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風公園即將啟動改造 這裡有你的記憶嗎?
長風公園將於2024年10月10日起正式啟動改造提升工程,此舉旨在進一步優化整體景觀品質,豐富市民游客參觀體驗,打造更加綠色、智慧、宜人的城市綠洲。預計在2026年重新對外開放。國慶假期,不少上海市民入園游覽,很多家庭都是祖孫三代前往,因為這裡有著數代上海人的集體記憶,是一份很特別的情懷所在。一起跟著市方志辦,追尋這份特殊的記憶吧↓
20世紀80年代,夕陽下,泛舟銀鋤湖
圖片攝影 | 陸杰
河灘變公園
長風公園也是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起成長的。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視城市綠化,並將其列入城市規劃。
1953年9月,市政建設委員會編制的上海市總圖規劃示意圖及簡要說明,提出綠地系統關系到居民的健康,本著有利於植物生長,居民容易接近的原則設置綠地系統,規劃全市綠地6000公頃﹔每個居住區設置公園,以滿足居民游憩的需要,利用自然地形,沿蘇州河、走馬塘等河流旁布置綠帶及河濱公園,這其中就包括位於中心城區西部普陀區蘇州河北岸的長風公園。
園址原是吳淞江下游蘇州河故道西老河河灣地帶。清道光十年(1827年),在疏浚吳淞江工程中,將今長風街道境內兩大河曲截彎取直,遺留東西兩個倒V型各近2公裡長的故道,稱西、東老河。西老河河灣內地勢高處有一村落名宋家灘,俗稱老河灘。宋家灘農田地處低窪,澇災頻發。1956年初,市人民政府決定征用這塊灘地辟建公園。現今公園東南角還有一處名為“宋家灘”的居民區。東老河就是大家熟悉的華東師范大學麗娃河。
建園工程由上海市園林管理處設計科柳綠華負責總體規劃,主要建筑由上海民用建筑設計院設計。由公園籌建組組織施工。公園布局模擬自然,因低挖湖,就高疊山,山體坐北朝南,可眺望寬闊的湖面。水面採取以聚為主、以分為輔的布局,巧妙的保留了原有的一條西老河,它從鐵臂山的東南向北再西折,恰好環繞整個山體。
第一期工程於1957年4月4日動工,12月3日竣工,投資額為30.1萬元。施工面積212畝(14.13萬平方米),約佔全園總面積的40%。工程主要項目是改造地形,建橋筑路,並種植樹木5.6萬株。
1958年7月1日,公園局部試行開放。此地原來隻有佔地69畝(4.6萬平方米)的西老河,新挖的大湖將水面擴大為214畝(14.27萬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施工挖出的約30萬立方米泥土,分別堆成佔地15畝(1萬平方米)、高26米的鐵臂山,和佔地5.5畝(3667平方米)、高11米的黑鬆山,還把95%的低窪地填高1米,從而解決了這一帶長期存在的積水問題,改善了種植條件,工程提前兩年完成。
《新民晚報》1959年10月1日第五版報道長風公園
1959年,長風公園鐵臂山
長風破浪 鐵壁銀鋤
1959年10月1日,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正門在大渡河路189號。籌建時暫名滬西公園,1958年局部試開放時以園內主景碧蘿湖改名碧蘿湖公園。正式開放時,取《宋書·宗愨傳》中“願乘長風破萬裡浪”之意,更名為長風公園。又取毛澤東同志《送瘟神》詩中“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之句,將園中人工湖命名為“銀鋤湖”,人造山命名為“鐵臂山”。
鐵臂山,海拔不到30米,在那個年代可算是上海市區最高的“山”了。其實,全上海,包括遠郊的大金山島、天馬山、佘山等,也都在100米左右。這座鐵臂山,在市區的確鶴立雞群。登上鐵臂山,極目遠眺,視野非常開闊。
20世紀60年代,長風公園正門圖片攝影 | 馬家忠
20世紀60年代,長風公園餐廳
圖片攝影 | 馬家忠
20世紀60年代,長風公園、華東師范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山公園區域的遙感影像
圖片攝影 | 馬家忠
隨著公園的建成,20世紀70年代之后,在其周邊也逐漸形成新的居住區——以公園命名的長風新村。1988年,林家港街道正式更名為長風新村街道,並延續至今。
改革開放后,公園開展的群眾文體活動更趨多樣。1979年8月,夏季的長風公園還首次開放“夜公園”。垂釣也是長風公園的一項特色活動。從建園伊始,銀鋤湖中一直魚類豐富, 1984年6月,上海市釣魚協會成立,並在長風公園舉辦市首屆釣魚比賽,此后又在這裡舉辦過全國釣魚邀請賽、國際釣魚邀請賽等。公園內有雷鋒、地下少先隊、東海女民兵雕塑。多年來,這組群雕一直是全市學生舉行入隊儀式的地點,因此在上海,特別是滬西區域的市民,學生時代記憶中幾乎都有長風公園春秋游,泛舟銀鋤湖,攀登鐵臂山的經歷。
