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博東館重新開放 新增10個展廳及互動體驗空間

2024年06月27日08:57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博東館重啟:80%展陳空間開放,創新細節讓人滿意

康熙青花瓷瓶可直接上手摸

昨天上午,上海博物館東館經過一個多月緊鑼密鼓的施工布展后重新向公眾開放,新增10個展廳及互動體驗空間,開放面積達展陳空間的80%左右,日接待額提升至2萬人次。

重啟首日恰逢梅雨來襲,首批嘗鮮的觀眾體驗如何?新增展廳中有不少創新展項,觀眾感受如何?

要排多久的隊?

上午10時,陰雨未歇。預約到上午首批入場的市民彭先生因天氣耽誤行程,匆匆趕到上博東館地下一層東面的散客入口處。記者看到,此時排隊等候入場的觀眾已站滿四條排隊通道,陸續還有不少觀眾從四面八方趕來。入口區域位於半開放空間,排隊觀眾可免受雨水侵擾。

“今天是重新開放首日,又遇到下雨天,我估計排隊時間會比較久。”站在隊伍尾端的彭先生看到,不少觀眾扶老攜幼而來。不過,隨著10時開館,隊伍很快動起來,彭先生在入口處套好雨傘,再過安檢、刷身份証,進入東館時不到10時30分,“比想象中順利”。

記者看到,驗証閘機通道較年初開放時多了不少,每個閘機口都有工作人員在旁協助。13時許,記者再次來到上博東館,雖仍有預約后續時段的觀眾趕來,但幾乎不用排隊。

上博東館入口處也進行了調整:年初時入口從北側大門兩端進入,重啟后散客由地下一層東門進入,北側大門入口則成為團隊游客綠色通道。此前已來過兩次的市民林先生原本沒注意到預約小程序上入口變化的提醒,但下地鐵后他剛走到東館,就看到醒目的“參觀入口”引導牌,指引散客和團隊游客前往不同方向。“我正在看引導牌,就聽到有人叫我‘散客請往這邊走’。”林先生抬頭發現,沿引導牌朝內的矮牆上,再次出現引導標志,還有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撐傘主動叫他。順著工作人員指引繞到一側,他看見朝向地下一層的電梯,旁邊的保安也向他示意,“入口請乘電梯往下”。

13時許,記者在上博東館多個展廳走訪發現,盡管客流量不小,但不少觀眾的觀展體驗尚可。一樓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館客流量較大,但觀眾仍能貼近展櫃細心觀察文物。不少孩子戴著AR眼鏡或語音導覽設備,在文物前駐足欣賞。帶著孩子前來的市民陳女士此前曾在上博東館參觀過“星耀中國”特展,“人多到擠在文物前時間久了都不好意思”。此次上博東館重啟,“人氣也很旺,但觀展體驗不錯”。

文博愛好者胡先生進館便直沖4樓考古館,他喜歡“倒過來”逛展:“一般來說樓層較高的展廳一開始觀眾會少一些。”他發現,各展廳客流量分布相對均勻,體驗感提升不少。

觸摸文物安全嗎?

“這個白瓷枕頭下面做了個人開門的造型,原來不光是炫技,也是為了燒造時底部空氣流通,防止炸裂。”在陶瓷館裡,記者看到一名觀眾將手機貼在耳邊,向朋友介紹這件白釉鏤雕殿宇人物枕的“門道”。這位觀眾正在使用“上博導覽”小程序聽免費講解,“開館前兩天我還沒找到這個小程序,今天用上了還挺方便”。

在各展廳裡,不少創新細節讓觀眾感到滿意。在陶瓷館記者發現,許多展台在展櫃下方延伸出一段,觀眾可以雙手靠在上面更近距離欣賞文物,在錢幣館、玉器館等展廳均有同樣的設計。

在一件元代卵白釉印花雲龍紋高足杯前,一名觀眾趴在延伸出的平台上,舉著手機拍攝文物正面,隨后又雙手舉高,試圖拍下文物內部的花紋,但抬頭卻發現花紋已被拓印出來,就在這件文物的背景裡。這名觀眾告訴記者:“從文物的背景介紹、文物細節放大以及多媒體展示等方面來看,上博東館這些創新確實讓我收獲更多知識。”

陶瓷館出口處一件康熙時期釉下彩青花瓷瓶前觀眾排起了隊:國內外博物館讓觀眾觸摸瓷片標本、文物原材料等互動項目不少,但直接觸摸文物可謂開創國內同類展覽先河。這裡不僅用隔離欄杆劃出排隊區,還設有提示牌,提醒觀眾撫摸文物時避免擁擠、摘下手上飾品、保管好手機等易晃動的隨身物品。記者看到,這件瓷瓶的底部向外微張,被固定在透明材料之中,輕輕撫摸並不會導致文物移位。盡管如此,站在這件瓷瓶邊的安保人員時刻關注文物,提醒觀眾“不要晃動”“放好手機”。她告訴記者,觀眾參觀期間這件文物全程有安保人員“陪同”,當排隊觀眾越來越多時,立即有工作人員前來“增援”。

“竟然能直接觸摸文物!”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的市民許先生鼓勵孩子觸摸文物,自己在旁邊拍下這一刻。不少觀眾先俯身觀察這件文物,然后才緩緩出手撫摸。而玉器館入口處裸展的和田玉原石同樣吸引了不少觀眾“上手”。

有的預約像套娃?

“我都沒想到能預約上。”彭先生是前天12時50分預約成功的。“之前看到消息中午12時預約程序上線,可一直顯示‘當前訪問人數較多,請稍后再試’。”直到12時20分許,他才刷出預約頁面,卻無法顯示預約時段。“后來又刷了好幾次,點了七八遍驗証碼,終於成功了。”可隨后小程序又顯示無法訪問,直到下午他才再次進入小程序,立即將個人預約成功的頁面截屏保存,“萬一程序問題導致前面預約取消,至少截屏是証明”。

當日傍晚時分,上博發布“致歉公告”,表示預約小程序因瞬時超大流量導致參觀預約與購票程序出現故障。經緊急處理,東館與人民廣場館常設展預約已恢復正常。

盡管對重新開放首日排隊、觀展的感受不錯,但彭先生也表示,“今天是工作日且開放的都是常設展廳,隨著暑假高峰期到來、特展陸續開幕,博物館還是需要對大客流有充分准備。”

13時30分許,陶瓷館元明清部分忽然傳來響聲,讓不少觀眾和工作人員嚇了一跳。原來,這一展區設計了一座高出地面的屏風式展櫃,中間是文字說明,文物陳列於兩側,空隙部分足夠一名成年觀眾穿過,聲音正是一名觀眾踏空台階發出的。記者看到,不時有人站在此處觀察文物側面,或是直接穿越。有觀眾表示,這樣的創新陳列從視覺上看很美,“但安全問題仍需要關注”。

而人氣旺盛的古代文明探索宮前,一些觀眾欲進之時才發現這一展廳需要單獨預約。一名觀眾掃了門口的二維碼,發現還得填寫個人信息注冊,“入館參觀不是已經注冊過了嗎?”等她注冊完成才發現當天的預約名額已滿,周末兩天的預約也全滿。除了該展廳需要單獨預約,其中一些活動還需再次預約,“預約像套娃一樣”。這位觀眾拍下門口的二維碼“有機會再試試”,“理解互動類展廳和活動名額有限,但能不能便利一點?”(記者 簡工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