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將食育納入基礎教育,強國建設從娃娃抓起
或許不少人都會在生活中發現,身邊的“小胖子”越來越多了。
據《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23)》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數據顯示,我國6至22歲學生營養不良率為10.2%,6歲以下和6至17歲人群中超重肥胖率分別為10.4%和19%,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兩極分化,慢性病向低齡蔓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針對這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瑞芬帶來了一份在基礎教育中設置食育課程助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郁瑞芬。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其實,去年的全國兩會上,郁瑞芬就提交了一份《關注兒童健康,預防兒童肥胖性早熟蔓延》的提案。採訪中,郁瑞芬坦言,自己關注這個問題已經很多年,也進行了大量的調研。
調研中,郁瑞芬發現,兒童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在於家庭食育知識缺乏、社會食育指導偏弱、學校食育體系空白等多個方面。
“比如,很多家長只是根據生活經驗來喂孩子,缺乏科學的膳食知識,膳食結構也不合理,少兒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將影響終身。城鄉之間在家庭和社會層面的食育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學校扛起食育工作主陣地的責任。”此外,郁瑞芬還提到了食物損耗問題,“據統計,2023年,我國食物損耗浪費率約為22.7%,損耗浪費的食物量可滿足1.9億人1年的營養需求。”
郁瑞芬提到的“食育”,是指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包括食品安全教育、營養衛生教育等。
“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關系國家未來和民族命運。”郁瑞芬提到,近年來,國家出台《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對普及兒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加強食育作出部署。
面對當前現狀,郁瑞芬建議,將食育納入基礎教育,強國建設從娃娃抓起。
要明確幼兒園、中小學食育的主體責任,將食育工作納入學校教學計劃並設計評價體系,加快培養具有先進食育理念的管理者、懂得營養配餐的保健師、擅長科學烹飪的炊事員。
研發科學、系統的食育課程,完善教學體系,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相應的營養健康、膳食均衡等知識,培養受益終身的良好飲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郁瑞芬提到,食育需要政府引導、多方協同、全社會參與。比如,引導相關行業協會、有關高校及科研院所、公益基金會、農業生產基地、食品生產企業等社會力量與基礎教育學校積極聯動,鼓勵志願者廣泛參與。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知識,通過多種生動易懂、易傳播、受歡迎的形式,推動食育深入人心。
不僅僅是關注和建議,這些年,郁瑞芬帶領來伊份也在身體力行著。早在2017年,來伊份就出資1000萬元,在上海民政局注冊成立上海來伊份公益基金會,重點關注4-12歲學齡兒童群體,在全國21個省近800所學校開展入校、入課堂、公益科普課程、送教服務等活動,累計近70萬人次的青少年因此受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