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城市·五周年 | 楊浦“匠心質造”,安居樂業總相宜

2024年08月30日15:25 |
小字號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為首提地的楊浦,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生活青春涌動,一起來感受這座越來越“YOUNG”的人民之城……

“引育用留”全鏈條發展的人才秀帶,煙火氣氤氳繚繞的生活秀帶……人民城市新實踐,高質量發展與民生工作“一體化運轉”。

人才秀帶,“大家共同思考未來的更多可能性”——“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賽道的企業互通有無地交流,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楊浦一直致力於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協同、融通發展,重點聚焦區域內頭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發展需要和關鍵訴求,積極搭建互動平台。生活秀帶,進一步“喚醒”15分鐘的煙火氣——“我有減肥計劃,也想讓女兒加強鍛煉,所以母女倆一起來了。”不知從何練起的健身“小白”帶著孩子,在社區健康服務場所開啟“運動之旅”﹔“師傅你可來了!這東西還能修嗎?”家門口,“做人家”的“光榮傳統”未完待續……

為了所有人的安居樂業,楊浦正在“匠心質造”。

人才秀帶,“大家共同思考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楊浦科教資源豐富,大批優質企業集聚。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善用人才、留住人才,2024年楊浦區人才工作打出了“引育用留”組合拳,這些為人力資源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感謝區人社局搭建這樣一個平台,讓我們這些企業聚在一起交流更多可能,同時讓我們感受到我們不是孤軍奮戰,而是並肩前行。”讓上海勞林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燕贊不絕口的,是今年7月成立的楊浦人力資源產業“小楊優+”俱樂部。

該俱樂部是區人社局為人力資源企業搭建的高質量合作交流平台,持續開展“鏈上政企通”系列沙龍活動,旨在匯聚行業資源、增強企業凝聚力,促進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優化產業生態,進一步推動區域人力資源產業的升級與創新。

中智科創等8家“小楊優+”俱樂部成員機構逐一介紹企業情況。正歆設施、銘洪實業等10家政協委員企業分享了各自的人力資源現狀和需求。大家就項目對接、產業發展等話題開展交流討論……8月21日的“小楊優+”俱樂部第二期“鏈上政企通”沙龍活動,由區人社局、區政協共同舉辦。

“此次沙龍活動非常有意義,”區政協委員、上海復旦皇冠假日酒店總經理施鬆柏說,“目前,酒店服務業普遍存在用工難問題,聽了多家人力資源機構的分享后,我認為,我們應該拓寬思路,從多角度、多方面找尋用工可能,助力楊浦服務業的發展。”

自楊浦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以來,作為秘書長單位,區人社局一直致力於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協同、融通發展,重點聚焦區域內頭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發展需要和關鍵訴求,積極搭建互動平台。

“在這樣的平台,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賽道的企業互通有無地交流,大家共同思考未來的更多可能性,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本次沙龍活動中,上海山鷹國際商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經理季若愚表示。

據悉,目前楊浦區人力資源機構已達168家,服務覆蓋勞務派遣、在線招聘、高端獵頭、靈活用工、企業出海等多個方面。

下一步,區人社局將依托“小楊優+”俱樂部,持續推動地區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活力和動能,搭建更多項目對接平台,幫助企業解難題、破瓶頸﹔通過沙龍活動幫助企業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關系。同時,區人社局將積極引導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水平,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強有力的支持。

今年,楊浦區人才政策有一個重要轉變,即突出需求導向,將人才認定權交給企業,助力企業引入、培育更加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在人才評選上,充分發揮用人單位自主性,賦予重點產業鏈聯合召集人企業標准制定、人才認定自主權。”楊浦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先的人才認定有不少關於學歷、海歸背景等硬性要求,但企業實際用人過程中,重要崗位的技術骨干有可能享受不到相關人才政策﹔引才時,也會把一些具備實力卻不符合引才標准的優秀人才擋在門外。對此,楊浦區創設人才合伙人制度,對企業以及企業實控人實施的引進、培育人才事項給予補貼和獎勵,鼓勵柔性引才手段,進一步調動企業實控人將人才發展與企業自身發展、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全面激發企業引才用才積極性。

不斷完善“1+2+3+4”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與人才工作是“協同運轉”的。楊浦正在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持續優化“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發展體系,打造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秀帶”。

生活秀帶,進一步“喚醒”15分鐘的煙火氣

帶著孩子,在社區健康服務場所開啟“運動之旅”

