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從“金點子”到“金果子”,人民建議征集助力人民當家作主
“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這五年”系列觀察⑦
“請把您的想法告訴我們,上海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您的參與。”
這是上海人民建議征集官方網站上一條醒目的標語。標語旁,是上海各區、各部門正在開展的人民建議征集活動一覽。從老年服務機構的設立,到社區“寶寶屋”的建設,再到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各職能部門渴望傾聽市民群眾的智慧。
傾聽民意,廣納民智﹔暢通渠道,便捷高效﹔推動轉化,優化治理﹔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在人民城市建設中,上海通過廣泛征集人民建議,將一大批人民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城市治理的“金鑰匙”,結出便民利民的“金果子”。
現場:“期待下蘇州河游泳那一天”
今年7月底的一天,下午2點半,冒著酷暑,近200人趕到普陀區黨群服務中心,參加在這裡舉行的“蘇河議事廳”——重點河道“一河一策”大討論活動。
“來的一大半是普通居民。”普陀區信訪辦副主任廖春燕說,居民們和主管部門面對面,現場提問、現場作答,為河道治理建言獻策。
市民在“蘇河議事廳”提意見談建議。資料圖片
“蘇州河現在眼見清澈了,但是它的支流,比如我們家旁邊的桃浦河,問題還不少。”活動一開始,居民白聖貝就率先舉手發言。他說,特別是到了雨季,雨水泵站將城市排水系統裡的水就近排入河道,也就是俗稱的“放江”,這時河道水質明顯變差。
“雨天,馬路上的灰塵、樹葉、垃圾會被沖刷匯集到雨水泵站。為確保城市防汛排水安全,雨水泵站在達到運行水位后,會把雨水排入河道裡。”普陀區市政水務管理中心水務科工作人員回應說,雨水、污泥會發酵,因此導致排入河道的水質較差,“我們會安排保潔人員在每個‘放江’口提前准備,清撈垃圾,並定點收集、定點處理。”
“客觀上看,蘇州河還有沿線支流的水質確實變好了,我們在做志願活動時發現,還有不少人在河邊釣魚。”居民夏培珍是護河志願者,常在蘇州河邊維護環境,對釣魚她不反對,但認為不應該隨處釣,不能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更不能對沿河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她關於釣魚的觀點一出,立刻引起在場不少居民的討論。
有的堅決反對,認為釣魚行為會破壞蘇州河步道沿線的綠化,有的釣魚人還存在翻越護欄等不文明行為﹔有的堅決支持,認為釣魚是一項好的娛樂、健身方式,應該給予鼓勵。
普陀區水務局副局長董銳解釋說,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黃浦江蘇州河濱水公共空間條例》裡,明確在濱水公共空間內垂釣的,應當在特定區域、時間段內進行,並符合活動秩序要求。普陀區在去年發布了《普陀區蘇州河岸線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垂釣為限制性行為。
“我們設置了一批垂釣點。”董銳說,不過在設置時更多考慮管理安全,挑選了有護欄、視野較為開闊、容易觀察的點位,“但從實際運行情況看,這些點位和垂釣者真正的需求並不完全匹配。我們將在聽取建議的基礎上,對垂釣點位進行優化和調整。”
與釣魚一樣引起在場居民熱議的,還有游泳。
居民須惠萍說,自家附近的小河浜裡,因為河道水質清澈,風景怡人,適合納涼解暑,不時會看到有人在河浜游泳,“有沒有可能開放一些河道露天游泳?”
