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眼裡的上海自貿區10周年:在浦東,共未來!
潮起東方,上海浦東揚帆向海。
近日,在中國首個自貿區——位於浦東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迎來設立10周年之際,浦東新區推出“浦東Moment ——在浦東 共未來”城市形象片和“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親歷者、見証者、創造者”的視角,講述他們眼中的自貿故事。
浦東城市形象片亮相黃浦江畔。 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歷經200多個日夜的走訪、拍攝,團隊足跡遍布上海浦東外高橋、陸家嘴、金橋、張江、世博五大片區。
視頻中,外籍人士這樣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榮譽院長邁克爾•萊維特說:“我看到中國在政策、科技、金融、文化等方面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正使浦東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說:“我要大聲告訴世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工廠之一,同時造出的車也是全世界品質最好的車之一。”
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向外企推介:“如果你還不在浦東,你趕緊來。”
……
鏡頭外,來到中國30多年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CEO邁克爾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事實上,公司很早之前就在這裡落戶了,因為我們期望有一天這個地區會被開發出來。”
上海浦東之所以被世界矚目,不僅僅在於經濟發展上的成就,還包括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環境以及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無限精彩。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在浦東,同成長
“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喜歡叫我‘邁克爾鏈’,因為我鏈接了中國和世界,我堅信浦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視頻中,面對鏡頭,邁克爾笑著說。
由浦西眺望浦東新區。 人民網 馬作鵬攝
1989年第一次踏足上海,邁克爾便對這座城市“一見鐘情”。當時他住在和平飯店,眺望黃浦江對岸,“那時浦東並不發達,我印象裡就是一大片空地,再有幾個工廠。”
1990年,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浦東開發開放,把浦東推向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在國家戰略的牽引下,這片土地從阡陌農田縱橫到摩天高樓林立。邁克爾見証了浦東開發的“高度”,體驗了浦東開放的“廣度”。
邁克爾在專題片中接受採訪。 “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截圖
2014年,邁克爾履新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邁克爾告訴記者,來中國30多年,他把自己的家人也帶到了這裡,自己已經是“半個浦東人”了。“經常有世界各地的朋友來問我,我告訴他們來浦東看看,每年都有很多朋友來看我,當他們看到浦東后就能明白我的意思。自貿區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非常確信在未來10到20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來浦東投資。”
全球匯西班牙館館長David Brode有一個頗具中國風的名字——“大福”。
大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浦東和自貿區變化的速度和程度讓他驚奇。這裡像是一個生命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不斷“進化”。
“幾乎每次我從國外回到這裡,就會發現它有了新的變化。所以我不敢說對它有什麼樣的期待。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其中地觀察它,跟它一起‘進化’,成為同樣有競爭力的一份子。”大福說道。
在中國生活12年,熱愛烹飪的大福用西班牙葡萄酒和特色美食,把兩個國家聯系了起來。
“大約在2018年,我們決定在張江建立公司的藥物研發總部,科技和生物技術人才在這裡匯聚一堂。因此在上海自貿區,可以招募到更多的醫藥研發人才。”視頻中,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表示。
確如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所說,如今,在浦東,“一出機場,就到國際人才港”“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在這裡,外資外企、民營企業、各類創業者近悅遠來,包括1個綱領性文件、1個行動方案以及“N”個配套在內的“1+1+N”人才新政讓世界人才匯聚浦東,科技創新的“熱帶雨林”蓬勃生長。
“我目睹了中國在過去20年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非常非常高興來到這裡,這可能是我們做出的最好的決定之一。”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由衷感慨道。
在浦東,享世界
“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揭牌10周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2周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日益成為浦東最為鮮明的特征,浦東正在成為全球企業千帆競發的熱土,各方創業者追夢圓夢的舞台,高品質美好生活的魅力天堂。”
浦東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瑋表示,希望通過浦東城市形象片與系列專題片的發布上線,讓世界更深入地了解浦東,讓浦東更好地聯通世界。
康華特在上海浦東街頭騎著共享單車。 “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截圖
“我經常坐地鐵或騎自行車去辦公室,我覺得這座城市很有活力,是當今世界上最國際化的都市之一。”上海博萊科信誼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康華特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生活了10年,視頻中,他面對鏡頭表示,“我們的未來不僅是‘在中國,為中國’,也是‘在中國,為世界’”。
“浦東Moment ——在浦東 共未來”城市形象片和“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拍攝歷時近1年,採訪逾30位中外人士,經過10余個版本迭代更新,精心打磨,重磅推出,何為?
浦東給出的回答是:開放是浦東最鮮明的特質,以全方位的開放為主基調,以浦東發展的瞬息為切入口,全面呈現以更大力度改革促進對外開放的浦東,以讓國際友人為浦東代言,為國際化浦東吸引全球精英。
在浦東,共未來
“這些高空中像氣球的東西是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念。”
視頻中,上海圖書館東館主創設計師克裡斯•哈迪的兒子望著圖書館上空的裝置藝術問自己的父親。
克裡斯•哈迪和他的兒子。 “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截圖
克裡斯•哈迪的兒子提到的“氣球”位於上海圖書館東館——該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單體圖書館,外觀設計整體視覺效果干淨純粹,層次分明。遠眺恍若“林中玉石”,內部近觀又如太湖石般相互連通﹔那像氣球一樣的作品,則是842 隻“鳥”字以不同的書寫方式自書頁的左上角飛升而起,中文、英文,楷書、隸書、小篆,一路追溯,直到遠古的象形文字。
東西方文化在圖書館的空間內悄然匯聚,更在上海浦東這片土地上有機融合。
上海圖書館東館。 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瞬息間可以見未來。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浦東已經從以農業為主的區域,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
“浦東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和金融中心。扎根浦東不僅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為國際客戶和中國搭建合作橋梁,也可以為我們的中國客戶和世界其他地區搭建合作橋梁。”視頻中,法國巴黎銀行集團(中國)副董事長魏海諾這樣評價浦東。
“張江是一個做科研的好地方,是一個由不同研究機構組成的科研網”。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學者瓦迪姆•格裡年科面對鏡頭這樣說道。
瓦迪姆•格裡年科在宣傳片中接受採訪。 “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截圖
在上海浦東的1秒,李政道研究所“思源一號”計算機群總計算力達6000萬億次﹔在上海浦東的45秒,特斯拉超級工廠即可下線1輛車﹔在上海浦東的60秒,能吸引實到外商投資 2.1萬美元……
在這片121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GDP、1/15的貨物進出口總額。
瞬息是秒,是分,亦或是一種觀察的維度。瞬息間,未來正在浦東發生。
通過新發布的城市形象片和系列專題片,浦東向海內外展示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無限魅力、更大潛力、未來可期的浦東﹔通過系列專題片,也讓人們看到在自貿區的外籍人士對中國開放和上海自貿區發展的強烈信心。
David Brode(大福)在專題片中接受採訪。 “外籍人士看自貿”系列專題片截圖
“我非常期待中國的下一個10年,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外高橋“全球匯”西班牙館館長大福的這句話,說出了外籍企業家們的心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