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一個個“地下工程”,是他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黃艾嬌 姜泓冰
2024年03月04日17: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片1.jpg?x-oss-process=style/w10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912.jpg?x-oss-process=style/w10

孫鈞院士

從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到國內首座海底隧道,再到港珠澳大橋,一項項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都有他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他心系人才培養,傾力提攜后學,為國家岩土力學與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建設事業輸送了一大批中堅力量﹔

他自稱“工程醫生”,耄耋之年依然樂此不疲地奔忙於各大工程工地,為工程建設把脈問診……

他,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專家、地下結構工程力學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榮譽教授孫鈞。3月1日晚,98歲的孫鈞院士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

“教誨永記,風范永存!”“名副其實的大先生!”……消息傳來,同濟大學師生紛紛表達深切緬懷。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說,孫鈞先生不僅孜孜不倦地探求科學真理,還堅持躬耕實踐,推動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們要學習傳承孫鈞先生身上鮮明的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同濟人的更大貢獻。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5252.jpg?x-oss-process=style/w10

孫鈞院士(右二)在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壇子嶺工地

“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努力方向”

孫鈞大學讀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因為俄語基礎好,身為講師的他受學校委派,擔任在同濟工作的前蘇聯橋梁專家的專業技術口譯。這使得他科研起步時主攻的是鋼橋結構。他笑稱,“橋梁是我的‘初戀’。”

1960年,為了滿足國家對地下工程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濟大學安排孫鈞負責開辦國內首個“隧道與地下建筑工程”專業,並擔任專業教研室主任。自此,他一直潛心於地下結構領域,埋首耕耘逾一個甲子。

“國家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孫鈞瞄准新的專業領域,勤奮求索,不懈努力,一步步成長為國際岩石力學學會副主席暨中國國家小組主席、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

“勤奮”和“惜時如命”,是孫鈞堅持終生的習慣。他一生感念年輕時曾在橋梁大師、同濟大學校長李國豪身邊工作學習,聽到了李校長對青年教師的教誨:“一個大學畢業生五年內如果沒有養成勤奮、惜時的好習慣,從開始時的手懶(不寫論文了)到后來發展到腦子懶,我看他以后也就難了。”孫鈞曾提到,那幾年是他學業和科研上進步最快的年頭。他也從此暗下決心,並真正做到了數十年來“未敢有一日懈怠”,愈鑽研愈有興趣,愈有興趣就更鑽研,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

上世紀60年代,孫鈞主持了我國首座特大型地下飛機洞庫和所配套的地下儲油洞庫工程的建設﹔他作為總體設計負責人,承擔了上海市擴大試點地鐵車站工程的勘測、設計和施工任務,擔任上海第一條穿越黃浦江的打浦路隧道和延安東路隧道,以及上海、南京、廣州、寧波等城市軌道地鐵建設的技術專家。

數十年來,孫鈞在工程流變學、地下結構粘彈塑性理論、近海工程抗腐耐久性研究、軟岩擠壓型大變形機理與工程整治等子學科都有深厚造詣,取得了有國際影響的豐碩成果。早在1997年,他就開始鑽研軟科學(側重於人工智能科學)在岩土工程中的應用,迄今歷時20余年,頗有建樹,是國際上該領域的先行者之一。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522.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上世紀80年代,孫鈞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

為國家培育棟梁之才,是孫鈞最感光榮的使命:“能培養一批人,超過自己,長江后浪推前浪。”從教70多年,他悉心培養指導了80余名博士、近30名博士后研究人員。

他的科研工作瞄准國家戰略、對接國家需求。“學術研究不是高校書齋殿堂內的擺飾,不能隻醉心於理論上的求高求深而不聯系工程實際。”孫鈞告訴學生,“我們要在引領學術發展方向的同時,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更多承擔重要應用基礎科研項目,全力服務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國內第一長鐵路隧道,第一長公路隧道、第一座海底和越江隧道,長江江陰大橋、蘇通大橋,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數十座跨越江海、大山的重大工程背后,都有孫鈞的名字。他作為技術專家,主持和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岩土與地下工程、橋梁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研究,為眾多重點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526.jpg?x-oss-process=style/w10

