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大虹橋,這三年如何從“上海的”到“世界的”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迎來了三周年。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優勢產業加快集聚,功能建設成效明顯,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3月2日,在上海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華源晒出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三年建設的“成績單”。
2021年,國家發改委印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功能布局的“一核”,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憑借“通往世界候機廳”的獨特區位優勢,當仁不讓接過聯通國際國內雙循環、實現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的重任。
三年來,商務區以“大科創”賦能“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持續推動產業創新驅動,產業能級不斷提升,稅收實現三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發揮了重點區域在經濟發展中的“穩定器”作用。
總部經濟發展加速成勢——通過實施總部“虹聚”計劃,商務區加快建設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虹橋臨空跨國公司(總部)科創園,累計引進總部類企業逾500家,其中跨國公司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等127家,成為各類總部機構加快集聚的熱點地區。
新興產業持續快速集聚——商務區2023年累計引進重點產業和投資類項目304個,簽約投資總額1540億元,同比增長54%。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北斗產業園、會展產業園、在線新經濟生態園等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生命科技、軟件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示范引領作用更加顯著——商務區服務輻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動能更加強勁,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建設的步伐更加堅實,改革創新試驗田的作用和成效更加明顯。
三年來,“大虹橋”正在從“交通樞紐”向“國際門戶”奮力躍升。
構建國際貿易新平台,助力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2021年6月,亞洲僅有的國際合作示范性公益項目——聯合國亞洲採購中心落戶“大虹橋”,意在擴大聯合國在中國的直接採購份額,同時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加入國際公共採購體系。兩年來,聯採中心累計幫助近700家企業成功注冊成為聯合國供應商,佔歷年國內聯合國供應商總數的7%左右。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表示,“這充分証明了項目的有效性和影響力,希望項目繼續發揮好助力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舞台的橋梁作用,幫助聯合國機構培育更多的優質供應商。”
圍繞構建國際貿易新平台,推動一批重大功能平台落地,“大虹橋”核心功能日益凸顯,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加快建設“走出去”功能平台。設立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進一步優化完善上海市“一帶一路”綜合服務中心(虹橋)、RCEP企業服務咨詢站(虹橋)等平台能級。商務區累計引進37家國際貿易投資促進機構、84家法律服務機構、209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長三角企業“走出去”的框架體系初步成型。
持續做強“引進來”功能平台。深入推進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持續做強“6+365”常年展銷平台功能,增設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新型工業品首發平台,支持虹橋品匯、綠地貿易港在長三角等區域開設分中心36個,2023年保稅物流中心(B型)跨境進口貿易額全市第一,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功能加快形成。
持續發力國際貿易新平台建設。圍繞建設全球數字貿易港和“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商務區重點培育震坤行、廣聯達等一批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台企業,積極推動虹橋貿易數字化賦能中心、國際文創電競中心提升功能,啟動建設“絲路電商”數字技術應用中心,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型國際貿易加快發展。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著力打造“絲路電商”先行區
深耕改革創新試驗田,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投資熱土
2023年7月,國家出台《關於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這是繼2021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之后,在國家層面對“大虹橋”建設的又一次集中賦能,政策共24項,其中涉及上海的有22項。
“政策出台大半年來,在國家相關部委關心指導支持下,上海迅速搭建工作專班,全力以赴推動落實。截至目前,22項政策措施已落地15項,落地率近70%。”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說。
陳石燕介紹,這些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強化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功能,二是促進“一核兩帶”融合發展,三是引領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其中,全力推進“絲路電商”先行區三年行動方案、構建高水平區域創新網絡、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自由流動、開放智能網聯汽車跨省市道路測試、優化外國高端人才便利服務、建立國際職業資格証書認可清單制度、推動數字人民幣聯動試點、擴容升級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措施已經落地,推廣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開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試點、探索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優化長三角算力布局等政策正在積極推進中。
天時、地利、人和,“大虹橋”以獨特的制度優勢,成為吸引海內外投資者投身創業的熱土。
發軔於江蘇常州的天合光能,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業務遍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天合光能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設立國際總部,以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產業升級為發展戰略,打造“一總部四中心”,即天合光能國際總部、全球營運管理中心、全球智慧能源創新中心、碳中和新業務孵化與發展中心及全球投融資中心,志在建設領軍世界的光伏智慧能源產業高地。天合光能執行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長高海純表示,“我們將國際總部落戶虹橋,經過了深思熟慮。從公司出發,15分鐘內就可以到達機場、坐上高鐵。商務區的政策支持、營商服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虹橋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在虹橋設立國際總部的第二年,天合光能全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
構筑改革創新前沿陣地,讓科技創新成為發展“最大增量”
從“上海的虹橋”,躍升到“長三角的虹橋”“中國的虹橋”乃至“世界的虹橋”,未來還要怎麼做?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2024年工作現場會
3月1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2024年工作現場會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上指出,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三省一市各展所長、協同發力,攜手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成為改革創新的前沿陣地、鏈接全球的重要門戶、價值創造的協同典范,更好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他強調,要深化創新協同聯動、開放協同聯動、軟硬件協同聯動、區域協同聯動,持續高質量推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建設,共同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邁上新台階。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指出,下一階段,要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虹橋發展“最大增量”。進一步激活虹橋與生俱來的開放基因,提升全球高端資源配置效率。堅持區域協同合作,更好發揮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在服務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創離不開人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鐘曉詠表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作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重點區域之一,將始終持續強化筑巢引鳳,積極發揮人才集聚“強磁場”效應,聚焦國際化、長三角協同和制度創新,著力打造人才發展先行區。
(圖片由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