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起而行之,當好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上周,上海兩件大事備受矚目——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召開,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
7月4日召開的上海市委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今后一個時期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明確了主攻方向和重大抓手。
會議強調,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是對上海城市的總體定位,是上海在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定位要求。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和開放樞紐門戶“四大功能”,體現了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質量導向和集成效應。隻有持續增強“四大功能”,上海才能找准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主攻方向,聚精會神攻堅克難,增強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和創造性,帶動“五個中心”全面升級。會議還強調,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7月6日至8日舉辦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自2018年以來這一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盛會第六次在上海舉行,參會嘉賓、展覽面積、論壇數量、線下觀眾等均創歷史新高。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突飛猛進,正在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個領域。能否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關系國家未來的發展主動權。
今年是一個帶有強烈改革開放印記的年份——改革開放45周年、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10周年。新征程上,堅持將自身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謀劃,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努力當好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上海責無旁貸。
《解放日報》報道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在謀劃未來發展“施工圖”時,上海市委全會表示,要深刻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理和底層邏輯,始終把激活創新“第一動力”作為抓牢“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的核心指向,牢牢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全面貫徹中央部署要求,把技術邏輯、市場邏輯、治理邏輯有機統一起來。動態掌握科技和產業發展態勢,科學研判技術成熟度,准確把握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及時主動搶抓布局,更好孕育產業“核爆點”、打造發展新亮點。預見預判技術突破的市場應用前景、產業培育前景,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價值鏈的高效快速耦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戰略必爭、體系必備、發展必需領域,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抓好系統布局、供需對接、力量組織、平台搭建、政策供給,著力提升上海創新體系質效,放大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整體效能。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本身就是理想照進現實的經典案例。今年,上海連續第六年舉辦大會,人工智能產業已經從局部探索到整體推進、從試點應用到賦能百業、從以會聚智到興業引才。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人工智能規模以上企業數已從2018年的183家增至2022年的348家,產值實現倍增,從1340億元躍向3821億元。
“堅持開放協同,搭建開放平台、推動開放合作,更好構建開源生態、創新生態、產業生態。”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出席上海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專家會議時說的這段話,表明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不是“一覽眾山小”,而是打造萬物競發的和諧生態。這正是上海強化“四大功能”最生動的體現——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當好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發揮經濟中心城市作用,帶動區域產業集群競爭力整體提升,更好為全國發展大局服務,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上海的發展從來不只是上海的發展。站得越高,看得更遠﹔起而行之,突破躍升。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