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一部滬劇電影,兩個“敦煌女兒”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方敏 曹玲娟
2023年06月20日1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這兩個故事,都和敦煌有關。

故事裡的人物,都和上海有關。

讀懂這兩個故事,或能感知中華文明傳承不息的脈搏。

時間:1963年夏

地點:敦煌莫高窟

陽光毒辣,一輛毛驢車軋過漫漫黃沙。

一個瘦弱女子,迎著風沙,來到敦煌。

她就是25歲的樊錦詩——自小在上海生活,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選擇到敦煌莫高窟工作。

莫高窟,地處西北荒漠,當時沒有電,沒有自來水,缺少交通工具。

樊錦詩(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

此前,樊錦詩的父親,擔心女兒無法適應,寫信懇請北大,別派她去這麼艱苦的地方。

信,卻被樊錦詩悄悄扣下。

“北大畢業的上海女孩,為何要去莫高窟?”有人疑惑。

樊錦詩深知,莫高窟是無價之寶,建筑、彩塑、壁畫三位一體,在中國石窟藝術中地位尊崇。

樊錦詩也深知,20世紀初,藏有5萬余件中古時期寫本的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觸動了全民族的神經。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誰來守護這片中華文明的瑰寶?

常書鴻,敦煌莫高窟保護研究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段文杰,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長……老一代莫高窟守護者,大多是名校畢業生,舍棄了大城市,自願來到戈壁沙漠,一待就是一輩子。

“這就是答案!”

1963年的這個夏天,樊錦詩來了,也加入了守護莫高窟的隊伍。

時間:2020年9月

地點:敦煌莫高窟

陽光毒辣,一輛馬車軋過漫漫黃沙。

一個瘦弱女子,迎著風沙,來到敦煌。

這個女子是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茅善玉。

同樣的路線,同樣的畜力車,同樣的風沙。一切仿佛歷史重現。

電影《敦煌女兒》片段(影片截圖)

這是由上海滬劇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新文化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導演滕俊杰執導、茅善玉主演的滬劇實景電影《敦煌女兒》的拍攝現場。茅善玉扮演的正是樊錦詩。

“為什麼要拍樊錦詩?”

“她的故事讓人動容。”滕俊杰說,“風華正茂,一頭扎進荒漠戈壁,一待就是大半個世紀,以樊錦詩為代表的敦煌人,用一代又一代的堅守,保護敦煌莫高窟文明。作為上海電影工作者,拍好、傳播好這位上海姑娘的故事,義不容辭。”

從劇本修改到拍攝、上映,制作團隊花了三年多。主演茅善玉為了塑造出有說服力的角色,帶領團隊一次次赴敦煌深入生活,更在滬劇舞台上精心打磨了十年。

一切,隻為拍好這個故事。

時間:1963年之后

地點:莫高窟

禪定佛、飛天壁畫……莫高窟美得令人震撼,也苦得令人心驚。

敦煌學家施萍亭先生描述過:“直到80年代初,以我們家為例,家具隻有4條小板凳,還是公家發的,這是用莫高窟前死掉的一種叫‘鬼拍掌’的樹做的。書架是土的:用土坯做支架,幾塊小木板拼成隔板﹔沙發是土的,全用土坯砌成‘沙發’的模樣,再鋪上舊棉絮﹔桌子是土的:土坯做腿,桌面則先在腿上搭幾根木條,再在木條上砌土坯,然后墁光、刷上石灰﹔睡的是土炕——清一色的土制家具。”

灰土永遠掃不完,老鼠亂竄是常事。樊錦詩一直與丈夫相隔兩地,孩子出生,她得又帶娃又工作……

生活苦,工作更不容易。保護、研究好石窟藝術,要守得住寂寞、要細致到極點,這份事業,極其重要,也極其繁重。

選擇了敦煌,也意味著選擇了風沙、孤寂、繁重的工作和極其簡陋的生活。

苦日子,樊錦詩過了一甲子,她也樂在其中,甘把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管理工作當作終身事業,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1998年,樊錦詩(右三)與國外學者探討壁畫修復方案

時間:2020年9月

地點:敦煌莫高窟

通車了、有電了、有網了,莫高窟的生活極大改善。但自然環境依然惡劣。導演滕俊杰說:“白天太熱,經常刮風,‘一碗飯、半碗土’仍是常態。”

