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陸家嘴論壇夜話:“必答題”中的金融領域熱動力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謝衛群 王媛媛 余繼超
2023年06月15日16: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轉型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法治……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這些熱詞成為論壇夜話的主題,從中傳遞出金融機構的諸多共識。

踐行ESG理念是全球金融業的必答題

當前,踐行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成為全球發展的主流趨勢,金融業則是推動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踐行ESG理念是全球金融業必答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董事長鄭楊表示,金融業要以更大的社會責任、更長的時間維度、更寬廣的視野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平衡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關系。

他認為,目前,金融支持綠色發展面臨服務標准不統一、市場主體參與度不高不廣、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有限等諸多挑戰。需要全球各方加強合作,強化創新力和驅動力,全力推動低碳轉型取得更大突破。

面對“踐行ESG理念”這道必答題,金融機構積極作答。

鄭楊提出建議:加強多邊框架下的國際合作,盡快形成國際統一的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的標准體系﹔加強政策引導,激發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發展的潛力﹔樹牢綠色發展的理念,提升金融機構服務的能力。

“金融機構應積極主動地將ESG理念融入到自身的發展戰略,提升綠色低碳發展的意識。同時,繼續強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以及可持續發展挂鉤債券等金融產品的創新。”鄭楊說。

浦發銀行太原分行加大涉農信貸產品服務創新,推出“一戶一策”的1+N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以山西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浦發銀行供圖

今年5月,國泰君安發布了實施全面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級的行動方案,明確未來3年發展綠色金融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國泰君安証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鬆稱,重點工作包括打造完備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大力提升綠色投融資、綠色資產交易及綠色跨境服務能力等。

具體到支付、清算行業,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陳雷認為ESG實踐大有可為,比如支付行業賦能人、經濟和社區﹔支付行業推動誠信商業,加強客戶保護﹔推動低碳消費和碳足跡,推動綠色低碳理念深入客戶日常生活中。

發展普惠金融,“有沒有”走向“好不好”

在觀點碰撞與交流中,與會嘉賓認為,中國普惠金融取得長足進步,正在從“有沒有”走向“好不好”的階段。借助科技手段,可把普惠金融轉化成一個多贏的金融創新空間。

在促進中等收入群體、促進居民財產性收入中,普惠金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法治環境,基礎設施,數據開放利用,針對小微企業等特定對象的金融賦能,開發定制金融產品和服務等,都將對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發展普惠金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說,普惠金融正利用政策和科技的力量向邊際人群、邊際主體拓展,毫無疑問這有利於共同富裕。

科技的力量在普惠浪潮中不可忽視。“中國普惠金融廣泛發展的成功,背后主要是數字普惠金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會聯席主席兼院長貝多廣說。

普惠金融是一個生態體系,是指整個金融體系要更加包容、更加普惠。在貝多廣看來,普惠金融不光是普惠信貸。保險在普惠金融體系中,某種程度上比信貸更重要,所以要發展普惠保險﹔同時也涵蓋資本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在創業板、中小板、科創板,都體現了普惠金融的理念。

螞蟻森林2023年春種在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舉行。6年多來,螞蟻森林捐資支持了19個省份的生態建設,種下4億多棵樹,種植總面積超過450萬畝。螞蟻集團供圖

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認為,金融的發展要讓全社會各個群體普遍受益、廣泛受惠,來體現金融的人民性。共同富裕關鍵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求金融工作關注薄弱環節,比如貧困地區、中小企業、老年客群等,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真實需求,研究並改進提高金融服務的方式。

“從金融可獲得性來說,據統計,全國98%以上的鄉鎮都有銀行,89%的居民都有銀行賬戶。”金煜認為,從覆蓋面來說已接近全部,下一步要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延伸。

“小微信貸服務正在進入新的更高質量發展階段。”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要追求質量覆蓋和規模並重,同時解決“有沒有”和“好不好”兩方面訴求。

井賢棟進一步分析,“有沒有”解決小微信貸依舊存在的結構性不平衡:相對於“專精特新”政策鼓勵的中小企業,以及一線二線城鎮地區,大量正在數字化升級的傳統行業、服務業以及更偏遠、更下沉的農村地區的小微經營者,普惠金融的供給仍有不足。

上海銀行創新服務模式,為專精特新企業上海唐鋒能源科技公司提供“表內授信”+“股權投資”的投貸聯動的綜合金融服務。上海銀行供圖

完善法制保障,推動金融開放合作

“金融開放合作與法治保障”成為金融界、法律界和學界的熱點話題,如何做到有效結合?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表示,國際金融形勢復雜多變,金融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擴大國際金融合作,提升國際金融市場法治化水平已成為全球共識。“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正進入從要素准入性開放,升級為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新發展階段,積極推動金融開放合作與金融法治的良性互動意義深遠。”

“高水平金融開放,離不開高水平法治保障。”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表示,近幾年,金融開放合作有了突破性進展,上海金融系統不斷拓展和司法系統特別是法院系統的合作,取得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合作成果。

金鵬輝透露,最近上海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浦東建設金融業高質量開放引領區法規和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的修訂完善,這兩個條例法規對於上海金融改革政策和創新實踐的規范化將起到重大作用,對外資也是友好的支持和“定心丸”,對金融改革開放創新構成保駕護航的重要支撐。

對於司法如何更好服務保障金融業對外開放,賈宇建議,第一,要提升國際化視野﹔第二,打造高水平金融司法品牌,凸顯審判的專業性﹔第三,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需要數字化監管方式。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錢軍談到,中國下一階段進一步發展股市非常重要,同時,要進一步改善A股市場的生態環境。“A股大盤股不管是股票回報還是經營業績,相對來講更有提升的空間。”錢軍認為,全面注冊制的落地、退市機制的執行、公司治理能力的提高、投資者結構的改善等,值得關注並期待。

“關於証券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民事責任的司法解釋,已經進入我們的工作日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清晰完備的司法規則體系能夠穩定市場主體預期,提高金融配置資源效率,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最高人民法院在落實証券法規定的民事責任方面,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審理規則體系。

劉貴祥說,今年2月,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落地,對司法規則體系的完善提出更高要求。為服務注冊制全面施行與其他各項金融改革,保障金融制度型對外開放,最高人民法院將繼續完善金融審判的規則體系,就金融審判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予以相應的審判規則方面的研究。

“金融司法貼近行業和市場,直接反映出金融發展的趨勢。”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表示,立足金融審判職能的發揮,妥善化解金融矛盾糾紛,保障金融高水平改革開放,是金融司法的職責所系和使命所在。

趙紅說,作為全國首家金融專門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建院四年多來,探索形成了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比如,注重發揮審判職能,確保涉外金融糾紛高質高效化解,努力構建“審理公正、程序高效、訴訟便捷、裁判可預期”的涉外金融司法保障體系,吸引更多中外當事人選擇上海作為國際金融糾紛的解決地﹔注重延伸司法職能,保障金融制度型開放,服務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同時,對接金融規則國際化需求,為中國金融市場法治化建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注重國際交流,倡導全球金融司法交流合作。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