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工博會上,看高校創新成果如何“頂天、立地、破圈”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3年09月22日16: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9月19日至23日,以“碳循新工業、數聚新經濟”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其中,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發展中心支持,上海市高校科技發展中心承辦的高校展區,在工博會科技創新展區精彩亮相,參展高校和項目數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走進“四葉草”,大江東工作室探訪參展高校亮點成果,感受高校在服務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助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擔當作為。

工博會上海大學展台,“腦控輪椅”項目展示。鄭逸潔攝

上天下海入地,展現大學使命擔當

“這是迄今高校參展工博會規模最大的一屆。”上海市高校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陸震介紹,本次工博會高校展區展示面積約8600平方米,參展高校87所,其中上海高校20所、國內其他省市高校61所、國外高校6所。在參展國內高校中,“雙一流”高校有45所,佔比超過50%。另外,首次參展的國內外高校有20所。

整個高校展區共有參展項目815個,聚焦“低碳化發展”“數字化轉型”趨勢,集中展示體現高校創新策源能力的科技成果。

“在航空領域,包裹在飛機骨架外部的蒙皮,是決定飛機疲勞壽命的主承載零件。在國產大飛機上,蒙皮採用了輕量化高強度的鋁鋰合金新材料,最薄處僅和雞蛋殼差不多……”在上海交通大學展台,“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雙五軸鏡像銑削技術與裝備”以及拓璞公司都隻有簡介,並不起眼,但談起它的交大人都語帶自豪。

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王宇晗教授團隊成員陳昊博士說,“鏡像銑”是一款數控機床,用於飛機、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的精密加工。以前,全球僅有兩個研究團隊掌握這一技術。2007年,王宇晗等5名上海交大畢業的博士在學校和有關方面支持下,創辦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把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真正的市場產品,解決“臨門一腳”的問題。經過16年努力,他們研制的全球尺寸最大的12米臥式雙五軸鏡像銑裝備,將空間精度比國際最高水平提升了一倍,為國產大飛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登月艙等解決了關鍵零件的工藝瓶頸。該項目被授予2022年度上海市技術發明獎特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蒙皮鏡像銑削加工設備。受訪者供圖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陳南梁教授團隊研發的“星載大型可展開天線反射面金屬網材料”,同樣是用於航空航天事業的“高大上”項目,在展台內因難有實物展示而不太惹眼。採用這一材料編織成的雷達天線隻有頭發絲三分之一粗細,展開面積卻可達一個籃球場的大小,將“輕”“大”“強”等看似不可兼容的特性集於一身,已在不久前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SAR)“陸地探測四號01星”上投用,其單次成像可覆蓋我國近1/6國土面積。

“現代紡織不再是傳統的穿衣織布,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已在紡織領域扎根教學和科研近40年的陳南梁教授談起“紡織智造”,滿懷憧憬。從助力“天宮一號”“天宮二號”成功飛天的太陽能帆板“玻璃翅膀”,到研發北斗導航、“鵲橋”中繼衛星的“星載天線金屬網”,他和團隊成員一直在為國家重大戰略推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各種類型的“無人艇”,是上海大學參加每屆工博會的“明星”產品。上海大學無人艇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加上有上海大學參股的高科技企業精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凝聚了一支以10名國家級人才為中堅的高水平學術隊伍和一批“90后”工匠,在海上無人系統與裝備領域的高速化、無人化、智能化、網絡化和集群化發展方面持續用力,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連獲國家級獎項。

同濟大學地下工程風險雲管控技術體系展示。受訪者供圖

有人“飛天”,有人“下海”,也有人“入地”。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謝雄耀教授團隊,在工博會上展出了結合雲服務、物聯網、新型監測預警手段形成的地下工程風險雲管控技術體系,為軌道交通建設保駕護航。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持,長江隧道做到了“滴水不漏”﹔上海北橫通道與地鐵11號線隧道最小垂直淨距僅7.06米,可以這邊穿越施工那廂地鐵不停運﹔在軟土地帶的硬X射線大科學裝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也可安然無虞。