“目前不建議也不提倡在河道游泳。”在場的普陀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從健康和安全兩個方面解釋了原因:健康方面,專業泳池對水質和細菌有一系列指標要求,但河道管理中還沒有﹔安全方面,游泳有安全風險,需要配備一系列安全設施和人員,目前也還不具備條件。
“目前不行,那麼將來有沒有可能?”“如果蘇州河裡能游泳,不正對水質的最好証明嗎?”“期待能下蘇州河游泳的那一天”……現場,居民、專家討論熱烈。
“居民們提出的想法,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將以此次大討論活動為契機,積極探討研究河道游泳的有關問題。”董銳說。
今年,普陀區已舉辦兩期“蘇河議事廳”活動,從“共享單車治理”到“水環境問題治理”,邀請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大討論。“充分發揮人民建議征集這個直接參與社會治理的平台作用,創新參與模式、開放意見表達,讓更多居民、更多主體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普陀區信訪辦主任、區人民建議征集辦主任陸小幽說。
機制:織密多元立體的征集網絡
像普陀區“蘇河議事廳”這樣的人民建議征集活動,如今在上海已經“遍地開花”。
2011年,上海市信訪辦成立專門的人民建議征集處,負責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中的意見建議。落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2020年,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正式揭牌成立。2021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若干規定》,為這項工作提供了地方立法支撐。
今年8月,上海人民建議征集展廳迎來建議人代表。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供圖
除了保障建議人通過書信、電話、電子郵件、互聯網媒體等形式提出建議,《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若干規定》還明確,上海各級國家機關辦理人民建議,可以採用座談會、研討會、聽証會、實地走訪等形式進行調研論証,邀請建議人、專家學者等參加。
2023年10月,楊浦區在上海率先實現區屬公園全部24小時對外開放。不久,有基層干部群眾發現,城市公園24小時開放也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是否會對公園周邊居民造成影響?是否存在噪音污染?相應配套設施是否能跟上?廁所能否24小時開放?亂擺攤、貼小廣告等不文明行為能否得到及時制止?
在楊浦區復興島公園,隨著“白廬星空夜話”人民建議征集活動的舉行,公園裡一幢叫做“白廬”的小樓,成了各方居民與職能部門面對面談問題、提建議的場所。大家建議,公園在夜間不得組織產生噪音的活動,應新增電纜線、燈帶、湖岸防護欄杆等設施設備,保障公共衛生間24小時開放等。
“人民建議征集工作有著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的重要作用。”楊浦區信訪辦主任、區人民建議征集辦主任孟濤說,公園綠地24小時開放的“后半篇”文章,考驗著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和人性化服務水平。
收到建議后,楊浦區綠化市容等多個部門共同研究,在公園開放的基礎上,發動屬地街道積極參與,根據每個公園的特點,優化“一園一策”方案,既讓公園實現24小時開放,也確保夜間公園得到有效管理。
如今,上海全市各區都有了人民建議征集辦,不斷織密線上線下、多元立體的征集網絡,推動征集渠道進社區、進企業、進高校、進機關,將征集體系融入全市6500多個村居的“家門口”服務體系。
解題:群眾智慧給城市帶來改變
人民建議都改變了什麼?
翻開過去幾年上海評出的優秀人民建議案例集會發現,群眾智慧對這座城市帶來的改變無處不在。
“遠望一號”在人民建議推動下對市民開放。巨雲鵬攝
一名連鎖超市負責人,建議在社會治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取消便利店夜間須配備兩名員工值守的規定,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這條建議獲得公安部門重視,優化了相關規定。
一名高中生,建議把停在黃浦濱江近8年的“遠望一號”退役測量船向市民開放。鏽跡斑斑的功勛船隨即開啟修繕,如今已經成為工業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著名“打卡點”。
一名日常坐輪椅的市民,認為上海的無障礙設施還有完善空間,建議加強對無障礙公交線路信息的宣傳、改造公交車電動翻板以方便殘疾人上車等。她被邀請參與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主辦的“市民大家談”活動,與職能部門面對面溝通、零距離建言。
……
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各級征集部門已收到群眾建議超34萬件。如今的上海,征集網絡不斷完善,征集渠道隨處可見,征集信箱觸手可及,形成了群眾建議從提出到採納,再到轉化、反饋的閉環管理。
“廣大市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正在更加積極地投身城市社會治理。”上海市信訪辦公室主任、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主任蓋博華表示,未來將繼續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好發揮人民建議“征民情、集民智、聚民力”的平台作用,希望廣大市民群眾繼續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共同建設屬於人民、服務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