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錨定增強“四大功能”,排頭兵直面主攻方向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在哪裡?重大抓手是什麼?
7月4日召開的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持續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充分激發現代化建設動力活力,更好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作用。
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11月考察上海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為這座超大城市的發展把脈指向,明確了深化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創中心建設的戰略重點,指引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
上海市委這次全會,凝練提出了具有牽引性、聚焦性的重大抓手,努力把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的重大戰略、交辦的重大任務、提出的重要要求,持之以恆地細化為“施工圖”,高質量地轉化為“實景畫”。
系統思維謀篇布局
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現場
何以選擇“四大功能”作為重大抓手?
持續增強“四大功能”,能夠綱舉目張,帶動全局、開創新局。
“四大功能”的強弱,決定了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高低。
把“四大功能”的裉節打通、功能做強,發展的路徑會更明、步履會更實、質效會更優。
……
與會者討論《意見》時,全會決議公布后,會場內外反響熱烈。
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表示,承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重任的浦東,要努力打造配置全球資源的功能高地,在規則、要素、產業等方面形成獨具優勢的戰略通道,進一步增強國際合作和競爭能力。
楊浦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周海鷹說,楊浦區域內有眾多高校和科創企業,知識創新區建設已經走過20年,新征程上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必須堅持全過程、全鏈條創新理念,努力把“知識楊浦”打造為“創智楊浦”。
隻有深化“五個中心”建設,上海的發展才能握緊拳頭,強化戰略引領,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隻有持續增強“四大功能”,上海才能找准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主攻方向,聚精會神攻堅克難,增強改革開放的整體性、協同性,帶動“五個中心”全面升級﹔隻有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開展更大力度的政策制度創新,“四大功能”才能不斷實現突破躍升。
全會的這一論斷,也引起強烈的共鳴。
“對上海而言,高質量發展是主題主線,強化‘四大功能’是戰略路徑,改革開放則是關鍵保障,三者是依次遞進的邏輯關系,要放在一個層面上理解。” 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這樣解讀。
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說:“《意見》處處體現了很強的系統性思維。比如,沒有就創新談創新,而是有效銜接了宏觀、微觀兩個維度的改革舉措。”
與會者表示,全會對三個“隻有、才能”的深刻分析,體現了系統思維和辯証法,指出了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抓好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式。
新征程上,面對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動,面對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轉型大勢,必須更加主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抓住高質量發展新的機遇,再造新優勢、增添新動能,為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的動力活力。
聚焦裉節精准施策
陳吉寧在十二屆上海市委三次全會上講話
有與會者談到,這次全會分析上海發展的環境和位勢,一如既往地體現了城市決策層的全球視野和前瞻意識。
對標世界最高標准最好水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是上海這些年來抓發展的自覺追求和主動擔當。
“勇於直面短板弱項,聚焦裉節精准施策,會議突出一個‘實’字,分析實、措施實、要求實、作風實。”討論《意見》時,許多市委委員、列席代表表示。
比如,上海對高端要素資源的吸附能力、對新型要素資源的整合能力還不夠強﹔比如,上海的標志性原創成果還不夠多﹔比如,具有標杆示范意義的世界一流企業還比較少﹔又比如,制度型開放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
聚焦如何持續增強“四大功能”,會議談問題、找裉節、謀實招。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紡織企業受到的沖擊很大。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在參加討論時坦言:“我的工作壓力很大。”
但他介紹,近年來,隨著企業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敢啃硬骨頭、涉險灘,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自營出口業務呈現較強韌性,新貿易業務穩中有進,供應鏈業務利潤創歷史新高,數字賦能時尚平台經濟初具規模。“《意見》給了我們信心和力量。”童繼生表示,一定要搶先機、育新機,牢牢把握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權衡談到,強化“四大功能”是上海深化“五個中心”建設非常重要的戰略抓手,關鍵在於如何提升“四大功能”的國際影響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探索適合上海的實踐路徑。對此,《意見》給出了明晰的規劃思路和具體的政策體系,並且針對現有問題逐一提出對策。“通讀全文,捏指成拳的改革舉措貫穿始終。”
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顧軍表示,當前,上海正全力以赴制定並推進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的行動方案,努力把握國際經貿規則演變的底層邏輯,提升參與國際規則建構的整體能力,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起而行之干在當下
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人民視覺
目標舉措既定,不能談而論道,必須起而行之,“擼起抽子加油干”。
緊扣強化“四大功能”,全會規劃了詳細“施工圖”,要求人人當好“施工隊長”。
——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要做大做強資本要素市場,高效配置人才、技術、數據等關鍵戰略要素,提升經營主體全球運作的水平。
“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打造世界級航運樞紐是重要一環。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責無旁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說,“我們下一步要做好細化分解,形成工作表、著力抓落實。”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要加強基礎研究,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體系。
全會談到加強基礎研究,強調要引導科技人員“甘坐冷板凳”。在小組發言時,上海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提出一個現象:在一些三甲醫院,專家有時想坐“冷板凳”而不得。原來,大醫院門診量太大,擠佔了專家潛心科研的時間。他說:“下一步,我們要著力夯實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患者水平,努力讓專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治療疑難雜症、參與臨床科研。”
——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要聚焦三大先導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六大重點產業為主推動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產業升級的賦能作用,培育具有標杆示范意義的世界一流企業。
高端產業引領,前提是高端,關鍵在引領。對此,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冷偉青深有感觸:“以百年老店上海電氣為例,目前我們所服務的大飛機、大型船舶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都迎來了國產替代的黃金時期。我們要更加深刻地認識和迎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主動擁抱新技術革命浪潮,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要深化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深化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提升“走出去”發展競爭力,打造世界級航運樞紐。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上海的發展隻有在高水平開放的語境中才能彰顯重要性。上海最迫切要提升的是開放的軟環境,重點是深化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權衡表示,上海將進一步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開展全方位制度型開放試點,鼓勵在新興技術、數字化等領域參與國際標准交流合作與制定,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人充滿期待。
上海洋山港。受訪單位供圖
陳吉寧表示,“敢闖敢試是新征程上我們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最重要的使命和最重大的責任。”堅持“四個放在”,胸懷“國之大者”,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上海錨定發展目標,直面主攻方向,隻顧風雨兼程,奮力起而行之。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為陳正寶、張馳、劉歆攝)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