20世紀80年代,長風公園游園圖
《文匯報》1984年9月30日第一版報道雷鋒銅像在長風公園落成
20世紀80年代,”讓我們蕩起雙槳“。很多市民的第一次劃船體驗都是在長風公園
圖片攝影 | 陸杰
20世紀80年代,雪后的長風公園
圖片攝影 | 陸杰
20世紀90年代之前,長風公園內的“勇敢者道路”是各學校春秋游必選的項目。據長風公園老員工回憶,像“勇敢者道路”這類鍛煉孩子體力、考驗勇氣和比拼智力的設施,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項目,在當時的上海也是絕無僅有的,其實這也是它吸引人的特色之一。有統計數據顯示,它曾經被上海40%的中、小學校作為定點游樂型體育課目,從1959—1991年的32年內共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此后因故停運,不得不說有些遺憾。現今已為人父母的許多“七零后”“八零后”,懷著美好童年回憶,帶著孩子去長風公園,一定會提到“勇敢者道路”。
20世紀80年代,長風公園的“勇敢者道路”
圖片攝影 | 陸杰
市民樂園 活動豐富
20世紀90年代之后,公園的設施、活動越來越豐富。
1991年11月。舉辦家庭養花邀請賽。參賽家庭來自社會各界的350余家。
1992年10月30日至11月29日,第五屆上海市菊展舉行。這是上海市菊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參展單位150余家,共展出39組景點、11個品種。共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
20世紀90年代,長風公園
圖片攝影 | 陸杰
1992年4月15日至6月1日,舉行自貢藝術燈會。這是長風公園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參觀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活動。歷時48天,參觀人數達167萬人次。
1995年,在公園東部曾辟建以游泳池為中心的花花龍大型水上游樂場。
20世紀90年代,長風公園航拍。右下角可見游泳池、水上游樂園
圖片攝影 | 陸杰
1997年,長風公園舉辦第四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暨首屆中國花卉交易會,參觀人數達到110萬人次。
1998年舉辦的第一屆上海國際花卉節,共有六大展區、四十個園林景點內的幾十萬株郁金香在長風公園綻放。
1999年,大洋海底世界在銀鋤湖畔開放,這也是國內首家有主題概念的海洋水族館。
2008年,隨著蘇州河古北路橋的貫通,普陀與長寧間的交通更為便捷,長風生態商務區、長風公園周邊的各類生活、商務配套建設也日臻完善。
2023年2月,長風壹號綠地北側,緊鄰長風公園的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蘇州河畔又增添一處亮麗的人文景觀。
2023年,蘇州河古北路橋、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長風公園局部航拍
圖片攝影 | 陸杰 牟文迪
長風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將分兩期工程推進,即將公園分為南北兩側改造,採用“一半封閉、一半開放”的開園模式,分兩階段施工。改造期間,長風海洋世界將正常對市民開放。
10月10日起,率先封閉長風公園北側區域,南側仍開放供市民游客參觀,北側主要改造內容包括黑鬆山“勇敢者道路”的重建、鐵臂山山體林下植被的更新及停船碼頭的改建,綠化、照明及服務配套更新,計劃於2025年底前完工﹔北側完成后啟動南側施工,南側改造內容包括銀鋤湖水域的生態治理,大舞台區域的提升,新建樹陣旱噴廣場、停車場及游樂設施,更新園路及服務配套等內容。長風公園計劃於2026年底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對市民重新開放。
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資料:市方志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