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行進中國”調研行

品牌上海丨漕河涇的“活力密碼”

人民網“行進中國”上海調研採訪團

2024年07月27日16:1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14.28平方公裡、156家上市企業——這組亮眼數字來自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漫步環境優美、科技感十足的園區內,記者試著探尋其“活力密碼”。

“保持活力的秘訣就是根植改革基因。”漕河涇開發區管理公司黨委副書記方銀兒坦言。

漕河涇開發區鳥瞰圖。採訪對象供圖

最強智腦 顏值與產值齊飛

從昔日廠房林立的微電子工業區,到顏值與產值齊飛的“科技綠洲”,歷經40年發展,漕河涇開發區經歷數次轉型。

漕河涇開發區“科技綠洲”。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如今的它,作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六大重要承載區之一,為上海產業發展擔當新使命。

截至目前,園區已集聚中外企業14000多家,包括144家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以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綠色低碳產業的大量頭部企業。2023年,園區營業收入6600億元,從業人員30萬人,堪稱上海“最強智腦”之一。

漕河涇開發區為什麼強?園區的答案是——地域、產業基礎和人才。“我們地跨徐匯和閔行兩區,優越的區域位置是先天因素。”方銀兒說,園區以微電子工業起家,在那時就已具備信息技術產業優勢。

不過,這裡能夠成為人才匯集地,則是源於后天發力。

早在2009年,漕河涇開發區就視人力資源為“第一資源”,成立了人才公司,為園區企業提供人力資源配套服務。方銀兒表示,這正是支撐園區在每一輪產業轉型發展中與時俱進的“源頭活水”。

串珠成鏈 產業生態高度集聚

“人才儲備和產業創新生態是我們選擇落戶漕河涇開發區的兩個關鍵因素。”鷹角網絡黨總支書記董驍表示,每一次“出圈”,都離不開園區對於企業的“陪伴”。

漕河涇開發區產業展示中心。人民網記者 董志雯攝

企業眼中的“好業主”什麼樣?產業生態的高度集聚、精准創新的政策服務、對人才的周到呵護、便捷舒適的辦公環境等。產業生態是受訪企業提及最多的詞匯。

游族網絡、米哈游、莉莉絲……匯聚於漕河涇開發區的游戲領域相關企業超過150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構成了滬上數字文娛產業核心帶。

“去年6月,游族成立‘AI創新院’,推進AI技術與互動娛樂的深度融合研究與應用。”游族網絡CEO陳芳展望道,游族將構建覆蓋上下游產業鏈的AI文化娛樂生態,推動AI賦能文化娛樂產業。

“這裡有不斷迭代更新的創新生態。”圖形渲染引擎開發企業粒界科技合伙人陳夢非說,在園區,“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創新機制 園區和企業雙向奔赴

政策支持、人才優勢、金融扶持、創新氛圍等因素綜合疊加,形成了漕河涇開發區創新創業“磁場效應”。

在2023年上海開發區綜合評價中,漕河涇開發區綜合發展指數名列中型園區榜首。其在4個分項指數中,產業發展指數、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一﹔在9項專業評價指數中,持續產業發展環境指數、管理服務水平指數排名第一。

面對新一輪轉型,漕河涇開發區路在何方?園區正聚焦“科創漕河涇”建設,推進“輕資產、強服務、活機制”重點改革任務,加快市場化改革,提高服務專業程度,靈活機制推進創新發展。

“未來,漕河涇開發區將聯合更多投資機構和創業孵化機構共同建設高質量孵化器,助力硬科技企業培育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銀兒說。

“不惑”漕河涇,整裝再出發。(劉紅、李鐳、董志雯、軒召強、孫競、翁奇羽、顧海民)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