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成果轉化的加速鍵,張江科技園培育孵化未來機遇

人民網上海6月16日電(陳晨)“我們孵化的項目以年輕科學家、優秀科學家為主。”上海莘澤創業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曲奕表示,“對標原始創新,進行產品打磨,面向市場,做商業驗証,讓創始人的成果轉化,發現一些前沿的新賽道。”
6月14日,在張江科技園區的走訪中,記者了解到,莘澤的目標是做創業者的“家庭醫生”,科學家的“創業管家”,當下管理有兩支總額為 4 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聚焦集成電路、生物制藥兩大核心產業,投資了諸多優質科學創業項目。此外,莘澤擁有多個專業孵化器,目前管理8個基地,總面積超8萬方,服務高科技企業超 2000 家,孵化出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一家紐交所上市公司,一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交出這份成績單的底氣,來自於張江的優質土壤,也來自於孵化器的國際化和高成長,既包括加強研發領域的國際合作,也包括推動中國本土產品走出國門,形成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產業培育、品牌塑造的創新產業鏈條。
近年來,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設具有代表性的高質量孵化器,著力提升孵化服務的能級水平,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龍頭企業。為此,張江科學城探索了“大學科研院所+科創企業”等緊密共生的科創孵化模式。
作為上海科技大學孵化的首家高新技術企業,疊境數字自主研發了數字孿生城市、智能數字人、虛擬會展、自由視點等產品,並以人工智能、雲原生渲染引擎為核心,助力推動智慧城市、虛擬會展、智能交通等行業數字化轉型。
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認為,正因為張江提供了非常優秀的創新生態,讓他們去探索去試驗,才激發了他們更多的創新活力。經過7年多的積澱,疊境數字成功為第十五屆武術錦標賽、CBA常規賽、北京冬奧會等大型賽事提供技術支撐。
累計孵化企業約1400家,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A級﹔已誕生3家上市企業,其中偉測、普冉2022年登陸科創板,廈泰生物2021年登陸納斯達克,擬上市企業9家……在上海張江科學城,運營8年多的張江高科895孵化器運營碩果累累。
提供創新創業服務,最關鍵的是躬下身子來了解項目最切實的需求。張江高科895孵化器負責人陳海玲介紹,孵化器通過“平台+基地+基金”的模式,助力創新創業企業發展。與一般孵化器不同,895孵化器有兩個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24小時孵化器”,895創新基地設在一個集創業孵化、居住、辦公、配套於一體的全天候科創社區內,創業者在這裡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研發﹔二是“先孵后投,孵投聯動”,目前累計投了18個孵化器項目,投資金額6.6億元,回報倍數1.96倍,成功率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