西北工業大學的“高端工業仿真軟件”,瞄准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重點工程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超低相位噪聲光生微波源”,有力保障我國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和原始創新﹔南京大學的“能源地下結構與淺層地熱能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集成應用”實現低成本、高能效、高品質供冷供熱,成果已用於40余項大型工程,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億元﹔華北電力大學的“面向高海拔光伏電站的全周期智慧建管與運維系統”,提高了高海拔地區光伏電站的建設效率、質量和安全水平﹔山東大學“新型納米晶種材料及其在輕合金中的應用”,發明了系列納米晶種材料,推動鋁合金行業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在高校展區,有太多“不明覺厲”的科研成果,讓人深切地意識到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中的責任擔當。“強國有我”,就凝聚在一項項有著深厚學術根基、沉甸甸技術含量的新成果裡。

創新成果迭出,賦能人民美好生活

北京大學展示的七八項成果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個“妙繪畫像機器人”的小項目。觀眾隻需上傳一張照片,機器手就能將它還原成一幅速寫肖像畫,筆觸順序等與人的創作不盡相同,卻很有幾分神似,加上直觀有趣易操作,人人玩得開心。

復旦大學展台前也很熱鬧。材料科學系顧廣新團隊為了推廣石墨烯加熱盤墊,現場做起了煎蛋,觀眾一面吃美食一面聽顧教授介紹攻關過程和產品應用前景,很是愜意。

復旦大學開發民用石墨烯技術的團隊現場為觀眾煎雞蛋。姜泓冰攝

有研究“煎蛋”的教授,也有琢磨“做鞋”的。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齊立哲團隊展示的模塊化可重構柔性機器人生產線,能精巧地模仿人手抓取柔軟布料,還能依據不同版型和尺碼要求快速搭建一條新生產線。

華東師范大學“基於低場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檢系統” 運用獨創的二維弛豫指紋譜技術,可實現多種食用油類型區分,以及對食用油摻假的有效快速檢測。上海海洋大學王成輝教授團隊關注的是西藏亞東鲑魚的繁育問題,助力亞東在西藏率先脫貧摘帽。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工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徐宏展示可大幅提升醫學檢驗效率的“新型編碼液相世片多指標檢測技術及流式點陣分析系統”。姜泓冰攝

醫療健康儼然已是各大高校科研成果最為密集的領域。對於一些專業觀眾而言,復旦大學展示的19項新科技成果中間,更受關注的要數葛均波院士團隊開發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這是國內首款應用於人體的聚乳酸冠脈可降解支架。武漢大學的“內鏡精靈”,則可為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提供新技術新方法。華東理工大學“載生長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復體的創制及臨床應用”項目由劉昌勝院士領銜,團隊瞄准骨修復的臨床難題,20多年潛心研制高活性骨修復材料,相關產品已在全國800余家醫院累計使用超過 30萬例。

上海中醫藥大學演示所開發的針刺手法虛擬觸覺仿真實訓系統。鄭逸潔攝

破圈跨界行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工博會開幕當天,環上大科技園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在高校展區舉辦了啟動儀式,發布了優秀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和《寶山大學科技園專項政策》、“先投后股”項目及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

“上海各大高校周邊,已經形成多種多樣的科創生態圈,從最早設立的大學產業園,到自發出現的環同濟設計產業圈、環東華時尚產業帶,再到閔行區與上海交大攜手建設的大零號灣、寶山區與上海大學眼下大力打造的環上大科技園,都是不斷探索校企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新機制、新模式,促進了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一位專家這樣告訴大江東工作室。

經過多年探索,工博會高校展區也已形成一系列豐富的活動,讓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不斷優化、更加高效。現場既有分領域、分專業、線上線下結合開展的“創智匯”路演專場活動,也有參展高校與合作單位的合作簽約和“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國內外高校產學研及成果轉化主題交流活動等,建立多個思維碰撞、經驗分享的平台。

今年適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高校展區組織了相關國家大學參展。大江東工作室在這裡遇到了古巴哈瓦那大學的一名工作人員。據她介紹,哈瓦那大學帶來了農業生物刺激劑、醫用紙粘合劑、癌症免疫療法疫苗平台等技術成果,“這是我們第二次受邀來參展了。中國發展變化很快,充滿機遇,期待能在這裡為我們學校的成果找到合作伙伴。”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研發的中國傳統戲曲仿真表演系統。受訪者供圖

為順應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提升高校參加展會的能級,主辦方還創新推出“高校成果數字化展示平台”,首批上線41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其他8所在滬理工類高校的208項優秀科技成果。通過這一平台,5天工博會的高校創新成果展示,延展成了面向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365天技術推介網絡。

此外,上海靜安區青少年科創教育聯盟還在高校展區打造了科創“教室”樣板間,圍繞工博會主題,展示了該區中小學科創教育的成果和優勢資源。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