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當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世界中國學大會收獲滿滿
在世界各地學者眼中,研究中國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卜正民說:“沒有任何單一的文化傳統足以應對世界面臨的經濟、政治和環境挑戰。”
白永瑞說:“中國學研究的意義在於跳出中國看中國,跳出東亞看中國。”
馬凱碩說:“在全球共同體中,特別是在西方,增進對中國的理解,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緊迫需求。”
11月24日,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開幕式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榮休教授卜正民、韓國延世大學榮譽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馬凱碩獲得2023中國學貢獻獎,三位學者在獲獎感言中如是說。
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現場。上觀新聞圖
中國學,積澱著深厚的學術傳統范式,又充滿著新時代的勃勃生機。發端於上海的世界中國學大會,致力於提供一個世界中國學研究者對話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為國際社會深入認識歷史中國、當代中國創造條件,融通中外文明,推動交流互鑒。
大會期間及閉幕后,多位中外學者接受大江東工作室採訪,展現中國學的“全球視野”。
溝通:融匯中外的上海
“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鎮。”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沈桂龍說。11月27日,在接受大江東工作室採訪時,沈桂龍表示,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的召開,對這門學科發展意義重大,世界中國學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的關注。
在他看來,未來將有更多的學者投身於中國學的研究,推動世界中國學的發展。上海是一個中外文化交流匯聚的重鎮,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的舉辦,體現出了這座城市對發展世界中國學的關心和支持,上海社科界專家學者也將在世界中國學發展過程中努力發揮好作用。
規格高、學術強、影響大,這是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給沈桂龍和他的同事們留下的深刻印象。
“習近平主席向大會致賀信,外國前政要參會,中央和上海市領導同志出席,在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學者、國內頂尖高校學科帶頭人等共聚一堂,體現了大會的高規格﹔約60個國家的400多位專家學者和國際組織、高端智庫的代表,圍繞相應主題在主論壇和平行論壇展開深入討論,體現了大會的學術性﹔眾多媒體以多形式、多語種廣泛報道傳播,體現了大會的影響力。”沈桂龍說。
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的召開,讓中國與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交流溝通從書本與典籍移至線下面對面的研討,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11月23日,大會召開的前一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學研究者穿梭於上海的大街小巷,展開了一場深入上海城市肌理的實地參訪之旅:漫步於五裡橋街道的樹蔭下,他們在幾幢加裝電梯的居民樓前停下腳步,認真聆聽講解﹔在黃浦區特殊教育職業學校,他們接過學生咖啡師遞上的手作咖啡,輕聲交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十周年改革建設成就展,他們拿出手機快速地記錄著各類數據……
外國學者參訪上海自貿區十周年改革建設成就展。上觀新聞圖
11月24日上午,原俄羅斯莫斯科人文大學文學系副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副研究員漢伊理在媒體採訪間與大江東工作室進行了交流。這位學者西裝筆挺,手腕上戴著一串“盤”得锃亮的文玩手串。
“相互交流、相互接受、相互學習,這是我參加此次大會的感受之一。我在中國生活工作8年多了,但過去很少有機會來上海,這次到了上海,讓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不同之處。”漢伊理說,一路參訪,他發現這座城市有很多東西方大城市的影子,不管是城市建筑還是城市文化,都吸收了世界文明的精華,展示了兼容並蓄、開放包容的境界。
隨后,漢伊理用中國大禹治水的典故,解釋了他對世界中國學研究和發展的個人理解:大禹治水是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任務,隻有創新才能突破,隻有合力才能成功。研究中國學需要放在全球視野下,需要綜合立體地研究歷史中國、當代中國,需要每個人發揮自己所擅長的能力,相互學習、相互合作,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互鑒:世界眼中的中國
《論語》有雲,君子和而不同。
在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上,許多學者表達出通過中國學研究感悟出的相同與不同的理解。這種理解,可稱之為“互鑒”。
“有文明的互鑒才能實現共同的進步。”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發表真知灼見。
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秘書長、哥斯達黎加歷史學家喬賽特·阿特曼-波旁在大會演講時表示,要了解中國如何走上世界大國之路,就必須深入了解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底蘊,“毫無疑問,植根於中國歷史傳統的跨文化交流,為中國與世界的溝通合作搭建起橋梁。”
白永瑞認為,深入地“聆聽”對方,反思自己以往的認識,進而升級自己的認識,由此才能孕育出“另一種普遍文明”。他說,“我希望包括中國和韓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和社會在走向‘另一種普遍文明’的過程中,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積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經驗。”
哥廷根大學東方文學與文化榮休教授施寒微則以中國為例評價道:“在過去的四十多年,中國深入參與了全球文化交流對話。在規范和價值觀方面達成相互理解,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核心前提。”
施寒微、姜義華接受媒體採訪。上觀新聞圖
關於“互鑒”,一位來自蘇丹的學者為大江東工作室講述了他的故事。
巴達偉是蘇丹喀土穆大學中文系主任、總統府中文資深翻譯。他在喀土穆大學嘗試帶領學生翻譯魯迅的文學作品,但是如何讓這個非洲國家的讀者對中國文學作品產生共鳴呢?