孫鈞院士在授課

“學問存在於工程實踐之中”

即便年逾九十,孫鈞每年還平均外出30余次,微駝的身影出現在一個個重大工程工地現場。

“我作為一名看工程病的醫生,如果連患了病害的工程現場這個‘病人’都沒有見到,怎麼能把脈問診、開藥配方呢?”對於老先生來說,上工地是輕鬆平常的事,到工程實地勘察調研,要遠勝於僅停留在各類研討會議上高談闊論。“隻有親歷現場、眼見為實、驗明正身,才能放心制定有效的技術決策。”

在他看來,做科研,就是要將工程中的問題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從本質和機理上作出科學的回答,而不是就事論事地照搬“規范”將就解決。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出來后,就要考慮如何將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而這兩者中間往往還存在著不短的距離。他說:“我們不能把自己關在學術殿堂裡做空頭學問,要讓理論在生產實踐中生根、開花、結果。”

即便身在病榻,他也心系國家大事。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剛剛做完心臟支架手術的孫鈞院士強烈要求出院,以便趕赴災區現場考察,為解決當時堰塞湖問題的整治方案出力。被醫生極力勸阻后,躺在病床上的他盡可能搜集相關信息,撰寫了兩篇研究報告報送中國科學院。

“學問是一道隱函數,它存在於工程實踐中,要靠基礎功力來發掘,求得其優化解。”孫鈞一直堅守著這一信念,執著追尋科學真理。他曾頂著44攝氏度的高溫長途跋涉,從烏魯木齊前往吐魯番盆地開展勘察工作﹔也曾冒著零下18攝氏度的嚴寒,在元宵節來到南水北調中線穿越黃河盾構隧洞的北岸深大豎井,手握冰冷的鐵扶梯艱難下到50多米深的井底……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521.jpg?x-oss-process=style/w10

孫鈞院士在港珠澳大橋建設工地

“始終保持年輕人的戰斗姿態”

“學習、做事,永不言老、言晚。”孫鈞院士經常以此告誡弟子。當一個學生感慨自己年屆半百,他卻笑言:“人生四十剛起步,你現在還不到10歲呢。”耄耋之年的他,自覺“正值壯年”,依然兢兢業業,“始終保持年輕人的戰斗姿態”。

正是得益於長年深厚的學術積澱,在關鍵科學問題上,孫鈞院士總能目光如炬,將一個個棘手的難題精准把脈,求得從本質、機理上的認識,並謀求根本性的解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如火如荼,地下鐵道、地下車庫、地下商城等綜合體蓬勃興起,孫鈞常常馬不停蹄地在各個工程之間穿梭奔忙:技術論証、課題立項、詳細勘察,為工程把脈,解決棘手難題。

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孫鈞帶隊組成大橋島隧工程技術咨詢團隊,頻繁往來於上海和珠海之間,奔走於工地和會議室,前前后后參加各類技術風險評估會、技術咨詢和方案論証會等四十多次。他一開始就認為選用海底沉管隧道是最優方案,終獲各方贊同﹔針對島隧過渡段海域的深厚軟基區段,他極力推薦與當前採用管段柔性接頭相適應的“擠密砂樁”復合地基工法,而摒棄不用剛性長樁,其科學有效性都被后來的工程實踐所証明。

在同行眼裡,孫鈞院士始終保持著一位科學大師對工程問題的遠見和敏銳。近年來,他密切關注隧道與地下工程中的節能環保新技術,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在學術研討會上,他向青年弟子介紹未來工程領域發展的新態勢新機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發現工程設計施工中的關鍵性標靶,設計優化新型創意性更好的土建結構,預控不測的投資和施工風險,有效彌補當前在傳統技術研發中存在的投資大、效率低、周期長以及成果轉化慢等缺點和問題。”這些論述,令在座后輩們深深折服。

微信圖片_20240302141527.jpg?x-oss-process=style/w10

孫鈞院士執教65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合影

“鬢須盡霜耄耋年,老驥方知伏櫪難﹔科海遨歡忘榮辱,苦思求索總無閑。”孫鈞院士曾這樣表露自己晚年學術生涯的心路歷程。斯人已逝,風范長存。

(本文圖片均由同濟大學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