電影《敦煌女兒》拍攝現場

電影《敦煌女兒》套拍了一部紀錄片《為了遙遠的清晰》,記錄了拍攝片段——剛搭好景,遠處狂風裹挾沙塵席卷而來,鏡頭前頓時模糊。每換一個場景,幾大卡車的設備,要在沙漠上靠人工搬運……

茅善玉更難。沒有保護措施,要爬上五層樓高的“蜈蚣梯”。茅善玉學著樊錦詩,克服恐高症,把危險拋在腦后。

茅善玉在影片中攀爬“蜈蚣梯”(影片截圖)

“電影要表現的,是大漠的蒼茫,是大漠裡這群人無私奉獻的一生。我們有責任拍出精品,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茅善玉說。

那架在洞口高高的“蜈蚣梯”,那來敦煌第一晚見到的老鼠和黑暗中閃爍的綠眼睛,以及20年后通電的喜悅,被影片一一重現。這些細節,讓影片充滿生活的質感。

有一場丈夫彭金章帶走幼兒與樊錦詩夫妻分別的戲。彭金章背著孩子越走越遠,樊錦詩在戈壁灘奔跑,父子倆的身影終於消失,她跌坐地上放聲大哭,身后是無盡戈壁,她是那樣渺小,天地蒼茫,滿含無言的悲愴……

一幕幕光影流轉,記錄著樊錦詩相伴敦煌文物保護事業50多年的風雨歷程,講述著一代代敦煌人,“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敦煌精神”。

影片拍下不少珍貴的實景畫面,展現莫高窟的滄桑與絕美。

長達十個朝代聚集的藝術瑰寶,每一個洞窟的壁畫都美輪美奐,令人心蕩神迷。千姿百態的佛像,翩翩起舞的飛天……影片中多次出現259窟中的禪定佛,是樊錦詩最心愛的雕塑,安詳而美麗,微笑中帶有幾分神秘,構筑出讓人超越世俗的美妙。

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讓敦煌女兒甘願終生守護。

時間:2022年9月29日

地點:人民大會堂

這一天,樊錦詩獲頒“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頒獎詞稱:樊錦詩,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扎根大漠50余年,潛心石窟研究,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作出重大貢獻。

從年少的期待,到一生的熱愛,一輩子隻做一件事,她不遺憾、不寂寞。“敦煌女兒”——道出世人對她的敬與愛。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半個多世紀裡,樊錦詩獲得許多國家榮譽。

經過數十年耕耘,中國學者在敦煌歷史、語言文字、文學、考古、藝術、宗教、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成果豐碩,徹底扭轉了“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外國”的局面。

勞累奔波半個多世紀,樊錦詩用盡一生守望莫高窟。她說:“如果死時讓我留一句話,那就是:‘我為敦煌盡力了’。”

時間:2022年11月12日

地點:福建廈門

這一天,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現場。組委會授予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最佳戲曲電影獎”,肯定該片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認為“影片所贊頌的莫高精神為新時代的戲曲電影呈現出歷史與美學的新境界”。

一位影評人評價這部“上海出品”的影片:電影讓敦煌文化在世界舞台綻放,以人物倒敘方式,描繪了一代知識分子的群像,超強的歷史回溯感,令觀眾耳目一新,也讓“莫高精神”深入人心。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王永恩認為,敦煌是由苦澀的現實生活和令人心醉神迷的藝術組成的,電影用寫實手法,從這兩個維度真實反映了樊錦詩在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生。

猶如一束動人的光芒,電影《敦煌女兒》將敦煌文化帶到世界上更多地方,獲得了2022中美電影節最佳年度戲曲片及第五屆中國戲曲電影優秀戲曲電影等多項大獎。

正應了滕俊杰的那句話:一部中國作品藝術表現方式引起世界關注,一定蘊含著獨有的民族文化吸引力,一定蘊藏著被世界理解、尊崇的“通關密碼”——這個“密碼”就是: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演繹,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新加持。

電影《敦煌女兒》海報

6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叮囑工作人員:“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中華民族的一些典籍在歲月侵蝕中已經失去了不少,留下來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把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

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如何傳承賡續?

一個民族熠熠生輝的燦爛瑰寶,如何呵護珍惜?

“敦煌女兒”樊錦詩的人生經歷、電影《敦煌女兒》的制作過程,就在用心地回答……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