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吳皓:讓天下無啞,讓所有人“聽”見這個世界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李泓冰 姜泓冰
2023年06月21日14: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國20歲以下的聾啞人很少了!上海的聾啞學校,從30年前的22所,到眼下的2所,猜猜去年招了幾個新生——4個。我還是著急,這4個孩子,為什麼新生兒聽力篩查沒發現?為什麼沒有早期干預?”

和吳皓聊天,這幾句道出,略一定神,有“石破天驚”的震撼——確實,街頭時時偶見的聾啞學校,曾幾何時漸漸“消失”了……

吳皓和同道的努力,經由國家立法的認可,挽救了多少失聰孩子和家庭的幸福!

他正在切斷自己奮斗一生的專業“后路”——爭取讓聾啞兒童無限接近於“0”!

他正從“小”的聚焦到“老”的,阿茲海默的繼發因素之一,就是老年聽力喪失,能不能阻斷?

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東亞耳科學會主席吳皓來說,如果一生隻做一件事,他選擇讓天下無啞,讓所有人“聽”清世界。

中國醫生的努力,成為國家行為,也讓全世界“聽”見了。

世界衛生組織曾在加德滿都開會,吳皓受邀介紹中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做法,被贊譽為“適合發展中國家的新生兒篩查模式”,獲得全球推廣。

吳皓在查房,檢查人工耳蝸術后患兒

“貴人語遲”?其實是十聾九啞!不讓他們抱憾終生

看到兩個視頻。

一個是20多年前的,一位聾啞學校經過訓練的聽障女生,在鏡頭前很努力地吐字,可旁人還是聽不懂……而數年前,一個帥氣男生接受電視台採訪,侃侃而談,完全聽不出他一出生就有聽障。

在人群中,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為1‰-3‰,我國每年約新增3萬以上聽力障礙兒童——十聾九啞,他們成為日后聾啞學校的“生源”。

等父母發現兩三歲的孩子“貴人語遲”,已錯過語言習得窗口期,抱撼終生。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是世界上聾啞學校最多的國家﹔到2021年,雖然特殊教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但聾啞學校數量卻縮減了一半以上——原因是,中國聽力殘疾人士已急劇減少。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吳皓團隊是人工耳蝸植入術的高手。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1歲以內植入手術安全性良好,術后言語發育、環境適應和社交能力顯著提高。

能不能從一出生就“找”到他們?

2001年,調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吳皓,擔綱首任兒童聽力篩查中心主任,帶領團隊嘗試在產房展開大規模新生兒聽篩。

發達國家都有新生兒聽障篩查系統,但成本高、操作復雜,需要專業聽力師。這不符合國情,難以照搬。吳皓團隊幾經實驗研究,錨定耳聲發射技術,操作簡便,哪怕鄉村醫院產房護士經過培訓即可掌握。缺點是存在假陽性現象。他們繼續鑽研,發現嬰兒出生72小時前后篩查,假陽性比例最低﹔首次篩查存疑的孩子,出生四周后回訪復測可繼續降低“假陽”。

他們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治方案》,簡化成“三步法”,極易操作,很快在上海鋪開﹔2009年,產房內新生兒聽力篩查被國家納入法定項目推廣,覆蓋率從2008年的29.9%提高到2016年的86.5%,先天性耳聾診斷和干預年齡顯著提早。

2009年,吳皓到西藏開展人工耳蝸植入慈善手術。當地一時卻找不到適合手術的2歲以下聾兒。一來是產房篩查沒普及,二來,當地近半新生兒生在家裡,不易發現。

不能讓“他們”漏網。

吳皓團隊撰寫了一份全國各地聽力篩查情況的調研報告。2014年,衛生部啟動全國貧困地區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涉及49萬例新生兒﹔各地區相繼開設聽力障礙診治中心,如今我國已實現全覆蓋。

吳皓和他在拉薩扶貧時開展的第一例人工耳蝸植入患兒

然而,仍有通過篩查的孩子,日后因聽力問題發生學習困難。吳皓團隊選定楊浦區2006年入學新生開展聽力篩查,發現這部分兒童是“遲發性耳聾”。回到實驗室反復研究,找到了遲發性耳聾易感基因,有了“標記”,通過基因篩查,這類孩子就有早發現、早干預的機會。

層層篩查,重重把關。數十萬中國兒童,避開了終生聾啞殘疾陷阱。

吳皓和同道在醫療“主業”之外的不懈努力,成為國家行動,中國“消滅聾啞”的悉心投入,大大提升了相關兒童和家庭的人生幸福感。

2019年,吳皓為這個2歲患兒完成了國內首例兒童聽覺腦干植入手術

順藤摸瓜,挑戰高難度手術,消滅8%!

那麼,去年進入上海聾啞學校的“4個生源”,是怎麼回事?

