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臨港人︱80后新農人,努力推廣可持續臨港農業模式
——記上海億家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玉平
“最重要的是綠色、健康的種植概念。”上海億家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玉平堅定地說,“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種植戶有培育土地的觀念,這樣才能讓發展良性循環。這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事業,更是為了后代考慮。”
1986年出生的周玉平,現在的身份是臨港新片區萬祥鎮的“新農人”。而在返鄉創業之前,周玉平曾在張江一家集成電路公司工作過8年,是一位典型的張江IT男。
從碼農到新農人,身份轉換跨度確實有點大,以至於當周玉平去年做出這個決定時,親友們100%反對。但周玉平到農村創業,絕非一時的心血來潮,決定創業時,他思考將近半年。“農業於我而言,是可以一生耕耘的事業,”周玉平說。
作物輪種,打造市場新優勢
羊肚菌是周玉平創業的第一個切入點,因為它更適合在冬天種植。在夏季,上海的大部分農業用地作為基本耕地要種植水稻,這是一個不能更改的底線。
但周玉平發現許多土地在冬季是閑置的,於是決定種植羊肚菌來提高整體收入。而且種植菌類能改善土壤環境,對第二年種水稻有幫助,這更加堅定了周玉平的決心。
在稻菇輪作的基本模式穩定之后,周玉平發現本地農業市場同質化的問題比較嚴重。為此,他引入和培育羊脂籽大米、申雪甜玉米、草莓番茄等一批新品種,打造自身的競爭新優勢,並連續兩年參展浦東新區農博會。
土壤改良,促進發展可循環
上海億家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至今,核心優勢是他們自研的有機肥和土壤改良技術,這也是周玉平最引以為豪的成果。“以前要花五年甚至八年的時間養土地,我們可以用兩年達到差不多的效果。”
2023年8月,周玉平等人從上海萬祥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接手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已經連續耕種十幾年,因為長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嚴重鹽鹼化。而到今年九月份,在周玉萍等人持續使用一年有機肥之后,土壤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這就是我們的優勢。許多農戶覺得養地是個燒錢的事情,所以不願意做。但我們願意在這個方面加大投入。”
制作有機肥的原料並不罕見,秸稈、樹葉和各種生物肥料等。但上海億家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利用這些廢棄物制作有機肥料,才有效改良土壤,讓農業發展良性循環。處理秸稈本就是種植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要面臨的難題,把秸稈制作成有機肥不僅可以改良土壤,更能節省大量處理秸稈的資金和人力成本,讓多方受益。
理念推廣,帶動農業年輕化
8090創客中心是周玉平參與打造的一個新項目。利用村內閑臵的土地資源,打造共享菜園,通過互聯網宣傳吸引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來體驗農作物種植。
“我想推廣健康綠色的一種生活方式。”消費者們在空閑時間能體驗平時接觸不到的鄉村生活,享受綠色有機的新鮮蔬果,從而關注飲食健康、形成綠色的生活理念,這才是共享菜園真正要提供的。
這個項目的意義又不止於此。周玉平希望這個項目能培養年輕人對農業的興趣,給他們提供直接接觸田野的機會,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於農業。因為“起碼就個人而言,我相信農業是個值得耕耘一生的領域”。
通過這種渠道,周玉平也希望進一步推廣自己可循環的種植理念。讓更多種植戶意識到土壤管理是種植流程的重要部分,不能忽視土壤質量對農作物的影響。
農業發展不應止步於一個人的耕耘和努力。“現在已有的技術和成果是基本盤。”周玉平自信地說道,“我們肯定希望能和更多的農戶一起,讓萬祥鎮的農業形成規模化,打造一個響亮的品牌。”今年,萬祥鎮農發公司還把屬下的35畝大棚租給了團隊。
如今的周玉平,“要麼在農田裡,要麼在去農田的路上”。一門心思扑在農田上的周玉平,平均每天待在農田基地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
時下,越來越多的都市的年輕人開始注重保持身材、減肥、健康飲食和預防疾病,輕食也因此廣受追捧。周玉平說,下一步,他打算利用這些大棚種植赤鬆茸、藍莓、草莓、番茄、水果玉米以及水果洋蔥。
“我們有生產基地,最新鮮的有機蔬果貨源可以保証。而且,做貿易的時候,我積累有開連鎖店的經驗。”對於“8090新農人”團隊的未來發展,周玉平信心滿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