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菜場“智”變記:老舊痛點變幸福亮點
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上海十二屆市委五次全會精神的指引下,浦東新區塘橋街道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正積極探索著“精品城區”與“樣板社區”的建設之路。通過實施多元共治、老舊改造等一系列創新實踐,塘橋街道為城市更新與社會治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示范。
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際,推出了“塘橋街道城市治理樣板探索”系列推文,旨在深入剖析塘橋街道的這些創新實踐。本系列推文聚焦“小智慧,大民生”,將逐一展現塘橋街道如何通過細微之處的創新舉措,實現社區治理的現代化,進而對居民生活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本次介紹的案例是塘橋街道的“南泉菜場”。
在浦東塘橋街道的南泉路上,有一座承載著周邊近三萬居民“菜籃子”重任的老舊菜場——南泉菜場。這座已運營超過25年的菜場,曾是居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著時間推移,其經營現狀與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間產生了巨大偏差。如今,經過一系列精心策劃與改造,南泉菜場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個集智慧、便捷、舒適於一體的現代化菜場,不僅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民生問題,更為城市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妙手施策,直擊老舊菜場六大“頑疾”要害
南泉菜場,這座承載著歲月記憶的老菜場,曾面臨六大難題:無証面積佔比大、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擾民問題嚴重……這些問題如同一塊塊巨石,壓在了居民的心頭。家住菜場樓上的黃先生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不禁搖頭嘆息:“原先菜場上方是彩鋼瓦搭建的簡易頂棚,一到下雨天,噪音和漏水問題讓我們苦不堪言。”
面對居民的困擾,塘橋街道積極響應,將南泉菜場改造作為提升城市面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街道成立了由多部門組成的專項工作組,深入居民區召開聽証會、溝通會,廣泛聽取民意,確保改造工作有的放矢。
“群眾利益無小事。”塘橋街道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質的服務供給人民,全力守護好群眾的菜籃子。”
從“頭頂大事”到智慧新星 菜場“變形記”!
在改造過程中,街道針對居民強烈反映的頂棚問題,採取了全封閉式鋼槽混凝土磚結構,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還隔絕了噪音與異味。市場內部也迎來了全面升級,攤位布局更為合理,購物通道變得寬敞明亮,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購物環境。
“現在的菜場環境,簡直就像住賓館一樣。”南泉菜場內的水果攤攤主林先生感嘆道。相較於從前通風不暢、夏天酷熱難耐、蔬果易損的情況,現在的菜場配備了空調和智能設備,極大地提升了顧客的購物體驗。
不僅如此,改造后的南泉菜場還引入了智慧化管理系統,成為了現代化菜場的新標杆。正門處的電子顯示大屏實時滾動著各蔬果的市場均價、銷售額、客流量等信息,為居民購物提供了便利。而各攤位配備的AI秤,則能自動識別菜品並計算價格,同時展示商戶的營業執証和農產品追溯二維碼,讓居民在享受便捷購物的同時,也能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有時候,菜場管理人員會通過監控觀察到我們攤販的亂堆物、亂擺放行為,並立即通過系統在智能秤上彈出窗口提示我們整改。”林先生表示,雖然剛開始有些不習慣,但現在他已經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智慧化管理的便捷與高效。
多方共治,點亮社區新生活!
南泉菜場的成功改造離不開多方共治的力量。在區商務委的引領下,街道智慧地引入了浦商集團這位菜場運營的“老行家”,一同參與到菜場的改造與日常管理中來。浦商集團不僅定期派人打理頂樓衛生,還細心調整了貨運車輛的時間表和進出路線,這樣一來,周邊居民的生活受擾情況大大減少。
同時,街道還發動成立了街居商圈聯盟,大家伙兒一起用“1357”這套工作法,推動事情往多元共治的方向發展。聯盟成立以來,可是忙活得熱火朝天,開了47場議事會,走訪接待了318家商戶,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了商戶店招導則、分類分級管理方案等,為街區的改造升級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和民意基礎。
時間一晃就到了2023年7月1日,改造后的南泉菜場以“浦商菜市場南泉店”的新名字,喜滋滋地回到了社區大家庭。這一回來,可是大變樣了,環境好了,購物也方便了,周邊居民都樂開了花,直說:“現在這生活品質,可是提升了不少呢!”
未來,南泉菜場將繼續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手段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安全的購物環境。同時它也將成為塘橋街道乃至浦東新區的一張亮麗名片展示著城市治理的新成果和新風貌。(朱點點)
【編者說:南泉菜場的蛻變,生動展現了城市治理中的智慧與民本情懷。面對老舊菜場存在的諸多痛點,塘橋街道精准施策,巧妙引入智慧化管理,不僅顯著改善了市場環境,更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這一成就的背后,是多方共治力量的有效發揮,形成了政府、企業與居民協同推進的和諧局面。南泉菜場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現代化升級上,更重要的是其治理理念的革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治理方式,這正是推動城市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相關鏈接:
【精品城區 塘橋答卷】城市治理創新實踐案例⑤:南泉菜場蝶變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