國家衛健委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診斷治療組組長吳皓逐一調查:原來,他們先天就沒有聽覺神經,無法通過人工耳蝸植入恢復聽覺。這佔了先天耳聾的5%-8%。

怎麼辦?吳皓團隊迎難而上。

2019年1月,他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聽覺腦干植入手術,將一枚直徑僅5毫米的電路板,精准植入一名2歲兒童大腦深部的聽覺中樞,通過刺激聽覺神經元,讓孩子對聲音產生反應——極其復雜的高難度手術,相當於在釘子尖上“繡花”。剛開始,一台手術要做近十個小時,能讓醫生做“癱”掉。國際上僅有少數幾位醫師敢於嘗試。

如今,這個四歲囡能聽會講了。上海九院也成為國內從事兒童聽覺腦干植入手術最大的治療中心,完成108例手術,平均手術時間縮短到5小時左右。

吳皓,這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在國際聽覺重建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在耳聾、聽神經瘤、頸靜脈孔腫瘤等高難度手術領域,他是國際級高手,累計完成耳神經顱底手術3000余例,其手術切除率、並發症發生率和功能保存率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他笑說,1996-1998年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Beaujon醫院耳神經外科中心做臨床博士后,讓他的專業水准“升華”了。當時32歲的他,以頑強的毅力突擊學法語,通過法國外籍醫生考試,成為住院醫師,“否則隻能‘看手術’不能‘動手術’。”吳皓說,在眼耳鼻喉各路神經密集的顱底方寸之地做手術,風險太高,一點點失誤,都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

耳蝸是聽力受損關鍵部位,早期植入人工耳蝸是重建聽力的重要手段。吳皓曾成功實施國際上第一例機器人輔助兒童人工耳蝸手術,而在國內率先開展的聽覺腦干植入手術,成功率達100%,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國際少數幾位開展該項高難度手術的醫師。他因此牽頭制定兒童聽力障礙診斷國際專家共識,參與制定國際人工耳蝸植入專家共識。

可是,吳皓並不滿足於做手術名醫。

吳皓在進行切除側顱底腫瘤手術

錨定臨床科研,惠及更多病患,九院拿下國內醫院創新轉化榜首

採訪吳皓,本是源起於最近的幾則新聞——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一舉斬獲三項科技進步一等獎,一人獲“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對一家醫院而言,“過於”突出了。

同時,吳皓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最新成果:首次在分子層面揭示耳蝸突觸病變的新機制,為探究聲音編碼機制及耳蝸突觸病變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7月,《中國醫院創新轉化排行榜》首次發布,上海九院是以頭頸專科聞名,既不夠“綜合”也不夠大,居然越過全國一眾超大三甲醫院,拿下第一名。

大江東工作室好奇: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被高度重視的當下,做了8年院長的吳皓,如何帶領九院殺出重圍?

年輕醫生,經常聽到吳院長的語重心長:

“醫生做科研,不能隻為升職稱。要做有意義的事,通過科研解決臨床問題。”

“優秀醫生不光要會開刀,還要成為醫生科學家。”

“醫院一直提倡科研。基礎、臨床、應用、轉化都重要,最重要的是導向。”

吳皓率先垂范。

他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51篇,主持或參與制定行業技術規范、指南、共識10項。

打造臨床研究和科研創新機制。在上海,九院較早成立臨床研究中心,建設醫工交叉平台。2022年,成為獲得上海知識產權成果獎的惟一醫療機構。

科研創新的目標,是惠及更多患者。

高難度手術突破后,他們研發了聽覺腦干植入裝置,啟動在藥監部門注冊申請,“希望順利拿到注冊証,盡快轉化生產,讓植入裝置價格從國際上的四五十萬元,變成約20萬元。”吳皓們還在努力,將之納入上海醫保。

吳皓在為醫生們演示側顱底腫瘤手術路徑

聾兒少了,吳皓又錨牢老年性耳聾。

老年人聽力不好,沉默寡言,易患阿茲海默症,“社會、家庭,對老人耳聾都不夠重視。”吳皓很焦慮。

五年前起,他們在上海寶山、浦東選擇社區建立老年人聽力健康研究隊列,開展基因測序和干預研究,以便弄清老年性耳聾的發生,哪些基因在起作用,能否通過基因篩查提前干預,也希望發現新的藥物。

他們還調查長期在高噪聲環境工作人群的聽力受損情況,尋找對噪聲敏感的基因。

他們通過病毒載體改造和內耳給藥進路創新,實現內耳不同類型細胞的靶向轉染和基因編輯,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成年耳聾小鼠聽力的恢復……

在吳皓看來,未來,人工聽覺效果會更好。通過基礎研究,形成更好的編碼機制,讓人工耳蝸在聲音轉化過程中提取更多信息,讓患者聽到更自然的聲音。結合基因治療,讓內耳細胞再生……

年近花甲的吳皓,一談到未來,眼裡炯然有光。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