“翻譯魯迅作品時,我們了解了他的故鄉紹興的故事,了解了魯迅親人的故事,那麼這種故事會不會發生在另外一處地方?於是我們嘗試在翻譯過程中把一些故事中的人物、事物換成蘇丹人所熟悉的對象,我的學生們看了以后說,這種故事和場景既熟悉又有趣,好像確實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從翻譯和教學角度,巴達偉發現了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之間更多的共通性。
“2019年,我受邀去參加一場中國朋友的婚禮,她的丈夫即將踏進家門迎親的時候,女方的親人會擋住門‘討紅包’,增添結婚的儀式感和對方的祝福。”巴達偉說,“這種中國的傳統習俗讓我很吃驚,因為在我的國家蘇丹也有相似的結婚習俗。”
這一發現讓巴達偉相信,中國和蘇丹兩國之間還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值得兩個國家的學者更加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進步:未來的中國學
當海內外400多名中國學專家學者在黃浦江畔的討論聲淡去后,世界中國學的發展之路如何前行?外國學者在思考,中國學者也在思考。
沈桂龍認為,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取得了四項重要成果,這些成果為推進世界中國學的研究奠定了新的基礎。
一是世界中國學研究聯合會成立。世界中國學研究領域從此有了一個中外學者交流的新平台。
二是2023中國學貢獻獎頒發。該獎項遴選出全世界范圍內對中國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代表人物,對促進世界中國學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三是梳理了中國學代際傳承中的知名專家和正在成長的青年學者。這一梳理匯集了各梯隊學者的研究領域和成果,許多觀點見解的相互激蕩將引發新的思考。
四是整理了世界中國學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包括中國學研究的典型代表以及著作、成果等。
上海社科院在世界中國學領域的部分著作成果
近年來,上海社會科學院陸續在世界中國學領域推出一批著作,包括2021年出版的《世界中國學概論》、2023年出版的《世界中國學導論》以及《“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學研究》等。
為了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深化各國人文交流互鑒,促進民心相知相通,文化和旅游部於2014年推出了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自2016年9月接受承辦任務以來,已連續舉辦6期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
2023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上海班,採取導師一對一指導、高端學術講座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研修模式,幫助青年漢學家身臨其境地學習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精髓。22名青年漢學家聆聽6場高端學術講座,並與專家學者開展為期3周的專題交流和研討。
除了學術成果匯總、青年漢學家培養,中外學者對這門學科的自我認識和研究領域也在不斷深化、開拓。
劍橋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學院榮休教授、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高亦睿說,世界各國文明自古以來就有著千絲萬縷、難以割裂的聯系,我們不妨放開眼界,避免受限於單一語言和單一文化。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外籍專家阿格申·阿利耶夫說,了解當代世界乃至了解當代中國,就必須要了解世界古人、中國古人的歷史和智慧。我們要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表達什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要揭示什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凝聚什麼,了解這些就首先需要了解中國古代思想史。我作為一名中國學學者的任務,就是傳播並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相關內容。
阿格申·阿利耶夫(右)與漢伊理接受媒體採訪。馬作鵬攝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范勇鵬表示,傳統歐洲漢學,採取的是一種高分辨率的視角,偏重於對中國進行微觀而深入的研究。美國式的中國研究,在前期多數時間裡是一種低分辨率的鳥瞰視角,“兩種傳統各有其長處,但都不夠。新的中國學必然是兩者的結合,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變焦、聚焦和放大,每個具體的研究問題都不能離開中國的具體實踐經驗。”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希望各國專家學者當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並蓄、開放包容,不斷推進世界中國學研究,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這在與會專家學者中引發強烈共鳴,大家深受鼓舞。”沈桂龍說,“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將以習近平主席賀信為重要指引,以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為新的契機,努力發揮我們應有的作用,為推動世界中國學研究、當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貢獻更大的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