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海洋,《2024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人民網上海7月6日電 (記者葛俊俊)7月6日,作為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唯一面向船海產業的專業性、學術性分論壇,“AI賦能海洋”——智能技術促進船舶產業煥新暨2024年度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高端學術論壇舉行。本次論壇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創新技術促進船舶產業煥新發展新方向,推動人工智能與船舶工業深度融合,助推智慧航運發展。
在訪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等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在船舶行業應用,如何讓研發落地促進產業發展,以及無人駕駛和自主駕駛船舶面臨的技術挑戰、發展方式等方面,發表了觀點與見解,為人工智能技術促進海事業發展提出路徑指引。
論壇上,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上船院”)聯合國內智能船舶主要用戶、骨干科研院所、關鍵智能系統配套企業、高等院校、總裝制造企業、國內外權威認証機構等共同編纂的《2024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報告——遠洋篇/內河篇》發布。該報告完整呈現了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現狀,明確了技術與產業發展目標,也展現了智能船舶是相關產業升級迭代、重構產業鏈、技術鏈和價值鏈的重要推動力量,共同鋪就智能船舶高質量發展的“中國道路”。
由上船院與AI+海洋科創中心、璞躍中國共同征集的“2023年度AI賦能海洋國內外創新實踐案例”在論壇上首秀亮相。案例包括《數字孿生智能科研試驗船“海豚1”》《綠色智能校園水上無人物流配送系統》《雲遙氣象星座項目》《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雲”》等。這些創新成果為推動促進AI等創新技術與船海產業結合、賦能智慧海洋呈現了全新的可能。
論壇上,上船院與第七一四研究所聯合創建的我國首個《海洋裝備數智安全實驗室》揭幕。該實驗室將網絡安全技術和韌性工程納入船舶總體技術體系,開創船舶工程數智安全保障技術新領域﹔開展船舶網絡安全技術和韌性工程創新和應用研究,共同打造船舶數智安全業務新模式﹔不斷提高實驗室集團內外、國內國際的影響力,塑造船舶數字化轉型安全保障新勢力。
據悉,“AI賦能海洋”系列論壇已經連續舉辦四年,不僅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一大亮點,也成為了為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論壇得到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中國船舶集團的指導,由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AI+海洋科創中心、上船院、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