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浦江到葉爾羌,首首歌曲致敬萬裡山海情
“太陽太陽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銀梭,交給你也交給我,看誰能織出最美的生活……”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地開,美麗小鳥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這兩首耳熟能詳卻風格迥異的歌曲融合在一起,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上海輕音樂團“百場輕音邊疆行”。圖片均由上海輕音樂團提供
去年,在“百場輕音邊疆行”活動中,上海輕音樂團的一群年輕音樂人來到喀什,除了演出之外,他們也在不斷進行音樂創作的靈感收集。
樂團鍵盤演奏員楊宏彬有個心願,想為這場“邊疆行”編配一首曲子,要有上海輕音樂團特色,能代表海派文化,還要跟新疆的音樂風格相結合。
幾番思索下來,他選擇了上海輕音樂團創始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的代表作之一《金梭和銀梭》和新疆著名民歌《青春舞曲》,把這兩首歌相結合,用新疆舞曲的節奏貫穿起來,把旋律拆開,分別拼接在一起。上海輕音樂團團長董德平給這首曲子取名叫《金梭銀梭致青春》,希望用這首音樂作為溝通的橋梁,用藝術拉近彼此的距離,共同完成一部優秀的“融合”作品。
上海輕音樂團和喀什莎車縣十二木卡姆歌舞團共創《金梭銀梭致青春》。
今年4月,上海美琪大戲院內,作為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主體演出之一,《絲路·東方》——輕聽十二木卡姆音樂會在此登台獻演。來自新疆喀什的莎車縣十二木卡姆歌舞團攜手上海輕音樂團,開場曲便是器樂作品《金梭銀梭致青春》,贏得滿堂彩。
“我們現在去喀什演出,每場的開場曲目必是《金梭銀梭致青春》,現場氣氛一下子就能帶動起來,老百姓喜歡,當地也都在傳唱,這讓我們感到很欣慰。”董德平說。
去年6月,樂團成員首次出發去喀什前,樂團藝術顧問、81歲的作曲家屠巴海曾對團員們說:“演出同時也是採風,這樣的機會難得,你們要深入群眾,多收集素材,回來我幫你們寫成歌,下次再去唱給他們聽。”
當年9月,大家重返喀什,便帶回了一份禮物,這是由屠巴海作曲、董德平作詞的歌曲《葉爾羌河的聲音》。葉爾羌河是喀什的母親河,維語中意為“土地寬廣的地方”,河水從喀喇昆侖山飛奔而下,注入滔滔的塔裡木河,滋養了兩岸的萬頃良田。
演員到群眾中演出。
董德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上海輕音樂團自去年啟動“百場輕音邊疆行”項目以來,30天時間裡在喀什地區演出105場。在此過程中,上海藝術家在當地民族文化的浸潤中,持續創作了《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雲彩和時光》《三千年之戀》《葉爾羌河的聲音》等作品。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這是所有演職人員到喀什機場看到的第一句宣傳語。董德平很有感觸,不僅把它記下來,還寫成了歌,並與同事共同作了曲,歌曲就取名《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
“《三千年之戀》寫的是胡楊精神,也是一代又一代援疆人的精神。”董德平是該歌曲的詞作者,他感慨道:“他們把根扎在這裡,把家安在這裡,就是為了讓邊疆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每首原創歌曲,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到邊防哨所……每場演出都很受大家的歡迎。”董德平說,“有時候是一袋蘋果,有時候是一鍋自己做的手抓飯,鄉親們淳朴的回饋時常讓大家感動到流淚。”
演出結束后,當地一位老人將一顆顆洗干淨的蘋果送到演員手上。
告別時刻,一位滿頭白發的維吾爾族老奶奶流著淚,拉著演員們的手問:“你們明年還來嗎?”
演員們說:“還來,我們年年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