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際鐵路+高鐵 長三角城際互聯互通“加速度”

近期,長三角多條鐵路迎來新的突破:滬蘇嘉城際上海示范區線跨攔路港大橋全面開建,淮宿蚌城際鐵路蚌埠北特大橋跨京滬鐵路架梁順利完成,杭衢高鐵建德至衢州段衢州西牽引變電所首件工程通過評估……軌道上的長三角進度條再次刷新。詳見↓
滬蘇嘉城際鐵路上海示范區線跨攔路港大橋全面開建
日前,位於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的示范區線跨攔路港大橋建設現場傳來捷報,示范區線4標跨攔路港大橋連續混合梁“0號塊”開始澆筑,標志著目前國內市域鐵路最大跨度無砟軌道連續混合梁橋——示范區線跨攔路港大橋全面開建。
示范區線跨攔路港大橋全長383.5米,橋面寬11.5米,設計主跨為200米的連續混合梁,邊跨為91.75米。此次施工澆筑的是跨攔路港大橋主墩F158#墩“0號塊”,分兩次進行澆筑完成,首次澆筑部分長16米,寬8米,高6.4米。
據介紹,跨攔路港大橋橫跨二級水源保護區、三級航道攔路港,為滿足航道需求,施工團隊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避開深水區進行基礎作業,以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上海示范區線東起虹橋主城片區,西至水鄉客廳,途經閔行、青浦兩區,與嘉善至西塘線、水鄉旅游線(江蘇段)實現互聯互通。示范區線全長52.4公裡,全線共設10座車站,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60公裡。作為滬蘇嘉城際鐵路上海段,示范區線既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門戶線,也是上海市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將構建起連接上海主城區、青浦新城與嘉善、吳江等地區的快速骨架交通,未來滬蘇嘉城際鐵路全線建成開通后,嘉善或吳江到上海虹橋商務區隻需45分鐘。
與此同時,滬蘇嘉城際鐵路在浙江境內的兩條市域鐵路建設也開啟了“加速”模式。
目前,位於嘉善站和中新產業園站之間的嘉善至西塘線SG2標段項目明挖段主體的底板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側牆和雨棚柱施工。該標段項目線路長度約為3.5公裡,預計今年9月份完成明挖段主體結構施工。
距離嘉善至西塘線SG2標項目工地26公裡的嘉興至楓南線SG1標段,同樣在如火如荼進行。日前,該標段曹庄站1-7號沉井已全面鋪開建設,正處於主體結構預制施工和區間橋梁拆復建橋樁施工階段,為后續曹庄站—嘉興南站盾構區間的盾構始發工程奠定扎實的基礎。
此外,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江蘇段蘇州南站預埋工程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推動主線的相關手續辦理。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橫貫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南至杭州蕭山機場,串聯水鄉客廳、黎裡、東太湖、南潯、烏鎮等多個著名旅游景區。值得一提的是,滬蘇湖鐵路盛澤站整體外觀已基本完工,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和規劃中的蘇州軌交16號線也將交會於此,使該區域成為高鐵、城鐵和軌交“三鐵一體”的交通樞紐。
滬蘇嘉城際鐵路由上海市境內的上海示范區線、江蘇省境內的水鄉旅游線、浙江省境內的嘉善至西塘線和嘉興至楓南線組成,全長170公裡。作為長三角地區首條跨一市兩省的快速通勤鐵路,滬蘇嘉城際鐵路建成后將使沿線居民實現隨到隨乘、一票“通達”,打造區域的1小時交通圈。未來,上海示范區線、水鄉旅游線、嘉善至西塘線將在水鄉客廳站“碰頭會面”,擁有“互聯互通”基因、“跨線運營”能力的滬蘇嘉城際鐵路將為示范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淮宿蚌城際鐵路蚌埠北特大橋跨京滬鐵路架梁順利完成
6月25日,在蚌埠市淮上區曹老集鎮蚌埠北特大橋施工現場,一台SPJ900架橋機將最后一榀近800噸的預制簡支箱梁成功架設在橋墩支座上,標志著淮宿蚌城際鐵路蚌埠北特大橋跨京滬鐵路架梁順利完成,為該施工區段后續簡支箱梁架設和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蚌埠北特大橋是淮宿蚌城際鐵路的重難點工程,橋梁全長23.4公裡,其中在587至588號門式墩處,採用架設5榀簡支箱梁方式跨越京滬鐵路上下行線路,其中線路上方3榀、兩端鄰近營業線2榀,架設的簡支箱梁長32.6米、寬12.6米、高3.05米,重量逾790噸。從今年4月初起,建設團隊先后利用18個天窗點,完成2榀鋼蓋梁吊裝、架橋機過孔、5榀簡支箱梁架設及橋面系安裝等施工任務。
