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葛俊俊

我在黃浦看世界 | 孫曉怡:愛無界 僑相連

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
2023年08月11日11:08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由此,180年來,上海成為世界看見中國、中國連通世界的窗口和橋梁。如今,越來越多的華裔新生代、僑二代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上海故事貢獻著力量。即日起,在上海開埠的起點——外灘,黃浦海外聯誼會、黃浦區僑聯聯合人民網上海頻道共同推出【我在黃浦看世界】系列欄目,看黃浦“星僑薈”的僑界青年精英如何接過時代的“金話筒”,講述新舊交融的黃浦故事,助力中華文化揚帆出海。

第二期人物:孫曉怡

優復醫療創始人兼CEO

中國非公醫療協會運動醫學與運動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運動康復產業聯盟副理事長

十年前,在國內大家對術后康復的概念還停留在臥床休養階段,普遍認為靜養就是康復﹔十年后,康復醫學的理念已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康復機構也成為康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間追溯到四年前,2019年11月11日,對於孫曉怡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她拿到了上海第一張康復醫療中心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証。

“這在業內,含金量極高!我們能在黃浦區拿到機構第一張執業許可証,這是政府對我們機構康復能力的認可。對我本人而言是榮譽是信任,更是激勵和督促。”孫曉怡堅定地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推動運動康復事業,促進中西文化融合。

愛翻山海,為愛創業

自小生活在澳洲的她浸潤在西方的文化中,又帶著東方的根。孫曉怡感嘆,在海外時期也從未遠離過中國文化,當地的華人華僑們總是將極具中國元素的風俗傳播在異國他鄉,如舞龍舞獅、傳統戲藝人的跳舞、中式音樂演奏等,將當地的人們帶進了中國的節日氛圍之中。

法律專業的孫曉怡為何跨界從事起了醫療事業?這是一個有愛的故事。

“我回到國內正好是十年前。”2013年,孫曉怡因為丈夫回國發展,決定一同回到他們出生的地方——上海市黃浦區。

她的先生是一名公路自行車賽愛好者,在一次日常訓練中突發事故,致使手部嚴重受傷。手術很成功,但由於術后沒有及時進行康復訓練,導致“爪形手”畸形。

“十年前國內基本沒有運動康復這一概念,做完手術之后聽到最多的就是靜養。但是先生休息了一段時日,依舊連支馬克筆都握不了。”這對於孫曉怡一家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幾經輾轉,孫曉怡找到了專業的海外團隊來為丈夫進行圍手術期康復治療。幸運的是,這次手術和康復都很成功,她先生的手也逐步恢復到了正常。

這十年,中國的康復行業有著怎樣的變化?在孫曉怡看來,是非常直觀的。“十年前,髖關節置換要三個月下床﹔十年后的今天,髖關節置換基本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

“抱著普惠的初心,我希望把一部分國外先進的的理念傳播到國內,再進行本地化轉換,這是我創業的初衷。”至此,孫曉怡與康復行業命運的齒輪便轉動了起來。

當東方元素融入醫療行業

孫曉怡坦言,對於她來說中西文化的彼此輸送並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她更認同中西交流是一個圈。“大家都是息息相通的,文化是無國界的,醫療也是無國界的。”

在孫曉怡的康復機構裡,絕大部分的患者或是醫生都具有海外背景。促進中西文化的融合,一直都貫穿於她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

“每一天,我們門診都會有許多外籍患者前來就診,我們在前台會擺上一盤‘大白兔’。”大白兔奶糖是每一個上海人共同甜蜜又幸福的記憶,孫曉怡選擇用這個小元素來釋放大能量。

“我們做骨科康復的有可能區別於其他的一些重症的醫療機構,從我們這裡出去的,對方一定是會越來越好的,他一定是奔向更甜蜜和幸福生活的。”

每年,孫曉怡的醫療機構會進行全球招聘,以在職員工的親身經歷去吸引優秀人才,為海內外頂尖高校的醫學相關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如美國波士頓大學物理治療專業博士Charles說:“這裡有國際導師的言傳身教,有資深治療師循循善誘,有跟國外一樣的設備可以親身嘗試,還有每周的不同專家的培訓課和案例分享,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天的工作都是學習的機會。”美國聖奧拉夫學院運動醫學博士Sam說:“臨床近距離觀察到的知識檢驗了在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累積了實際治療的經驗。我迫切希望能成為一名物理治療師,渴望早日回到這裡工作。”

“不是單純的我輸送出去,或者是他們輸入進來,因為本身我們的理念是基於中西文化的融合,我把先進的理念帶進來的同時進行本土化,再把我們做的更好的反向輸出出去,讓國外的人知道說‘原來中國已經做得很好了’。”孫曉怡說。

在黃浦再出發

自在黃浦設立辦公總部之后,孫曉怡對黃浦的羈絆可謂越來越深。

“在黃浦辦事情,效率很高。在申請開業之后,政府單位的主動回訪讓我有一種被關懷的感覺,他們實實在在是在幫我解決問題。” 孫曉怡對黃浦區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

對於星僑薈,孫曉怡也深有感觸。“各行各業的精英們都匯聚在此,有新朋友也有老朋友。”孫曉怡說,雖然大家都在不同的行業,例如金融、餐飲、地產、醫療等領域,但因星僑薈這一強勁的紐帶,讓更多的僑界新生代們能夠連接在一起,共同為“僑”添彩。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