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百曉生”問世了,上海體育大學發布國內首個體育行業AI“上體體育大模型”

圖說:上體體育大模型 圖來源/截屏圖
隻要是體育方面的問題,無論競技體育還是日常健身,它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且皆有專業數據支撐,就如同古龍小說裡的百曉生。6月29日,上海體育大學發布了國內首個體育行業AI大模型——“上體體育大模型”,為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增添AI動力。
最懂體育的大模型
發布會現場,可以現場體驗“上體體育大模型智能體”的內測版本。互動中,它說道:“我掌握專業運動知識,了解各類體育數據……我可以幫你提升運動認知,科學安排訓練計劃,並分享運動康復心得體會,您有什麼問題想要與我交流嗎?”
記者輸入“運動減肥該注意些什麼?”,它略“思索”兩秒,專業的答案便來了:“運動減肥重要的是注意營養機制……一日多餐,更有助於維持體能,避免脂肪堆積……每天的熱量攝入不應少於30kcal/kg體質量。”
再輸入“脫水如何影響間歇性短跑?”它回答:“當脫水達到體重2%時,就可能出現口干、頭痛等症狀,到達體重4%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醫學問題。”
已應用於多種運動場景
大模型+體育=什麼?人工智能的出現和發展,無疑為體育領域痛點的解決和需求的滿足提供了契機。上海體育大學先后與百度、上海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體育行業的痛點和需求出發,共同開發了上體體育大模型。大模型結合前期基礎、行業需求和現有資源,確定優先研發體育文獻、動作識別與技戰術分析、多模態三個垂直大模型,並在百度文心智能體平台上搭建了20個智能體。
其中,體育文獻垂直大模型通過學習國內外體育文獻資料,融合體育訓練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對體育問題進行更加專業、系統性的回答。動作識別與技戰術分析垂直大模型能夠自動解析體育訓練的視頻與圖像,輸出檢測、分割、人體姿態的二維與三維解析結果,以及距離、速度、高度、角速度等量化指標,有助於更深入的生物力學分析。多模態垂直大模型有效融合了文本、語音、視頻、3D的信息,以及前兩個大模型的分析結果,會同時輸出專業的體育問題回答與當前技術動作的分析結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AI解說、個性化課程生成。
“上體體育大模型”及其智能體現已應用在體能訓練、足球、羽毛球、網球等場景中。同時,上體-百度的聯合科研團隊正在服務跳水、游泳、田徑、體操、蹦床、攀岩等多支國家隊的日常訓練和奧運備戰,通過AI技術及系統,助力運動健兒們在奧運賽場上爭金奪銀,再創佳績。
AI助力中國健兒提升成績具體是如何實現的?上海體育大學教授黎涌明舉例,比如跳水、游泳訓練,以前隻能通過攝像機拍下運動員訓練時場景,再回去后分析數據。如今有了AI技術系統,運動員入水出水的一剎那間,分析數量已為教練員掌握,由此極大增強了訓練效果。
黎涌明表示,這個AI平台當然也關注普通百姓的運動健康需求。在今天發布的上體體育大模型1.0版本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
助力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上體體育大模型的發布將有力推動國家體育科技創新發展,為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力,更好助力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近年來,上海體育大學大力推進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上海市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研發創新平台建設,尤其是AI平台建設。2023年9月,上體大與國內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百度合作,成立了“上體-百度飛槳智慧體育技術創新中心”,中心圍繞可穿戴設備與運動算法、動作識別與技戰術分析、體育大模型與AI教練、物聯與智慧運動空間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產業轉化。上海體育大學表示,將不斷對上體體育大模型進行更新迭代,讓人工智能更大范圍和更大程度賦能學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同時助力該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體育大學。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 張炯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