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藏項目首次獲獎!拉孜縣吉角村整體搬遷至縣城楊浦路

近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暨2024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賽道頒獎典禮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頒獎典禮上,由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共同選送的《拉孜縣吉角村智慧社區建設項目方案》,榮獲2024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數字城市賽道數字城市金牌項目。這是西藏首次獲得數字城市金牌項目,也是上海援藏項目首次獲獎。

拉孜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其中的吉角村距縣城30公裡,海拔近4900米,是全縣海拔最高的村庄,全村共37戶143人,畜牧業和外出務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受地理位置及資金等限制,該村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不完善,年平均氣溫低於零攝氏度,冬季群眾用水、用電存在困難,不適宜居住,村民生活十分困難,居住的房屋非常簡陋。


為切實解決吉角村海拔高、生活苦、工作難的現狀,近年來,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的帶領下和楊浦區委、區政府的關心下,援藏拉孜小組緊緊圍繞“中央要求,拉孜所需,上海所能”,會同拉孜縣委、縣政府,通過全方位調研了解群眾需求,利用上級政策支持和上海援藏資金,將整村搬遷至縣城核心區域楊浦路,海拔降低800多米,全村37戶143名村民終於告別“高苦難”,搬進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新居,解決了吉角村群眾的生存、生活問題。

搬遷后的新居共有10間房,面積183.86平方米。寬敞明亮的客廳、極富藏族特色的裝飾及家具,讓村民旺堆家顯得生機勃勃。旺堆感慨道,“以前的老房子太簡陋了,跟現在的新家完全沒法比,非常感謝上海的援藏干部們,他們幫助我們村民實現了安居夢。”

拉孜縣吉角村智慧社區建設項目是上海援藏重點項目——吉角村易地搬遷暨鄉村振興項目重要組成部分。在吉角村易地搬遷過程中,項目組在數字城市建設方面也下了功夫,不僅幫村民實現了安居夢,還讓吉角村變得更“智慧”,讓村民生活更便利。
據悉,吉角村易地搬遷暨鄉村振興項目分為三期,一期居住項目建設民房6棟37戶及附屬工程,於2023年11月已完成搬遷入住。二期商業項目建設商業綜合樓及其他附屬工程,美團、B站、沙絹手工羊絨等商戶將於2024年6月入駐。三期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集服務、管理、展示、教育於一體的開放式、多功能的黨群服務和社區睦鄰中心,將於今年年底竣工。

與此同時,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還融入了智慧社區建設元素,通過視頻監控、人員通道系統、停車場管理、智能廣播、高智能一體化負氧離子監測、養老管理平台、供暖系統等11套智能化系統,對整個吉角村進行智慧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社區的安全性、服務的便捷性、環保的節能性、管理的智能性。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拉孜小組組長、拉孜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宮愛如表示,吉角村智慧社區建設項目是首次在西藏雪域高原實施的數字化社區管理,開啟了高海拔地區建設數字中國的步伐。


記者從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拉孜小組了解到,吉角村異地搬遷智慧化管理只是項目的第一步,接下來將更好地落實吉角村的服務和就業,要讓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以及購物、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在吉角村商業配套項目中打造縣級共享助農直播間,扶持該村合作社發展,提高風干牦牛肉等特色農畜產品知名度和銷量﹔積極引進沙絹手工羊絨、沙縣餐飲等商貿服務業,開發社區物業管理公益性崗位,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依托拉孜縣西部實訓基地,加強對搬遷戶的定向培訓,提升就業技能、促進就業。

宮愛如表示,該項目體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在西藏雪域高原的具體實踐,使全體村民生活質量、發展空間得到根本改善,也讓村民們可安居,更可發展。在整個建設、管理、運營的過程中,該項目還充分發揮當地政府、村委會、群眾的作用,在設計、選材、管理中,實現全過程民主,在西藏試點開展“村委、業委、物業”“三駕馬車”的社會治理試點工作。
據了解,吉角村易地搬遷暨鄉村振興項目在西藏首次進行了智能化社區管理探索,為雪域高原開展數字建設、為數字中國建設在高海拔地區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時代意義。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