市民郁佳敏最近有減肥計劃,但作為健身“小白”,她不知從何練起。8月20日,2024年上海市體育局“政府開放月”系列活動走進新江灣城社區市民健身中心,8組家庭在社區開啟“運動之旅”,郁佳敏和女兒就在其中。

新江灣城社區市民健身中心普拉提館內,郁佳敏正在饒有興趣地體驗普拉提大器械課。該課程通過舒緩全身肌肉以及提高人體軀干控制能力的健身方式,可幫助辦公室人群緩解肌肉疼痛,還有利於減脂塑形。“我有減肥計劃,也想讓女兒加強鍛煉,所以母女倆一起來了。”郁佳敏告訴記者。

青少年體適能驛站就是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的樂園。郗䧂寰和一眾小伙伴在外教的帶領下,參與了一堂綜合了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等訓練的體適能課程。“學校裡沒有籃球課,平時就是和同學自己玩,今天跟著外教學到了很多技巧。”郗䧂寰說。運動后,孩子們還親手繪制了家庭運動計劃板,和家長一起完成了兩個小時的“運動游園會”。

新江灣城社區市民健身中心的體質檢測室為不同人群提供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測試與評估服務,幫助居民定期了解自身健康狀態,為進一步制定個性化健身方案提供重要依據。此次報名參與的市民在現場獲得了專屬體質檢測報告和專業教練的報告解讀。“通過今天的專業評估和科學指導,感覺對全家的健康生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郁佳敏說。

新江灣城社區市民健身中心,位於楊浦區國泓路,今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中心面積超1300平方米,設有體質測試室、市民健身驛站、普拉提館和青少年體適能驛站,以中青年職業人群運動健康促進服務為重點,同時積極推動青少年體適能發展,提供女性健康管理服務,打造高品質、高標准的社區健康服務場所。

正式投入運營之初,在電影《熱辣滾燙》熱度加持下,這裡的拳擊課程就“火”了一把。

張女士聽說附近新開了社區市民健身中心,就立即報名了拳擊體驗課程,“新鮮!這項運動對新手比較友好,一方面很解壓,另一方面也充滿樂趣。”拳擊課程教練介紹,在報名者中,女性大約佔了一半左右。“練習拳擊讓她們變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在楊浦,這樣高品質的社區健康服務場所,在越來越多居民的“家門口”落地,成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活力擔當”。

家門口,“做人家”的“光榮傳統”未完待續

刀鈍了磨一磨還能繼續用,鞋壞了補一補還能繼續穿……“做人家”,在滬語中是勤儉持家的代名詞。“磨剪子磨刀”“修鞋補鞋”……曾經時常回蕩在上海街頭巷尾的吆喝聲,幾乎銷聲匿跡,如今以另一種形式回歸“15分鐘社區生活圈”,進一步“喚醒”社區的煙火氣。

日前,居民劉女士出門后沒多久,就“折返”回家了。因為家門口的長海路街道文化佳園社區睦鄰中心內,一場便民服務日活動正在進行。“我本來不知道今天有社區便民服務,出門的時候正好遇見,趕緊回家取了一把剪刀過來,讓師傅幫忙磨一下。”劉女士高興地說。

“滋啦滋啦”,磨刀攤位的志願者孫師傅手法嫻熟﹔在修鞋攤位,無論是鞋面裂縫還是鞋底磨損,志願者王師傅都能讓鞋子恢復如新……一邊提供服務,一邊還和居民聊著家常,志願者們是活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對他們來說,便民服務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繼續服務社會的選擇。“我已經退休了,不願意閑著,看到鄰居們有這樣的需求,我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余熱,給大家帶去方便,也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手藝的魅力與價值。”一位志願者表示。

看著舊剪刀“重獲新生”,劉女士頻頻點贊:“這把剪刀買來時,價格不便宜,品質也很好,時間長了,剪刀鈍了,我們不知道讓誰修,差點讓它‘光榮下崗’。‘家門口’就有這樣的便利,真的很驚喜。”

“師傅你可來了!這東西還能修嗎?”活動中,常常能聽到居民這樣的詢問。在生活條件日益提升、電子商務日益發達的當下,不少“老上海”仍在延續“做人家”的“光榮傳統”。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選擇,滿足他們多元化的需求,傳遞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的睦鄰文化,是楊浦人民城市新實踐的應有之義。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