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綠化掃一掃 為身邊的植物申領“身份証”

市綠化市容局介紹,第九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以“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上海”為主題,其中“生態踐行活動”在公園綠地等為主陣地開展科普活動,將科普元素融入公園城市建設,邀請市民在自然環境中感受科學魅力。
參觀的同時,大家可以用手機掃一掃植物科普板上的二維碼,屏幕裡會出現更多擴展內容,此外,如果您想為身邊的植物挂牌,可以直接掃描文末二維碼留下信息,將有工作人員跟您取得聯系。詳見↓
你是否想過
城市中的公園綠地
都可能是一種特色
科普課堂呢?
一起來看!
01
民防苑綠地
復興中路民防大廈附屬綠地民防苑“治愈花園”作為單位附屬綠地打開的試點工程,以“科普與藝術”主題,巧妙地將民防科普知識和趣味游玩、展示及色彩藝術結合,打造最暖心的民防科普游玩花園。
02
百草園
百草園的設計主題來自魯迅先生於1926年寫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該園還原了文章中反映童年妙趣生活的場景,營造出一個可讀書、可活動的場所,同時結合昆虫及草藥知識的科普,使之成為一個寓教於樂的街心花園。
03
採薇園
4片薔薇葉型主題門頭在公園入口處格外亮眼,形態簡約卻不簡單,彰顯了生態自然之感。採薇園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以各類薔薇、月季為主要特色植物,並種植了櫻桃、紫荊、桂花、枇杷等樹種,增加了科普展示牌,觀賞植物的同時,也能了解到其背后寶貴的藥用價值。
走進浦東軟件園的匯智湖畔,伴隨植物迎接你的就是醒目的二維碼銘牌了,這裡的垂絲海棠、桂花、櫻花等花灌木都挂上了自己的“名片”,吸引了來來往往行人的駐足觀看。
由6大公園組成的上海之魚公園群以生態為基底、打造成集藝術展覽、活力健身、娛樂休閑、游憩觀賞為一體的現代城市公園,通過植物科普牌懸挂,讓市民們可以在賞花觀葉、露營游玩的同時,更為便捷的了解植物品種、習性等知識。
這些植物科普二維碼目前已在除上述兩地的黃浦濱江、長寧蘇州河綠道、靜安中興公園、奉賢上海之魚等本市公園綠地及學校使用。
綠化指導站自2016年起開發了植物二維碼庫,依托專業的科研力量,截至目前已完成300余種本市常見植物的資料整理,並完成微網站的界面。市民們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和聽到植物的科屬信息、形態特征、生態習性和觀賞及應用價值。
如果您想為身邊的植物申領“身份証”,可以直接掃描二維碼留下信息,將有工作人員跟您取得聯系:
- 長按識別-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