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座椅、街區模型、創意LOGO…長寧萌娃化身“設計師”

12月6日下午,江蘇路街道攜手愚園路第一小學和愚一小學向紅分校舉辦了以“愚見友好•童創未來”為主題的總結表彰活動,為在近期參與兒童友好街區模型設計、兒童友好創意LOGO設計及公共設施座椅設計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嘉獎。
表彰活動開始,一段生動詳實的紀錄片帶領學生們回顧了今年9月至11月舉行的兒童友好街區議事會及社區模型設計比賽。期間,愚園路第一小學參賽隊伍共完成6組兒童友好街區模型、4幅LOGO設計、4幅公共設施座椅設計,愚一小學向紅分校參賽隊伍共完成6幅LOGO設計。學生們通過自我視角和創造力參與社區設計,充分展示了對友好社區的理解與期望。
據了解,在表彰活動前期,設計老師對學生們的公共設施座椅設計進行了作品評選。在愚園路黨群服務中心舉行的室外成果展中,學生對作品作宣傳介紹,由市民對兒童友好街區模型設計、兒童友好創意LOGO設計兩項內容進行了投票。
表彰活動現場,江蘇路街道工作人員進行了投票開箱及唱票。在等待計票結果的過程中,設計師對作品給予了點評,並通過視頻展示了上海市范圍內的兒童友好社區項目,帶領大家鞏固了對兒童友好社區的定義與內涵。
計票結束后,江蘇路街道為在兒童友好街區模型設計、兒童友好創意LOGO設計、公共設施座椅設計中獲選最佳人氣獎及最佳創意獎的學生進行了頒獎。
森林休息站、夢幻彩虹花園、水果椅、海洋椅……記者在現場看到,學生們的設計作品結合“社區”“兒童”“關心”關鍵詞,巧妙融入了社區兒童形象、街道歷史文化、現代社區規劃等元素,“打造”出心中理想的社區形象,並以圖片和海報的形式在現場展示。“我用江蘇路的‘江’字設計了兒童友好LOGO,其中三顆愛心組成的三點水代表著友好,還添加了小朋友的笑臉……”“我在LOGO設計中加入了上海市花白玉蘭,表示江蘇路社區歡迎各地兒童,也體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包容精神……”活動中,來自愚園路第一小學五年級的丁可鑫和張海欣向記者介紹了作品設計理念,並表示在參與過程中增強了繪畫設計與人際交往能力,加深了對兒童友好社區理念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路街道以學生們的兒童友好設計作品制作了筆記本、便簽本、魔方等文創用品,並贈予參與活動的每位學生,以進一步延續兒童友好社區理念,營造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
江蘇路街道婦聯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愚見友好•童創未來”項目是街道建設兒童友好社區的重要活動,下一步,將繼續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兒童視角不斷推動兒童友好工作發展,鼓勵兒童以社區“小主人”身份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