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業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訪談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錢軍:聚焦金融實踐,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的龍頭,具有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的“雙中心”戰略定位。金融如何服務好實體經濟,如何助力科創企業,對於身處上海的各金融機構而言,無疑既是轉型方向和發展機遇,也是責任在肩。即日起,人民網在上海推出“上海金融業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訪談,聽聽各大金融機構怎麼想、如何干。
大模型技術迭代加速,金融科技前沿技術風起雲涌……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方興未艾。
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長三角一體化的龍頭,如何持續提高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推動優質金融資源更好潤澤實體經濟?為此,人民網上海頻道專訪了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錢軍。
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錢軍
聚焦金融科技,成為復旦金融更為閃亮的“名片”
“縱觀全球科創史,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往往相互成就。國際金融中心可有力支撐科創中心建設,科創中心能有效反哺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要見証者,錢軍認為,上海正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這對金融服務質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這些都對金融學科的發展、金融人才的培養提出迫切的需求。”錢軍坦言,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2016年底成立,2017年6月正式辦學,專注於高端金融人才教育和金融領域智庫研究。“組建學院也是政府、高校、企業共同探索合作辦學新模式的一次重要嘗試。”
“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金融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錢軍認為,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為此,錢軍帶領團隊聚焦加強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比如,學院與各類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同時,學院還設立了金融科技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創新的平台。“通過這些舉措,學院旨在培養具備科技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為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貢獻力量。”
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政產學研的合作模式,加強與國際知名金融學院和商學院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更加注重實踐和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創新創業資源,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
此外,學院還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與金融機構和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和新路徑,推動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錢軍相信,學院將成為復旦金融更加閃亮的“名片”。
再次走出課堂,面向大眾,推出金融實踐優秀案例征集
為了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持續提高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優質金融資源更好潤澤實體經濟,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聯合人民網上海頻道發起“2023首屆上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金融實踐優秀案例征集”活動。
“這是學院為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而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錢軍表示,通過征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案例,為行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力圖通過一個個真實、立體的故事,展現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與成果。“他認為,這些案例不僅有助於總結成功的經驗,還能啟發更多的創新思路和實踐。
在征集過程中,學院將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這些案例應具有真實性和生動性,能夠反映金融業在服務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案例研究,學院希望為同業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共同推動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
學院自建院以來,就非常重視高質量金融案例的自主開發和應用。“與人民網上海頻道開創性地用案例的形式撰寫報告集,再次走出課堂,與大眾和智庫決策層分享前沿洞見。這也是金融學院與主流媒體嘗試合作開發、共同傳播特色案例,推動案例從‘平面’走向‘立體’,更生動地講述中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調研成果還將反哺學院的教學。成為學院MBA、EMBA等項目學生的學習研究對象,為上海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方案和智慧。
錢軍表示,本次征集透過創新實踐案例的觀察和研究,從公司由內而外的治理、服務、到企業社會責任,並反映金融行業落實五大篇文章中的創新舉措、有益嘗試和成功經驗,為同業帶來參考借鑒,也為千行百業拓展思路,群策群力。
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展現新時代“上海方案”
“一系列的創新探索,初心是要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可持續增長動力。”
錢軍表示,此次系列調研將聚焦四個問題:一是黨建如何引領隊伍建設,二是如何服務人民城市建設,三是如何自身創新並助力科創企業,四是如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這一國家戰略。“這四個問題是基於當前金融發展的熱點和難點,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階期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黨建工作是金融業發展的根本保証。”錢軍表示,上海在推進“黨建引領、金融幫扶和融資暢通”三大工程中,積極開展“金融+黨建+調查研究”和“金融+黨建+服務社會”工作,確保金融服務始終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擔當。
通過征集金融機構的黨建主題工作案例,學院鼓勵創新實踐,破解改革難題,推動金融機構黨建實踐創新。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實踐經驗,還能進一步夯實金融業的發展根基,確保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正確方向。
“服務人民城市建設是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錢軍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業需要更加注重服務人民城市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金融機構需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助力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
在科創中心建設中,上海擁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海外人才吸引力。然而,科創企業活力不足仍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錢軍指出,“這既有產業和企業的原因,也有金融支持不夠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服務科創企業,學院鼓勵創投機構積極發揮作用,提供融資支持。這些機構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能通過整合全球資源扶持和培育科創企業成長。”
“資本市場在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錢軍指出,上海擁有86家已上市“小巨人”企業,這些企業在上市后表現優異,充分印証了資本市場的支撐作用。“通過加強與資本市場合作,學院致力於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金融服務,助推其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而金融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何積極支持科技創新和科創企業的發展?
“金融機構需要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和金融產品,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錢軍認為。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這一國家戰略是金融業發展的重大機遇。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金融機構需要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加強區域合作和協同發展,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錢軍強調。
在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時,錢軍建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金融機構應加強與科技創新、綠色環保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在數字化浪潮下,應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應加強與政府、企業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動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應充分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輻射和引領作用。
“創新往往源自實踐,而金融實踐創新往往領先於學術理論突破。”錢軍希望,這些案例以理論研究與商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金融業服務社會的良好成果,為同業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借鑒,同時也為千行百業拓展了思路,群策群力共譜新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