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東方七日談︱開放大門給外企更多信心和預期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田泓
2023年09月19日16: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約3000家企業簽約參展,其中約400家企業時隔兩年以上回歸參展,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9月16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倒計時50天籌備進展情況通氣會上公布的這些數據,表明中國大市場的魅力持續吸引全球企業。

也是在上周,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公布,255家外商投資企業入圍2022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營業收入、進出口總額、納稅貢獻、創造就業等4項百強榜單。

根據榜單,上海百強外商投資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為34878.41億元,佔全市參加外商投資年度報告企業總營業收入的34.23%﹔進出口總額為12250.66億元,佔全市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額的47.88%﹔納稅總額為2263.31億元,佔全市參加外商投資年度報告企業納稅總額的36.49%。外商投資企業對上海經濟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

“開放、創新、包容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品格,我們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見全球知名科創孵化器和加速器璞躍的全球創始人時,再次釋放了上海海納百川的誠意。

陳吉寧在走訪兩家企業時,還送上了“服務包”。作為加強政企溝通、深化企業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上海推出了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通過常態走訪聯系、專人服務對接、政策量身定制,助力企業精准掌握政策、便利獲取服務、高效辦理需求,並依托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設立“服務包”專窗平台。

文匯報相關報道

值得關注的是,“服務包”的受惠對象並不限於重點企業。上海推出這項服務舉措的目的之一,是聚焦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及時解決好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個別困難化解促進共性問題解決,逐步推動個性化政策轉化為普惠性政策。

上海持續打造外資投資首選地。40多年來,外資在中國發展成長的過程,也是與中國政策、法律和市場不斷融合和調整的過程,共同促進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在新的國際貿易和市場環境下,上海正在努力做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課題,提振信心、穩定預期。

上海已經拿出部分答卷。上周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宣布,上海自貿試驗區將揭牌運行滿10周年。10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攬子開創性政策相繼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實踐深入開展,一大批標志性成果持續涌現。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於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充分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近日,中國日本商會會長、鬆下控股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已從“制造大國”“市場大國”轉型為“創新大國”“工程師大國”。中國還是外資企業的“健身中心”,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是磨練企業競爭力的絕佳地點。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海,正走在前列。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