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長三角鐵路上新,“超級大環線”來了!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季覺蘇
2024年06月18日09: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海到上海虹橋?”6月15日,家住上海市寶山區的尤嘉和丁佳打算去蘇州看演唱會,進入站台后看了一眼電子屏一陣疑惑,“該不會買錯票了吧!”她們掏出手機趕緊確認了一下,沒買錯。“原來這就是前幾天刷屏的‘從上海到上海’的列車,沒想到坐上了首發!”尤嘉心情不錯。

6月15日,從上海站出發,貫穿上海、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一市的“超級大環線”G8388/9/8正式開通。該趟列車沿途停靠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合肥、安慶、池州、黃山、杭州、嘉興等12座城市的21個站點,歷經8小時09分,單向行駛裡程超過1200公裡,最終回到上海虹橋站,完成一場“從上海到上海”的環線之旅。大江東工作室來到高鐵列車始發現場,見証開通時刻。

“一車直達”,一路“可甜可咸”

“2020年12月合安高鐵開通,在安徽省內形成了一個高鐵小環線,反響不錯,此后,我們便開始謀劃整個長三角的超級環線列車。”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說。

“隨著今年4月池黃高鐵開通運營,滬寧城際、寧蓉鐵路、合安高鐵、寧安高鐵、池黃高鐵、杭昌高鐵、滬昆高鐵7條鐵路形成了串聯,一個大環線呼之欲出。”楊秀志說,“近年來,‘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使得我們具備了開行長三角超級環線列車的條件。”

硬件條件已經具備,但“一車直達”的背后十分考驗列車的運營與管理。“許多線路上的運力已經十分繁忙,再加開一條環線,需要對現有鐵路資源進行一次排列重組,列出最佳選項,兼顧經濟效益和出行需求。”楊秀志說,環線的設計進一步提升了動車組車輛運用效率,還能把沿線主要客流點串接起來,減少部分旅客在高鐵樞紐城市間換乘等待時間。

細數該趟列車沿途停靠的城市,既有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也有黃山、九華山、千島湖、西湖等多個風景名勝區,整條線路“可甜可咸”,既滿足了商務出行,也串起了江南好風光。從沿線停站時刻安排看,該車次始發、沿途、終到時刻都在高鐵客流較大時間段,能更好滿足旅客日常通勤、商務出行需要。

時下流行“特種兵旅游”,這條環線也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提供了可能性。這不,剛坐上車,丁佳和尤嘉就開始研究起了“超級大環線”沿途經過的城市,“每個城市走走停停,穿行長三角像坐公交地鐵一樣方便,真好呀!”她倆已經憧憬起了下個假期的江南園林、皖南山區、湖泊島嶼環線之旅。

緩解“出行焦慮”,提供“情緒價值”

路網已經密布的長三角,為何還要建設這樣一條“超級環線”?

出行需求依舊是首要因素。從事物流行業的丁佳經常通行長三角。以前她會開車出行,近年來,隨著長三角鐵路網絡越織越密,她更傾向於坐高鐵。“省時又省力,車上還能工作一會兒,根本不用擔心堵車。”丁佳說,“就是擔心節假日買不到票。”

丁佳說出了許多長三角通勤人的心聲。根據數據,截至2024年5月,長三角鐵路已擁有26條高鐵,鐵路營業裡程逾1.45萬公裡,其中高鐵裡程超7200公裡。

但另一方面,2023年,長三角鐵路全年旅客發送量達到8.08億人次,相當於全國總人口數一半以上的旅客在長三角乘坐了一次火車。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長三角鐵路日均發送旅客超320萬人次,增幅近7%,列車客座率平均達到九成以上。

“長三角區域的經濟活動和人口總量對鐵路的運營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說。

旅客在上海站站台打卡留念。豐子愷攝

“再也不用擔心出去了回不來了!”丁佳開玩笑地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相關負責人彭波介紹,這條環線滿足了沿線城市旅客按需“分段乘坐”的實際需求。雖然很少有人會買一張票從上海坐到上海,但這條環線的存在大大緩解了乘客的“出行焦慮”,“為長三角旅人提供了‘情緒價值’!”丁佳說。

據介紹,該躺列車為和諧號,目前採用8輛短編運行。鐵路部門將持續跟蹤列車開行情況,結合即將到來的暑運,摸清該列車區段客流特點,積累旅客出行數據,持續優化該列車開行方案,按需採取擴編增能等措施,進一步滿足旅客多樣性出行需求。

既是“畫圈”,也是“破圈”

區域一體化發展,交通一體化先行。雖然不是全國首條跨省環線,也並非裡程最長、站點最多,但這條環線絕對稱得上“超級”之名。數據顯示,2023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規模首次突破了30萬億元,佔全國比重約25%。這條“超級大環線”位於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環線的開通將進一步盤活長三角各個城市的資源要素,有助於不同城市之間的‘雙向奔赴’。”曾剛說。

超級環線列車駛進蘇州站站台。黃耀斌攝

既是“畫圈”,也是“破圈”。長三角地區的各個都市圈內要素流通已經較為順暢,“超級大環線”的開通,將進一步“串珠成鏈”,突破各個都市圈圈層,發揮乘數效應。“這個‘大圈’還將原先遠離‘內圈’的安慶、池州、黃山等城市納入進來,有利於這些城市拉長長板,帶動更多產業在這些城市落地。”曾剛說。

隨著長三角鐵路版圖織線成網、持續擴容,長三角區域內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級市已實現“市市通動車”,坐動車就像坐公交一樣方便,長三角城市之間越來越“近”,大部分城市實現1、2、3小時通達。

“長三角交通網絡已十分密集完善,但距離真正的高鐵地鐵化、公交化還有段距離。”曾剛舉例,在國際上,東京、紐約等城市也都擁有2000公裡以上的通勤圈,通勤時間可以縮短到0.5到1.5小時。長三角城市之間還可以再“近”一點。“超級大環線”的開通,將更大程度地盤活現有鐵路資源,提升運營效率,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