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作校園美景 上海:打造“育人大課堂” 

2024年05月27日14:2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上海教育系統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堅持不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的生動縮影。5月23日,“上海高校‘大師劇’中小學校園行”項目在嘉定區啟動。以高校名家大師為原型的大師系列校園劇深入走進上海中小學,通過大師們的生平事跡、人格魅力和高貴品格,給學生們帶來心靈的震撼和力量,活動現場還對全市校園100個典型案例作了展示。

同濟大學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生動展現老校長李國豪為國家科教事業不懈奮斗的感人事跡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深入人心,努力在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要抓好青少年等重點人群。

十年來,上海教育系統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深化學校思政工作改革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多措並舉用好紅色資源,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打破圍牆、校社聯動,善用“大課堂”講好價值觀

走進江南造船,觸摸大國重器的歷史脈搏﹔與一線工作者對話,感知文化強國與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重要使命……近日,復旦大學3700多名2023級本科生前往該校在上海首批建設的134個思政大課基地,與改革親歷者和專業人士近距離互動。從“全校共上一門課”到“到全社會上一門課”,學校集結校內外優勢資源,開門辦思政大課。

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傳承紅色基因,在《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集體備課

近年來,上海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內容。上海不僅在高校創新布點建設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還率先在高校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並實現全覆蓋,同時在中小學開設主題活動、導學、導讀課程,讓學生們的理想信念愈發堅定。

作為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和“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上海重點開好“行走課堂”“實景課堂”“中國系列”三類課程。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等12個部門聯合研制實施方案,遴選出錢學森圖書館、上海院士風採館等50余家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設立偉大建黨精神、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文化自信和鄉村振興等專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機融入建設要求。

上海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構建紅色資源版圖和“上海這十年”實踐資源,組織骨干教師、大學生開展實踐研修,並在全國布點建設10余個教師國情教育基地,建立10類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聯盟,真正打破課堂圍牆、把講台搬進社會,讓師生在實踐中感受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在錢館展廳為“錢學森”班開展“大思政課”現場教學

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作為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結合黨史校史,推出“重走學森路”校園版與上海版兩條路線以及“行走的音樂黨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將思政“小課堂”成功搬上社會“大舞台”。錢館還為大中小學不同學段設計推出“錢學森與中國科技事業”“加速,起飛了”等特色課程,讓師生們在沉浸式教育中,激發愛國情懷。

在東華大學,科學家精神學生理論宣講團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日等契機,為中小學生常態化提供科普教育服務,走進中小學校園,走進科技館、科技成果展、社區等,將科學故事、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教材,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學校還探索制定“科研啟蒙計劃”,通過朋輩教育為中小學生埋下“科研報國”的種子。

在上海校園,潤物無聲、融入日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然化作一道道美麗風景。

最近,華東師范大學“慈善愛心屋”舉行了“夏季送清涼”愛心物資派發活動,給家境困難學子送上貼心關懷。作為全國首家高校“慈善愛心屋”,華東師范大學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資助”到“主動關愛社會”,平均每年向社會提供近2000人次、5000小時的志願服務,直接受益近8000人次。

作為一所以尚法為特色的特色高中,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依托人大、法院、檢察院等校外優質教育資源,創建“無邊界尚法創新實驗室”,為提升中學生法治素養搭設新平台。難能可貴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時,華政附中學生們提出的一條立法建議最終被採納,並收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寫來的感謝信。

抓資源供給,要有源頭活水。上海健全市級和區級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制度,分類梳理校內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博場館資源等,形成130余條研學實踐線路,構建服務全市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資源版圖”。

虹口區發揮“文化三地”優勢,依托120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開展“浸潤式”館校合作﹔與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等簽約共建,搭建校內外一體化育人“大平台”﹔推進“紅色戲劇進校園”品牌建設,排演學生戲劇《恰同學少年》等開學第一課,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普陀大學堂”優選學生實踐體驗的教育資源。普陀區內21處紅色工運地、“一江一河”改造成效及城區社會治理等鮮活素材,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普陀區已形成八大系列130個思政課實景課堂,促進不同學段有機銜接、有效貫通,豐富育人資源,拓展育人空間,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發揮專業優勢成就特色品牌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依托部市共建機制,上海聚焦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宣傳闡釋,建設高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發揮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哲社研究力量,打造“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學術交流品牌,推出一批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

上海外國語大學師生多語種譯制中國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並作交流展示

上海外國語大學組織師生深度參與中國共產黨故事的國際傳播實踐,並積極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偉大建黨精神傳播網絡平台。學校300多名師生組成採寫團隊,涉及28個語種,立足小切口、全景化、多語種,在世界舞台上講好黨的誕生地故事。上外還與《人民日報》合作譯制12個語種的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網宣片《CPC》成為網絡爆款,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和廣泛關注。

堅守“根”和“魂”,讓文化元素激發育人“活力”。

上海持續實施“向大師致敬——大師劇系列校園劇”扶持計劃,將高校辦學歷史上形成的奮斗故事、革命文物、紅色舊址,轉化為形式活潑、體裁多樣的文藝作品,以“演”促“學”、以“演”入“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在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的扶持下,各高校已打造《陳望道》《錢學森》《錢寶鈞》《雷經天》等30余部“校園大師劇”,並向中小學輻射,衍生形成的電影《望道》、法治話劇《立場》等作品在全社會廣泛傳播。

