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的樓道怎樣煥新?“雙樓共建”解鎖社區共治共享新方向

社區微更新,是目前社區煥新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江浦路街道以“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楊浦“夢·享·家”項目為契機,整合周邊資源,攜手“兩新”組織黨組織,以最小公共空間改造為引,取得“共治共享”的良好效果。

老小區居民在微更新后的樓道公共空間休憩娛樂
大連路1188弄小區是江浦路街道遼一居民區下轄的5個自然小區之一,屬於老式公房小區,建成年代早、設施設備老化。小區的21號樓,曾面臨大雨天雨水倒灌的煩惱,樓組居民迫切期待通過微更新項目,來改善生活環境。
遼一居民區黨總支了解到21號樓居民的想法后,便開始尋求微更新的對策。在江浦路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居民區黨總支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多次召開對接協調會,為樓組微更新引入力量、集思廣益。

很快,協調會開出了“成果”:與大連路1188弄小區一牆之隔的海上海弘基廣場,於2012年1月4日成立了海上海商務樓宇黨總支,且作為“兩新”基層黨組織,有豐富的基層共建工作經驗。“如果把這群富有創新思維的兩新組織黨組織,引入到社區微更新行動中來,也許會事半功倍。”當時,江浦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有著這樣的想法。
通過江浦路街道黨工委的搭台,遼一居民區黨總支以打造“樓組黨建微議事廳”為契機,與海上海商務樓宇黨總支攜手,共同開展“雙樓共建”——海上海“三圈融合”、樓牽樓“三微治理”項目,鼓勵樓宇黨員發揮設計專長,參與社區建設﹔同時也引導21號樓居民,積極貢獻力量改造家園。

這次“雙樓共建”,是一場“雙向奔赴”。海上海商務樓宇黨總支十多年來鼓勵黨員根據自身專業特長,參與社區建設治理﹔而小區21號樓是江浦路街道第一個加裝電梯的樓組,樓內居民團結一心,且有共享共商的基礎。項目落實后,來自海上海商務樓宇黨總支的年輕設計師們,開始為21號樓樓道公共空間微更新出謀劃策。同時,樓組居民也根據各自的需求,在設計師創意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匯集專業力量與民意民智,雙方最終達成微更新共識:入口加裝雨棚解決雨水倒灌問題﹔信箱移位解決加裝電梯后信箱位置不合理的問題﹔一樓公共空間增加座位、儲物櫃和展板,美化環境,滿足樓組居民議事的需求。

如今21號樓的樓道已改造完成,往日暗淡無光的牆面,現在挂上了社區居民自己創作的畫作﹔昔日堆滿雜物的角落,已經變成有座椅的樓道議事廳﹔綠植有人照顧、衛生有人打掃,煥新的空間令人心悅神怡。居民們共享改造后的整潔環境,感受“共商共議”給生活帶來的美好改變。


改造前后對比
21號樓的樓道微更新,成功秘訣在於黨建引領下政府搭台、社會參與、社區響應的基層治理模式。江浦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史文卿表示,“雙樓共建”項目是一種嘗試,推動了“街社企”樓組景觀共建、社區治理共商、示范景觀共創和主題活動聯辦、為民服務聯組、專業資源聯享的“三共三聯”機制,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營造了良好氛圍。遼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雯表示,基層治理可以從最小的公共空間“樓道”做起,以點帶面,打造更好的社區。
江浦路街道表示,將繼續深化與專家團隊的合作,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居民滿意為目標,不斷探索社會治理新方法新形式,進一步提高黨員為民服務的意識,發揮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居民群眾認可度、歸屬感和幸福感。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