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醫聯體、互聯網醫院……這裡的居民看病越來越方便

“王主任醫術很高的,他每周六都會來嘉善,我一周復診一次,很方便!”這些日子,浙江嘉善市民王萬榮的肋間神經痛經過上海專家的診療,症狀已緩解不少。
這要得益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醫聯體的建設。示范區揭牌近4年來,示范區執委會將醫聯體建設作為一項制度創新穩步推進,先后成立了示范區中醫醫聯體、婦產科醫聯體、糖尿病足專病聯盟等。成果如何?一起來看看——
家門口就能挂專家號,看病越來越方便了!
今年69歲的王萬榮,家住浙江省嘉善縣魏塘街道。兩年前,因為車禍導致7根肋骨骨折,在嘉興武警醫院手術后,逐漸康復,但傷口處依舊隱隱作痛。
“忍了兩年多,今年5月決定來嘉善中醫醫院找王主任看看。”王萬榮口中的王主任,全名王開強,是上海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擅長各種疼痛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每周六到嘉善坐診。
王開強主任(左二)在嘉善坐診。汪純 攝
經過診斷,王萬榮的病症被確認為血瘀症,按西醫的說法就是肋間神經痛。在接受王開強的治療后,症狀有所緩解。為了醫治效果更好,今年6月中旬,王萬榮還專門到上海市中醫醫院找王開強看診,有了更專業的醫療設備,療效更加明顯。更驚喜的是,由於提前做好了轉診手續,王萬榮出院前就在當地辦理了醫保報銷。
無獨有偶。今年77歲的江蘇吳江人沈阿姨下肢刺痛,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近期,她到吳江區第五人民醫院就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疼痛科專家潘濤接診,診斷為不典型帶狀疱疹,給予神經阻滯治療。“隻打了三針,腿就不疼啦,上海醫生太棒了!”說著,沈阿姨伸出了大拇指。
“好事傳千裡,受疼痛困擾多年的鄉鄰紛紛慕名前來就診。周一上海專家潘濤,周三上海專家林福清。”吳江五院疼痛科負責人劉星介紹道,“患者從一開始的觀望到信任,並勸說自己身邊有同樣病痛困擾的親友來院診療,這樣的轉變讓我們很欣慰。”
去年9月,吳江五院挂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吳江醫院,與上海十院開展深度合作。在林福清教授團隊的支持下,五院疼痛科從隻開設疼痛門診,到現在的疼痛病房,僅半年時間,就成功開展手術數十例。就診范圍輻射汾湖、震澤、鬆陵、嘉善、昆山等周邊城鎮,真正讓當地居民享受到一體化的紅利。
醫聯體助力特色科室建設,醫療能力越來越強
在吳江五院,從2022年7月開始,老年科病區就專設了一個“遠程查房”間,配備有遠程視頻等設備。每天上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老年科專家團隊在完成本院常規查房后,在固定時間派遣專家值守在“遠程查房”視頻端口。此時,吳江五院老年科的住院患者在完成初步檢查后,由醫生陪同進入“遠程查房”間,與上海的專家團隊視頻連線,為患者提供與上海同質化的查房服務。
上海專家的“遠程查房”,讓這些老年患者不出吳江就能享受到優質、安心的診療,也為吳江醫生帶來了更高效的診療技術和更前沿的臨床思維。目前,該項目在醫院老年科和ICU全面運行,已經有近千例住院病人享受到上海專家的“遠程查房”服務,這一做法還將在其它科室推廣。
早在今年4月初,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診療中心吳江五院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心臟中心、甲狀腺乳腺中心、消化內鏡中心、視覺復明中心、疼痛中心、泌尿系結石中心七個分中心就成功授牌。吳江分中心的設立,標志著吳江五院與上海十院的友好協作邁向新的征程,為長三角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揭開嶄新的一頁。
“目前,我們跟上海合作的科室,每周都有專家固定一到兩天,到五院坐診、手術。兩年來,上海專家門診人次約8000次,手術近1000例,開展遠程查房700人次。”吳江五院院長沈志紅表示,與上海十院的合作,不僅能提升本院醫生的技能水平,加強醫院梯隊建設,更重要的是讓當地群眾受益。
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供圖
而在嘉善中醫醫院,每周六王開強開診的時候,年輕醫生蔡劍鋒就在旁邊幫忙接待病患,登記病歷信息,作為助手兼學生,3年來,蔡劍鋒學到很多。
“王主任擅長微創介入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及用改良針刀、銀質針、神經阻滯等手段治療神經性疼痛。”蔡劍鋒表示,微創傷口小、恢復快,小針刀治療成本低、療效獨特,掌握這些技術,對加強嘉善中醫醫院骨傷科室建設,提升整體醫療水平有很大助力。
除了跟隨坐診專家學習,蔡劍峰還和另外一名年輕醫生李晶參加了由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上海中醫藥大學組織的上海市中醫藥高層次人才提升班,不僅順利畢業,還被聘用到上海市中醫醫院進行專家坐診。
引進來,走出去,暢通示范區醫聯體內各單位間人員流動,創新醫療教學培訓體系,加快形成示范區醫聯體建設聯動機制……嘉善中醫醫院成為參與跨區域醫聯體建設的一個縮影。
跨省會診、互聯互通!智慧互聯網醫院助力就醫“全時空”
安徽霍邱縣患者何阿姨今年55歲,1個月前活動時突發頭暈惡心、胸悶症狀,無胸痛,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症狀逐漸改善,但仍有陣發性胸悶、氣喘症狀。
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何阿姨在當地醫生建議下,通過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遠程會診平台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發起會診申請。會診期間,心內科徐磊副主任醫師認真聽取了何阿姨主管醫生的病例匯報,在線調閱了何阿姨的相關病例和檢查資料,並通過視頻向何阿姨“當面”問診,給出治療指導意見。何阿姨及主管醫生均對會診結果表示滿意。
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青浦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自2021年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上線運行以來,服務范圍除輻射長三角地區外,還有青浦區對口醫療支援的雲南省德宏州芒市,讓百姓免去舟車勞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
立足上海青浦、服務長三角、面向全國,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頗有未來感,病房比普通病房多了兩塊屏幕:一塊是電子搖臂,擁有健康科普、查看費用、視頻呼叫等功能﹔還有一塊屏幕是遠程交互查房系統,不僅與上海多家三級醫院直接聯網,而且支持示范區三地居民診療信息的互聯互通,支持三地醫保免備案異地結算。
醫生通過互聯網醫院遠程會診。青浦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青浦區作為示范區核心區域之一,會同嘉善、吳江兩地通過區域醫療行業治理以及服務模式創新,借助創新數字化技術,對內賦能青浦數字健康城區智慧醫療模式,對外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優質醫療資源持續整合,積極打造示范區智慧互聯網醫療服務共建共享的發展模式。
2023年,青浦區建設了長三角數據互聯互通平台,基於上海市健康信息網頂層框架,在示范區內對接青浦、吳江、嘉善三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實現實驗室檢驗、影像檢查報告以及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互聯互通。此外,還達成了跨域居民健康信息、檢驗檢查信息共享機制,為解決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提供試點。並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衛生健康信息互聯互通互認的政策支撐下,建設“跨域協同互認中心”,實現了跨域醫療結果互聯互通互認。(汪純、李雙玖、談燕參與採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