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新征程如何勇爭先走在前?上海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這樣說
3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聚焦上海。
會場上,一本《2024上海速覽》宣傳冊吸引不少中外記者認真翻閱:
連續13年被評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一天的軌道交通客流量達1003萬人次﹔
咖啡館達8530家,是全球咖啡館最多的城市﹔
在2023年全球著名電競城市綜合排名中名列第三﹔
建成205處“家門口的好去處”,形成獨特City Walk線路﹔
……
國新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巨雲鵬攝
從乘一次地鐵到喝一杯咖啡再到一次“城市漫步”,這些與市民游客生活息息相關的微觀數據,與台上的宏觀發布同頻共振,共同構筑起一個可感可知的上海形象,生動詮釋著這個肩負“五個中心”重要使命,正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市的活力與魅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海持續推進“五個中心”建設,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大幅躍升。
——國際經濟中心方面,上海去年實現4.72萬億元GDP總量,繼續排在世界城市的前列﹔
——國際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去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再創新高,達到3300多萬億元﹔
——國際貿易中心方面,上海去年口岸貿易額再創新高,達到10.7萬億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3.6%,繼續排在全球城市首位﹔
——國際航運中心方面,上海港去年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連續第14年名列世界第一,達到4915.8萬標准箱﹔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一輪的科技創新集群排名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五。
一系列名列全球前列的數據,既是上海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展現,也是上海繼續前行的更高起點。
“上海的一天”速覽。資料圖片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勇爭先、走在前。”龔正表示,上海科技綜合實力強,產業轉型升級早,高層次人才數量多,2023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的人才集聚度超過80萬人,其中集成電路領域的人才佔全國的40%左右。
今年是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十周年。十年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上海涌現出體細胞克隆猴、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等一批首創成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參與研制了“天舟”“神舟”“羲和”“祝融”等一批國之重器﹔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C919國產大飛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相繼問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大創新藥械研制能力,十年來,全國獲批上市的1類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上海佔了近五分之一。
龔正介紹,當前,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加快從“建框架”向“強功能”邁進,著力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成為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
建強創新主體。上海集聚超過80家“國字頭”高端科研平台,超過2.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將大力支持這些創新主體加快發展,培育更多原創力強的科技領軍企業,加快打造體系化戰略科技力量。
強化創新突破。上海正在推進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把人才遴選、管理、跟蹤、評價交由戰略科學家全面負責,把“選人而非選項目”作為主要方式,長周期穩定資助優秀科學家,開展高風險、高價值基礎研究。
促進成果轉化。上海考慮通過設立科技創新引導基金,加強各類政府引導基金統籌聯動,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長期。
構建開放創新網絡。上海將進一步建好用好浦江創新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一批重要的國際化平台,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開拓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路徑、新模式,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良好生態。
推進“五個中心”聯動發展、耦合共生、相互賦能
上海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五個中心”聯動發展、耦合共生、相互賦能,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更大成效。龔正以金融和科創為例,“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雙向奔赴才能更好地成就彼此。”
做優科技投資生態,引導金融“活水”滋養科技企業源頭創新。上海是股權投資機構的主要集聚地,全市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管理人超過1800家,管理基金8900多隻、總規模達到2.3萬億元,三項數據均列全國前列。
加強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助力優質科技企業上市融資、更好發展。科創板設立五年來,已經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到目前為止上市公司達到570家,累計首發募集資金超過9000億元,其中,上海上市公司達90家,募集資金達到2300億元。
做精科技信貸和保險產品,更好滿足科技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上海推動部分商業銀行在臨港新片區和張江科學城,面向科技型非上市公司試點開展“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貸款”,有利於企業穩定核心員工、激發創新活力。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巨雲鵬攝
“要加快補齊高端航運服務業等方面的短板,全面提升航運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華源介紹,上海將以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作為一個突破口,進一步做強樞紐功能,推動航運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包括大力發展航運保險、海事仲裁等高端航運服務,持續完善海港、空港、郵輪港和集疏運體系“三港一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小洋山北作業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國際機場四期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為落實好國家重大戰略作出上海更大的貢獻。
浦東是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核心區,上海舉全市之力推進實施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推動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一批首創性改革加快落地,全國首個航運指數期貨挂牌交易﹔一批引領性開放加快推進,全國首單海上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順利完成﹔一批開拓性創新加快突破,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累計達到90家。下一步,上海將瞄准具備率先突破條件的關鍵領域,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建立健全法治保障體系,更好發揮浦東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表示,上海是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重點強化科技創新協同、產業創新協同、對外開放協同、體制機制協同,加強與蘇浙皖三省共拉長板、相互賦能,共同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
“有什麼樣的人才,城市就有什麼樣的競爭力”
上海一直高度重視吸引和利用外資,全市實際使用外資連續4年超過200億美元,去年突破了2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每年都會新增一批,去年又分別新增了65家和30家,累計分別達到956家和561家。”華源介紹,目前上海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3500億美元,共有7萬多家外資企業在上海得到蓬勃發展,“這些數據都充分說明,上海始終是外商最青睞的投資首選地之一、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布局的首選地之一。”
從北外灘眺望陸家嘴風光。王初攝
“人才是第一資源。可以說,有什麼樣的人才,城市就有什麼樣的競爭力。”龔正介紹,在加快建設“五個中心”進程中,上海始終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續增強人才賦能作用,人才優勢已經成為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強大支撐。上海已累計核發外國人工作許可証44.1萬份,來滬工作創業的留學回國人才累計超過31萬人。
沒有國際化的人才,就沒有國際“五個中心”的上海。放眼全球,上海延攬各類頂尖人才,加快構建人才國際競爭比較優勢,推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再上新台階。
聚焦“五個中心”建設等重大人才需求,上海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的基礎科研、產業創新、科技服務、“海聚英才”賽會“四大平台”,打造引才聚才的“強磁場”,同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加大人才的發現、推薦、評價等各環節的放權鬆綁力度﹔精准對接人才在落戶、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通過全球杰出人才優享服務、人才全周期服務“一件事”改革等舉措,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提升服務品質,努力營造世界一流人才在上海發展的良好環境和生態。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空港海港城市,也是許多境外人士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第一站。境外人士支付“上海方案”持續優化:推動銀聯、支付寶、微信創新跨境支付功能,便利用戶在境內商戶端進行移動支付﹔聚焦重點商圈、重點區域,新設和開通外卡POS機3.7萬台以上,布局了8000多台ATM機、3500多個中資銀行網點、13家本外幣兌換特許經營網點和183家外幣代兌換網點。
華源說,隨著來滬境外人士的不斷增加,上海將進一步打通境外人士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堵點,切實推進服務保障更加優質、更加高效、更加便利,努力營造一個境外人士賓至如歸的體驗環境。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