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我在黃浦看世界 | 吳斌:架“橋”出海 破浪新業態

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
2023年08月20日13:29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由此,180年來,上海成為世界看見中國、中國連通世界的窗口和橋梁。如今,越來越多的華裔新生代、僑二代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上海故事貢獻著力量。即日起,在上海開埠的起點——外灘,黃浦海外聯誼會、黃浦區僑聯聯合人民網上海頻道共同推出【我在黃浦看世界】系列欄目,看黃浦“星僑薈”的僑界青年精英如何接過時代的“金話筒”,講述新舊交融的黃浦故事,助力中華文化揚帆出海。

在世界各地,唐人街(中國城)見証了當地一代代華人華僑篳路藍縷的奮斗史。近年來,隨著華人華僑在海外的不斷發展,唐人街逐漸淡化了華人聚居地的本意,轉而成為了展現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2019年,位於拉斯維加斯的Shanghai Plaza(上海廣場)正式開業。吳斌清楚記得,開業當天,戶外停車場一位難求,直至深夜,商戶們仍忙著迎來送往。

當拉斯維加斯遇見上海,奇妙的化學反應就此發生。

打造海外中國城新業態

“80后”吳斌出生在上海黃浦,海派文化浸潤著他的整個童年。高中畢業后,吳斌便赴新加坡留學,傳統的家庭教育與別具一格的海外視角使他擁有多元的文化修養,為中西方文化搭建溝通的“橋梁”。

2004年回國后,由於對房地產行業的關注,吳斌跟著長輩邊工作邊學習,逐漸了解了國內房地產行業的形勢和走向。2008年起,他開始布局海外,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他發現海外中國城都較為老舊,消費的主體客群還停留在接待旅行團,而同時期的黃浦新天地片區早已成為上海消費新地標。

“原來我們是向海外學習先進的方式方法,現在國內做得好的地方也應該發揚出去。”因此,打造新式中國城的想法逐漸在吳斌心裡埋下了種子。

各項工作准備就緒后,2015年,Shanghai Plaza正式動工,洋房裡弄的建造風格在拉斯維加斯獨樹一幟,一個帶有海派風情的中國城在當地應運而生。

“時下熱門的餐飲娛樂都能在這裡觸手可及,我們想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與時俱進是必不可少的。”吳斌坦言,拉斯維加斯作為世界級旅游城市,每年客流量高達3800萬。

不過此前,當地中國城的商業體業態過時、定位模糊,未能及時跟上消費群體的需求 。而新式中國城不僅僅是一個消費的綜合體,也是對外展現中華文化的載體,吸引著新一代消費者結伴前往。

“黃包車塑像、上海弄堂美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未來,我們還將引入更多具有上海特色的店鋪,希望越來越多帶有文化底蘊的商戶能夠走出國門。”在Shanghai Plaza裡,好食好玩的多元化商戶與持續的文化輸出為消費者們打造了一個帶有海派腔調的消費空間,讓老商業變成新項目,煥發勃勃生機。

揚帆起航 助力老字號出海

黃浦區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擁有上海半數以上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良好的品牌基因,每一家中華老字號品牌成為了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向海外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老字號的“走出去”,不僅是商品沖出國門,更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智慧與自信,而吳斌也成為了一個助力老字號出海的“揚帆人”。

“一隻小籠饅頭,滿滿匠人精神。”不久前,在受邀前往南翔饅頭店體驗制作傳統小籠時,吳斌感嘆不已。一隻小籠的誕生並不簡單,需要運用傳統的非遺手工技藝將9克的面皮打上至少16個褶,包住21克的內餡,手上功夫並非一朝一夕得以練就。這正是老字號對於品質的堅持,才能讓一代又一代的人品嘗到獨到的美味。

“特別是在餐飲方面,在尊重各國居民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對產品口味因地制宜做出改良是融入當地的關鍵。”在吳斌看來,“海納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也是我們老字號一直以來遵循的理念。”當前,吳斌正積極的與海外洽談,助力中華老字號品牌在海外闖出新天地。

“除了餐飲,將來可以有更多的‘中國設計’、‘中國智造’的品牌走向海外。”吳斌充滿信心地說道。

以心會新 攜手同行

近年來,黃浦海聯會、黃浦區僑聯通過“拓渠道、搭平台、強服務”,越來越多有情懷、抱負的僑界精英團結在這裡。

作為黃浦“星僑薈”首任輪值主席,吳斌表示,青年是僑界最有生氣的力量,“星僑薈”凝聚了優秀的華裔新生代、僑二代、家族企業傳承人,他們有活力、有理想、有情懷,在科創、醫療、地產等許多領域嶄露頭角,為推動中外各領域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動能。

未來,吳斌呼吁,“星僑薈”成員更應當不斷深化中外文化交融,促進與海外經濟、科技、文教等領域交流合作,拓展民間外交,通過星僑薈起到輻射、引領、示范效應,帶領更多的僑界青年,在促進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