蚌埠北特大橋上跨的京滬鐵路是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在繁忙干線上進行跨線施工作業,要克服時間空間受限、施工程序復雜、安全風險高等難題。為確保跨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有序推進,建設單位提前制定完善施工方案,加強資源配置,緊盯鋼蓋梁吊裝、架橋機過孔、架梁、安全防護等關鍵環節,優化施工組織,落實安全風險預控,確保全過程安全有序。
淮宿蚌城際鐵路位於安徽省北部,線路起自淮蕭聯絡線淮北北站,沿途向南經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終至京滬高鐵、合蚌高鐵共線車站蚌埠南站,正線全長約161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沿線設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雙堆集、固鎮南、蚌埠南6座車站,其中淮北北站、蚌埠南站為既有車站。淮宿蚌城際鐵路建成運營后,將成為皖北城市群連接合肥都市圈及長三角地區的便捷通道,對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城際快速鐵路網,密切皖北城市群與合肥都市圈的聯系,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杭衢高鐵建德至衢州段衢州西牽引變電所首件工程通過評估
日前,杭衢高鐵建德至衢州段衢州西牽引變電所首件工程順利通過評估,標志著項目建設進入標准化、規模化施工新階段,為后續牽引變電工程全線推廣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全面實施“品控”管理,採用BIM建模技術深度優化高低壓電纜敷設及布線工藝,通過二維碼實現信息化交底,將施工過程可視化、明晰化、規范化、效率化,確保了首件工程的全面創優。此次變電首件工程評估順利通過,為杭衢高鐵后續施工統一了工藝標准,也為后續開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杭衢高鐵是浙江省內聯通杭州市與衢州市的一條快捷高鐵通道,新建正線全長約131公裡,設建德、建德南、龍游北、衢江(預留)、衢州西、江山6座車站,設計時速為350公裡。杭衢高鐵建成運營后,在環杭州灣經濟帶、金衢麗經濟帶間架起一條快速交通通道和經濟橋梁,對於進一步優化區域鐵路網結構布局,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錢塘高鐵樞紐效果圖亮相
作為杭州機場高鐵重要節點之一的錢塘高鐵樞紐效果圖於日前亮相,標志著錢塘高鐵樞紐前期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錢塘高鐵樞紐是杭州鐵路的東翼樞紐,建筑規模約100萬平方米,以“江海揚帆、勇立潮頭”為設計意向,整體造型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帆船。錢塘高鐵樞紐整體由站房、塔樓、停車樓和獨棟辦公樓等設施組成,是一座以TOD理念打造的現代交通樞紐城市綜合體。在建筑規模上,鐵路站房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塔樓及鐵路上蓋綜合開發面積約8萬平方米,站西城區綜合體面積約64萬平方米。這裡集交通、商業、辦公與休閑於一體,以“潮中心”為理念,布局多元休閑空間,讓旅客在候車時也能享受多彩時光。
效果圖
錢塘站為錢塘高鐵樞紐的核心,規模為6台11線,具備始發終到功能。車站地上1層為城市通廊層,主要功能為鐵路出站廳、城市通廊,以及公交、出租車、私家車停車場等,2層及以上是鐵路站台層和候車廳等。
效果圖
錢塘高鐵樞紐將舒適節能、綠色出行融入其設計理念,將下沉庭院、步行景觀連廊、景觀雨棚等植入站房空間,使站房各位置的景觀環境各具特色且充滿趣味,給人提供輕鬆愉悅的站乘環境。除商業、娛樂功能外,錢塘高鐵樞紐還將充分利用交通樞紐的便利性,融入辦公、酒店等更多的經濟產業類功能。
杭州機場高鐵途經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海寧市,穿越錢塘江后向南,經杭州錢塘區、蕭山區及紹興柯橋區,終至紹興北站。該條高鐵線路全長約85公裡,新建正線長約72公裡,其中桐鄉至錢塘段長約34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錢塘至紹興段長約38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新設海寧觀潮站、錢塘站、蕭山機場站,改擴建桐鄉站。杭州機場高鐵北端在桐鄉站連接滬杭高鐵,南端在紹興北站連接杭甬高鐵、杭台高鐵,在杭州市區通過聯絡線至杭州南站連接滬昆高鐵、杭黃高鐵,是提升鐵路過江通道能力、實現高鐵引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構建空鐵聯運體系的重要項目。
資料:長三角鐵路、長三角示范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