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發展有長策、百姓享安寧,長寧新畫卷這樣鋪展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方敏 唐小麗
2023年09月07日15: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大江東LOGO!!!! (1).jpg?x-oss-process=style/w10

驅車駛到上海內環高架和延安路高架交匯點,向西望去,一幢高148米的“門”字形寫字樓十分惹眼。這便是長寧區的金虹橋國際中心。

拼多多、康寶萊、亞瑟士、兄弟中國……135家來自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金融服務等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企業在此“安營扎寨”。2022年,金虹橋國際中心成為上海市第一幢年稅收額突破百億元的商務樓宇。

金虹橋國際中心的傲人成績,正是長寧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日,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上海市政府主題新聞發布會長寧區專場,長寧區委書記張偉表示,長寧區正牢牢把握重大機遇,勇於承擔戰略使命,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積極推動城區核心功能從“有沒有”向“強不強”躍升。

e4e73550a22c510f5e0dc6ef4b7bc3d.png?x-oss-process=style/w10

金虹橋國際中心

“長板”不斷做長,“金字招牌”成色足

走進長寧區臨虹路365號,記者見到了上海泰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卜明星。談及落戶於此的原因,卜明星解釋,“我們主要是做植保和精化新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營銷。選擇長寧,是因為這裡區位好、平台大。”

交談間,隔幾分鐘抬抬頭,便能看到窗外飛機起落。公司距離虹橋國際機場、虹橋火車站僅3公裡。

卜明星進一步分析:這裡平台也多,借助在虹橋商務區舉辦的中國國際農用化學品及植保展覽會等貿易展示平台,“我們與先正達、科迪華等多家跨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產品出口到了全球各地。”

長寧作為“大虹橋”上海市域內唯一的中心城區,近年來全力推進“最虹橋”引領行動,加快落地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不斷做長“長板”,擦亮“金字招牌”。

今年1至7月,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各片區中,長寧片區以不到七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稅收。

推進高質量發展,長寧還有哪些“金字招牌”?

“3+3”重點產業就是其中之一。

何為“3+3”?“第一個‘3’是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航空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第二個‘3’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金融服務。”張偉說,“3+3”產業目前在長寧區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愈加明顯,稅收比重達70%。

走進中山公園商圈,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來到虹橋商圈,各式現代服務業形態完備……作為上海最早的成熟商務商貿區之一,為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特色城區,長寧多措並舉,發布《長寧區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特色城區“十四五”規劃》,將中山公園商圈打造為商業活力樞紐,推進虹橋商圈城市更新……

堅持把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長寧著力提升貿易核心功能。2022年,長寧區實現現代服務業稅收380.59億元。

不斷擴大樓宇經濟的特色優勢,是長寧區近年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抓手。

走進佔地3.55萬平方米的金虹橋國際中心,一股忙碌感扑面而來。接近滿租的樓宇中,1.2萬名員工穿梭其間。在上一年度成為全市首個百億樓的基礎上,今年7月,金虹橋國際中心稅收又已突破百億元,再次成為年度首幢稅收百億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金色大門”。

499ae0c405c47a2895e160da42cee2c.png?x-oss-process=style/w10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

錨定“數字化”轉型,發展動力持續涌現

長寧是上海最具互聯網基因的城區之一,早在2000年就打出“數字長寧”品牌,經過20余年積澱,目前已集聚61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

黑湖科技“安家”在武夷路333號園區,聯合創始人周宇翔介紹,“公司研發的‘黑湖智造’是一個工業協同saas平台,可以為制造型企業提供基於雲端的數據協同和分析。結合機器學習和數據建模,幫助制造業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數據實時驅動決策。”如今,黑湖科技已服務近2000家制造企業及其供應鏈,讓超過50萬名生產者在數字化推動下高效工作。

“長寧擁有上海乃至長三角非常好的區位優勢與營商環境。選擇長寧,是黑湖科技尋求高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決策。”周宇翔的評價,也是眾多數字化企業落戶長寧、扎根長寧的心聲。

近年來,長寧依托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緊緊圍繞國家和上海關於工業互聯網的部署,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企業在長寧集聚,培育形成開放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孵化生態。

