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球興 慶奧運”上海乒乓球運動成就展開幕式暨《上海乒乓球運動紀事錄(1949—2024)》新書發布會成功舉辦


2024年7月15日,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體育大學、上海市乒乓球協會指導,上海通志館、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復旦大學出版社協辦的“‘國球興,慶奧運——上海乒乓球運動成就展’開幕式暨《上海乒乓球運動紀事錄(1949—2024)》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通志展示館舉行。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王玉梅,上海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李崟,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協會會長、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主任王勵勤等出席並致辭。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上海市社聯原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沈國明,國際體育仲裁院上海聽証中心理事長、上海市乒乓球協會榮譽會長陳一平,上海體育大學中國乒乓球學院院長、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館長施之皓、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樓世和等多名文化與體育界嘉賓出席。上海市乒乓球協會副會長、上海廣播電視台首席主持人吳四海主持儀式活動。

李崟致辭
李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上海體育大學發展和上海乒乓球事業的各位人士表示感謝。他表示,上海從早期乒乓球運動的引入普及,到后來專業隊伍的建設和各項國際賽事的舉辦,在推動乒乓球運動發展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作為國家重要的乒乓球人才培養基地,上海體育大學積極開展相關的科研工作,為乒乓球運動的長遠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科技支持。未來,上海體育大學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乒乓球運動的教學、訓練和科研水平,積極參與乒乓球運動的國內外傳播推廣工作,為上海乒乓球事業發展再做新的貢獻。

王勵勤致辭
王勵勤說,乒乓球運動與上海的關系源遠流長,從發展歷史、冠軍數量、群眾基礎、技術創新、文化宣傳、對外交流等各個角度來看,上海都是乒乓球運動的重鎮,留下無數精彩的故事待人發掘。多年來,上海市乒乓球協會始終致力於普及和推廣乒乓球運動,弘揚乒乓文化和乒乓精神。新時代新征程,上海市乒乓球協會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的乒乓健身需求,搭建豐富多彩的乒乓球賽事活動平台,不斷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上海乒乓球運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王玉梅致辭
王玉梅說,近年來,為貫徹落實“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深入推進城市記憶工程”“加快文化體育融合發展”等要求。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和上海通志館結合“存史,資政,育人”職責使命,立足館藏優勢,不斷探索文體跨界合作。本次活動是通志館以乒乓球為切入口,尋求文化體育融合發展的又一次嘗試。“國球興,慶奧運——上海乒乓球運動成就展”面向公眾展示上海乒乓球運動的歷史與成就,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上海乒乓球運動紀事錄(1949—2024)》則從學術專業的角度,讓讀者以上海為縮影,從細節中看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乒乓球運動發展歷程。希望通過展覽和新書,吸引更多人宣傳推廣海派體育文化、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期待地方志系統能夠聯合更多力量,共同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


陳一平、施之皓、樓世和與吳一峻啟動展覽
陳一平、施之皓、樓世和與上海通志館館長吳一峻,共同啟動“國球興,慶奧運——上海乒乓球運動成就展”。展覽由“新中國興乒乓”“奧運爭光”“上海力量”三大板塊組成,以地方志文獻和口述材料為基礎,結合乒博館和“紅雙喜”公司收藏的珍稀藏品與影像資料,在展現上海乒乓球運動的深厚歷史與輝煌成就之余,也通過精彩動人的故事傳遞一代代國人的集體記憶與情感共鳴。




部分亮點展品
展覽位於上海通志展示館地情體驗廳(上海圖書館東館4樓),展期從7月中旬持續到10月底。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七座冠軍獎杯、倫敦奧運會火炬、2024年巴黎奧運會定制紅雙喜彩虹球台等,都是值得觀眾打卡的亮點展品。主辦方還在展廳裡特別設置了“觀展答題”有獎互動,答對問題即可獲得“紅雙喜”定制乒乓球一枚。



新書發布和贈書儀式
由上海通志館主編、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上海乒乓球運動紀事錄(1949—2024)》,以1949—2024年上海乒乓球運動史為中心,全方位呈現中國乒乓球事業各階段的發展樣貌,資料豐富,圖文並茂。上海通志館副館長葉君、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金大陸共同為新書揭幕。吳一峻和復旦大學出版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王衛東,向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上海體育大學、上海市體育宣傳教育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曹燕華乒乓培訓學校贈書。

沈國明、施之皓、金大陸、吳四海“上海灘大講堂·上海乒乓沙龍”暢談乒乒

孫麒麟互動發言
在“上海灘大講堂·上海乒乓沙龍”環節,沈國明、施之皓、金大陸、吳四海分別從運動員、教練員、歷史學者、體育愛好者等多個視角,暢談自己與乒乓球的不解之緣。觀眾席上的徐寅生、孫麒麟等人也紛紛參與互動,氣氛熱烈,金句頻出,精彩紛呈。沈國明表示,他在上海交大直觀感受到體育運動尤其是乒乓球運動在大學生中間的廣泛開展,以及學生們的蓬勃熱情。觀眾席上的孫麒麟作為上海交大體育系原主任,對交大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冠軍校友”如數家珍。施之皓講述了自己幾十年來在乒乓球事業中不同角色下的心境變化,以及中國乒乓球學院高質量推進體育人才培養的理念。吳四海從著名節目主持人跨界到市乒協副會長,他將自己數十年來的冠軍夢想娓娓道來。金大陸則圍繞自己承編的《紀事錄》,與大家分享了關於上海乒乓球運動史的兩份檔案。

徐寅生發言
沙龍最后,徐寅生對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以及現場諸多熱愛乒乓球的觀眾表達感謝,對通過展覽和《紀事錄》中呈現上海乒乓球運動史的形式予以肯定。同時,他還介紹了近年來國際乒聯和市乒協在“預防帕金森等疾病”領域開展的有益探索,並呼吁更多人開展乒乓球運動、推廣海派體育文化。




觀展現場。
未來,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和上海通志館將繼續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探索地方志與各界聯動發展的新方法、新路徑,匯聚多方力量,努力構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色品牌活動與項目矩陣,為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打響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上海文化品牌貢獻方志力量。
(來源:方志上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