的背后,折射的是上海推動基層減負落到實處的創新舉措——創新片區治理機制。
黨建賦能,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微網格”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是承接資源、服務、管理的末梢載體,在解決民生需求上有著“大作為”,長橋街道倡導居民區微網格社工服務理念,推動群眾需求在微網格中發現、群眾實事在微網格中解決、矛盾糾紛在微網格中化解,不斷激活基層治理“微引擎”。
唐維介紹,長橋一村小區微網格由4+9+N 組成:黨組織4個、社工網格員9人、在職黨員擔任第二樓組長、第二梯隊多方力量組成3層的網絡聯絡服務體系,團結和借助各方社區力量,編織一張及時高效的和諧社區網絡。
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包括微網格長、社區工作者、物業、業委會以及黨員志願者、道德模范、樓組長、自治能人達人、新就業群體、共建單位等,共同參與小區協商議事平台建設。
同時,街道也推動人員力量下沉,街道黨建、平安、管理、城運中心等職能科室安排工作力量進入社區微網格,如黨建指導員、房屋管理相關人員、消防安全專業人員等,與微網格工作隊伍有效對接,形成共治合力。
當微網格內發生矛盾時,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得到相應的負責人,確保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推進多元共治,擴大基層治理“朋友圈”,吸納新就業群體代表到社區報到,讓他們以“移動微網格員”身份,在日常工作之余,及時發現社區中的突發情況,在線上與專職網格員對接反饋,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居委了解到目前社區有26名上海中學高中生,其中21名將參加2025年高考,社區工作者就逐戶上門,了解學生學習生活情況,並送上“溫馨聯系”告知書,告知家長,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聯系網格社工。
“作為社會工作者一定是要做到多問、多聽、多跑,關心居民的需求。”唐維說,每天看看這些孩子的情況已成為日常的習慣。
社區工作者是社區建設的骨干力量,是推動基層治理持續深化的重要保障,為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長橋街道不斷做深做實社工培養計劃,通過持續完善社工培養工作機制,探索形成選拔優秀居委社工納入“清和蓄力”社工后備庫機制,筑牢“成長鏈”,瞄准“目標鏈”,讓社工在培訓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交流,切實提升培訓實效。
民主賦能,用好基層治理“傳家寶”
6月27日晚17點半,長橋一村居委接到燃氣公司反饋長橋一村59號大樓內突發生燃氣泄漏事件,需要採取停氣措施立即搶修。
接到消息后,唐維和值班社工、物業隊長立馬趕到現場,不斷與燃氣公司進行溝通,保障盡快完成搶修,降低對居民的影響。同時,樓組長、黨員、網格社工挨家挨戶上門和樓道群做好解釋工作,安撫好居民。最終,僅用時3小時便恢復了128戶居民的正常生活,避免了安全隱患。
“黨建引領三駕馬車、業主以及樓組長、黨員等各方力量緊密配合,確保事故及時得到處置。”唐維表示。此外,長橋一村的“三駕馬車”還成立了一支志願者隊伍——“車管家”志願者,大家自查自糾,共同維護業主的利益。“小區環境得到改善,居民之間的矛盾就會減少,鄰裡關系就會更加和諧,還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形成了良性連鎖反應。”
“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傾聽意見建議,找准居民所需,更好服務居民,這是居委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屬點”唐維表示。根據街道統一安排,居委以樓組為單元建立“微網格”,把機關干部、居民區干部、樓組長、社區黨員、社區能人全部納入網格,積極開展“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項目,重點圍繞物業治理、網格治理、痛點難點、減負增能等問題,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建議,成為居民區的“眼睛”“耳朵”,打造社區治理共同體。
比如想要了解社區內老年群體的生活需求,每個片區黨委書記通過居委干部會議、“三駕馬車”會議和樓組長會議及居民區微網格專職網格員“走四百”對特殊困難老年人進行探訪關愛、走訪調研,真正精准了解百姓所思所想。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長橋街道根據工作實際劃分5個片區,搭建“每周議事會”平台,通過積極探索,多方協同、民主協商、資源整合,推進問題在片區化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此外,通過“美麗家園”“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等民生工程提升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建設“宜居活力、生態美好”的品質生活,切實讓居民感受到社區治理的溫度。
數據賦能,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民情二維碼”直通車是長橋街道結合“走四百”、片區例會、“一戶一檔”等工作機制,開啟黨建引領片區治理新模式,讓基層“智”理更貼心。
長橋街道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唐樺列出一組數據,“民情二維碼”使用后,今年4—6月,該街道的“12345”熱線相較去年同期下降8.2%。
不僅如此,在社區治理問題上,經二維碼提報,通過城運中心調度,該舉措能幫助居委充分對接各方資源,從“居委找科室”轉變為“多條線部門幫居委”。
例如,在接連接到4個居委的非機動車充電樁安裝需求提報后,街道平安辦快速對接,全面摸排轄區相關需求缺口,短短兩個月就新增充電樁端口約1300個﹔整治群租問題上,以5月份為例,該街道居委上報疑似群租信息7套,均於當天查實(其中5套為群租),並於次日完成整改。
長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三碼”平台的啟用,較好實現了“三強化”:一是精准聚焦社區關切,強化家門口的問題化解和建議採納工作力度﹔二是支撐社區工作,強化片區聯動協作,落實組團式服務的“最后一米”﹔三是建立微網格長“事前聯絡、事后回訪”的全流程工作機制,強化群眾工作效能,積極打造新熟人社區。
后續,長橋街道將不斷提升微網格長作為“社區管家”的服務能級,持續拓展社區問題反饋、居民建言獻策的平台渠道,形成畫像更為清晰的片區民情庫,一方面持續加強基層治理的問題研判,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期﹔另一方面提煉更多“金點子”,挖掘更多社區能人,引導居民從“問題提出者和質疑者”向“方案提供者和宣傳者”轉變,匯聚越來越多的自治力量。
據悉,長橋街道還將進一步做好“民情二維碼”直通車,加強使用推廣和功能提升。一是持續提升“民情二維碼”知曉度和使用率,使其成為居委解決問題、調處矛盾的“貼身錦囊”,讓居委社工愛用、使社區群眾受用﹔二是強化和拓展“民情二維碼”功能,階段性收集和整理使用意見,優化信息的對接、處理、反饋流程,並結合社區治理工作實際需求,不斷豐富其功能板塊,助力提升服務能級。
民意訴求能暢通直達,民生實事能及時落地。小小的二維碼串起民生大小事,展現了上海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治理協商民主新氣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