“今年前7個月,長寧數字經濟企業完成稅收203億元,同比增長21.6%﹔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軟件信息服務業近5年的營收增速保持在20%以上。”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侯繼軍說。

3187372aef893675cce817bae31876e.png?x-oss-process=style/w10

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導覽圖

登陸“北新涇e刻生活圈”,記者則感受到了“數字長寧”給居民帶來的便利。

“北新涇e刻生活圈”是上海首個“線上虛擬社區”,於2021年在長寧上線。記者通過手機掃碼進入小程序,就能使用“實惠圈”“活動圈”“辦事圈”等多個模塊。在線上,可查看、預約轄區內各類場館、載體、陣地的功能和服務。

“有了這款小程序,查閱社區信息很方便。”北新涇街道的居民陳杰這樣評價。

在全市率先發布第一份數字養老報告,建成第一個“線上虛擬社區”,打造第一個區級“數字體驗館”,推出第一個“智慧圖書館”……這些“第一”的背后,是長寧不斷推動生活數字化轉型的成果。

數字化浪潮不斷奔涌,也存在險灘、暗礁,長寧如何在深耕數字經濟領域中勇立潮頭?

“一是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讓數字經濟企業專心創業、安心發展。二是持續豐富數字經濟生態圈,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電商平台、互聯網+生活服務業、人工智能等蓬勃發展。同時,我們也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數字醫療等新領域新賽道,梯度式培育成長型、創新型企業。”侯繼軍介紹。

ba9bf574fc7047af713a4ab416b474a.png?x-oss-process=style/w10

蘇州河步道華政段

推進城市更新,始終不忘“人民至上”

下班時,長寧區居民李秀峰總喜歡繞點路再回家。“因為繞的那點路是靠著蘇州河的。”李秀峰笑言,“蘇州河變得太美了,每天走一走看一看,養眼健身,心情更好。”

談起蘇州河長寧段,最亮眼的當屬華政段,自全面建成開放以來,通過打造無隔閡的慢行空間網絡,實現了華東政法大學“百年校園”與中山公園“百年公園”融合開放的蘇州河景觀。

持續提升蘇州河沿岸濱水空間品質,是長寧區打造美好生活環境的一個縮影。

長寧早在“十二五”末就率先完成了二級以下成片舊裡的改造任務,較早進入城市更新的探索實踐。不論採取何種方式開展城市更新,長寧始終不忘“人民至上”。通過由表及裡、由路及弄,以點帶面、串聯成片,長寧區持續推動城區品質提升、空間布局優化、公共服務完善。

“各位叔叔阿姨,請問第一排左起的第一個字是什麼顏色?”上午9時許,在位於新華路669弄9號的“源泉匯·家門口養老服務站”,萬宏養老集團的專業老師正在引導社區老人進行“大腦熱身”。現場氣氛輕鬆活躍,時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4f2d24f7c315341fb107d2aa38f8f37.png?x-oss-process=style/w10

專業老師為老人開展“認知症社區干預科普”

讓老人安享便捷的城市服務,是長寧打造“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的應有之意。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城區,長寧朝此目標不斷邁進。僅以“吃得好”為例,近兩年來,長寧發揮市、區兩級“早餐工程”“樓門口”午餐、標准化菜場等扶持資金的撬動作用,新增早、午餐網點113家,標准化菜市場達29家,智慧菜場有4家。

2021年,長寧區在全市率先編制完成全區所有街鎮的“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行動規劃。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除了持續推進精品小區建設、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等項目,還將落實512個建設項目。截至今年7月底,已經完成389項,完成率達到76%。

長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次提出地。近年來,長寧以首提地的擔當,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在長寧區虹橋街道,從2015年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始,截至2023年7月,共完成83部法律、2604條意見建議的征集上報,其中180條建議被採納。

“近年來,長寧的發展始終與國家戰略任務緊密相連,在服務落實國家戰略中區域能級不斷邁上新台階。”談及下一步的工作,張偉表示,“長寧將堅定不移以改革強功能、以開放提能級、以創新求突破,起而行之、篤行不怠,努力在新征程上推動長寧高質量發展實現新進步。”

發展有長策、百姓享安寧。高質量發展的長寧新畫卷,正在向前鋪展,呈現美好未來。

(本文圖片由長寧區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