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社區攜手高校建設“熟人社區”,演繹人民城市“心”圖景

2024年01月16日14:4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1月16日電 1月15日,奉賢區西渡街道舉辦“和合之美耀一灣 熟人社區展新篇——西渡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主題活動”,總結街道“熟人社區”建設三年行動成果和基層治理經驗,並邀請專家學者和基層干部參與現代城市新型“熟人社區”建設研討,為人民城市建設出謀劃策。

作為上海市“五社聯動·家園助力站——社區基金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合作項目”五個試點街鎮之一,西渡街道自2020年以來,圍繞“熟人社區”目標,聯合華東理工大學專家賦能團隊、“滿天星”智囊團等專業優勢,打造互相熟悉、互助友愛、友好互動的熟人社區,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此次活動以視頻展播、項目路演等方式,生動演繹了新型“熟人社區”的實踐成果,以“一朵小紅花”積分制、“五個半時辰”互助項目、“接二連三”老舊小區活力空間營造等多個獲得市、區表彰,老百姓普遍好評的優秀案例為藍本,聚焦項目理念、主要做法、實施成效等核心內容,發布可復制可推廣的“靈動第一灣”治理工具包。五項成熟工具包的發布為其他社區治理創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活動期間,來自政府機關、社區、社會組織、高校等治理主體代表,從不同維度研討新型“熟人社區”的善治之道。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劉偉副教授希望通過社區公共空間、公共精神營造,重建社區“情面”,引領形成現代社區規范,滿足社區公共治理、情感交流、價值歸屬等需求,西渡經驗為探索新型熟人社區提供了參考。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馮璐副教授指出,“一朵小紅花”積分制系統以可見、可感、可參與的方式傳遞了政府建設美好社區的努力,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到“熟人社區”建設中來。奉賢區社會工作黨委挂職副書記、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流輝認為,“熟人社區”建設過程中關鍵之舉就是要打造互助共融的和諧社區環境,“熟人怡家·互助加油站”項目將居民聚起來、讓居民熟起來、社區暖起來,打破物理空間隔閡,推動居民從服務的接受者轉化為服務的提供者。

“熟人怡家互助加油站”站長徐美麗表示,根據市民需要安排的各種項目便於小區居民交流,大家從不熟悉到熟悉,鄰裡之間更加親近,有時候更是勝過親人。新南居民區書記沈丹丹提出,熟人社區建設是尋找社區治理共同體、推動社區治理集成化的過程,新南家園以社區黨組織“搭台”、民間團長“擺攤”、居民群眾“趕集”的形式,發揮多元力量共融作用,建設一個居民主動走出家門參與治理的“熟人市集”。香榭居民區樓組長、碩博工作站站長崔賽德從居民的角度出發,提出理想的“熟人社區”是充滿溫情、安全宜居、文化活躍的。

奉賢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社會工作黨委書記黃軍華總結指出,西渡街道的實踐既強化了基層黨組織陣地,也夯實了社區高效能治理格局,打造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體。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