2021年起,上海音樂學院精心創排原創歌劇《康定情歌》,構建“音樂+思政”的“大思政課”模式,形成強大鑄魂育人合力。如今,該劇已公演14場,總觀摩人數超過1萬人次,線上觀摩數十萬人次。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牽頭連續五年開展鬆江片區學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短劇展演項目。16所學校積極參與其中,58部校園短劇成功展演,800余名大中小學生參加演出。《李建模》《汪堯田》《為人民而歌》等優秀作品,用心用情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吸引近10萬人次觀眾線上線下觀摩。

上海不斷增強育人“張力”,各級各類學校因校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多措並舉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觸可感。

同濟大學堅持“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傳統,讓愛國主義教育“身臨其境”。學校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建設百所“四重”示范性實踐基地,打造“紅色薪火傳承”“人民城市實踐”“助力鄉村振興”等七大板塊,每年組織1300余支團隊1萬余人次,赴30余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各類社會實踐項目,讓廣大師生在實踐中體悟偉大的“中國之治”,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

結合財經院校特點,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精心培育“誠信考試”“誠信傘”“無人超市”等誠信體驗項目。參照銀行信貸模式,打造學生自助誠信教育組織——學生發展銀行。學校“信用中國”團隊還將誠信教育課程資源引入中小學,講授“誠信先導課”、開設法治專題講座……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用新時代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領學生成才。學校聘請100多位勞模特聘教授、勞模德育導師,建有24個勞模育人實踐基地、16個技能大師工作室,推進各領域勞模工匠廣泛參與專業建設、思政教育、實習實踐、就業創業指導等人才培養環節。

交大附中附屬嘉定德富中學戲劇社團在第二屆上海校園戲劇節閉幕式上演出

交大附中附屬嘉定德富中學以戲劇課程為載體,創新開展綠色環保劇目展演等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比如,學校創排品牌劇目《一張流浪的紙》,從一張“廢紙”切入,引導學生關注紙張浪費背后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環保問題,深刻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大大增強生態文明意識。

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入行

“最好的‘學’就是‘講’”,滬上許多學校依靠青年學生力量,用最年輕的聲音傳播最真誠的信仰,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中用青年學子之聲奏響時代強音。

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講“大道理”。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紅喇叭”小講解員在一大紀念館向游客進行講解(何思哲 攝)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於2006年成立的“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是全國首支志願服務中共一大紀念館的小學生講解員團隊。18年來,學校共培養了一千多名“紅喇叭”小講解員,服務近千場次。“小小講解員”課程的開設,使千余名在校學生通過學習實現人人都能講解,不少畢業生畢業后依舊擔任各類紅色場館講解員,並且回到母校培訓學弟學妹。

進校園、進場館、進活動、進網絡、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上海教育系統專家宣講團、市大學生理論宣講聯盟、中小學生宣講隊伍深入一線,不僅彰顯品牌效應,也在全社會形成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聲勢。

上海連續20多年持續開展全市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月,充分展示“非遺”等成果,用傳統文化潤心。每年5月第二周,上海舉辦“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引導學生在出汗、動腦中感悟勞動之美。

上海教育系統注重典型選樹,讓“鮮活人物”講好“鮮活的價值觀”。

“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在新教師宣誓儀式上領誓

楊浦區以“人民教育家”於漪為榜樣,弘揚教育家精神,通過構建“思想引領-活動體驗-項目實踐”為一體的長效機制,引領教師養習成德,最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自覺行動,該區近20名優秀教師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教育功臣、“四有”好教師等殊榮。

虹口區依托“全國最美教師”陳明青等思政名師發揮“頭雁”引領作用,實施思政課教師“全員提升計劃”,培養了一批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內容、用思政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之窗的好教師。

不止是教師,諸多上海學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真善美”。

前不久,上海建橋學院商學院項冉同學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原來,她在閔行區七寶鎮漕寶路掃碼共享單車時,發現旁邊車筐裡一個被遺忘的背包,裡面裝有2萬余元現金、身份証、銀行卡等貴重物品。強烈的責任感讓她決定先在原地等待失主。不久后,失主孫女士焦急地回來尋找,在確認身份后項冉同學將物品歸還原主,並婉拒酬金。項冉說,自己只是像雷鋒一樣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情。

學生的誠信義舉也是上海建橋學院用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的生動樣本。從2005年起,學校持續20年開展學雷鋒主題教育活動,建立上海高校首家雷鋒主題紀念館、成立“新時代雷鋒精神研究中心”,並設立“弘揚雷鋒精神獎章”,表彰在志願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截至2023年度,共頒發大學生雷鋒金、銀、銅獎11076人次,教職工雷鋒金獎27人。20年來,學校11000多位獲獎者就像紅色的種子,把雷鋒精神撒播在祖國的大地上。

5月13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浦東新區書院鎮李雪舟烈士故居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第一課。浦東新區張江鎮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蔡宓霖和同學以及上海中醫藥大學80多名公共健康學院的學生共同參加。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知道胸前的紅領巾裡有先輩們的信仰和期望,激勵我要加倍努力學習。”這是蔡宓霖的感言。

上海中醫藥大學2023級衛生管理專業本科生侯韻凌說:“發揚李雪舟烈士的革命精神,賡續艱苦奮斗、舍生忘我、義無反顧的紅醫血脈,是我們醫學生的使命。”

這堂賡續紅醫精神、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思政大課,正是上海教育系統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時代新人的真實寫照。

(來源:上海市教委 作者:沈蔚 嚴旦華 徐天虹)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