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話劇《蘭考》:泡桐樹下,奏響鄉村振興的兩地情緣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軒召強 王文娟
2023年06月07日17: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初夏的蘭考,驕陽似火,泡桐成蔭,隨風搖曳,為豫東平原帶來絲絲清涼。

夜幕初降,焦裕祿干部學院新落成的藝術中心劇場迎來一場特殊的首演——5月14日起,由上海戲劇學院、蘭考蘭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戲劇學院青年話劇團與河南黃河藝術團聯合演出的原創話劇《蘭考》,在這裡首輪演出。這一天,正是焦裕祿逝世59周年。

絢爛的桐花、漫天的黃沙,極具沖擊力的視覺審美,讓觀眾驚艷﹔一個村庄、兩個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徐徐呈現蘭考近半個世紀的歷史畫卷。

一個人、一棵樹、一個產業、一種精神。這棵泡桐樹,長在蘭考百姓心中,見証了歲月變遷,更見証了蘭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歷程。

該劇編劇、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接受大江東工作室採訪時稱:“希望這部作品成為新時代蘭考發展的一個見証,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當代鄉村現代化進程的縮影。”

兩地“琴”緣,打造新時代蘭考文化名片

提到蘭考,人們便會想起焦裕祿,想起“風沙滿地、三害肆虐”的歷史記憶。

如今的蘭考,早已翻天覆地——2017年,蘭考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實現了焦書記“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夙願。

一開頭,漫天風沙讓人有窒息感

上海到蘭考,坐高鐵隻需四個半小時。兩地距離快速拉近,更有千絲萬縷的文化情緣。

2012年上海出品的電視劇《焦裕祿》,主演焦裕祿的就是上戲教授、著名表演藝術家王洛勇﹔蘭考泡桐被上海民族樂器一廠運用到樂器制作,因地制宜幫助蘭考贏得“中國民族樂器之鄉”美名,也讓企業與當地脫貧實現雙贏……

黃昌勇記憶猶新,“2021年冬天,趕上當年第一次大面積降溫,我第一次到蘭考,考察焦裕祿干部學院尚未落成的劇場、參觀焦裕祿紀念館、看歷史上給黃泛區帶來災難的黃河最后一道灣,看到蘭考大地的蓬勃生機,尤其是蘭考人振奮的精神面貌,我非常震撼!”

很快,雙方達成共識:上戲為蘭考培養一個藝術團﹔共同創作一部反映蘭考脫貧攻堅、鄉村巨變的舞台劇,在焦裕祿干部學院新建藝術中心劇場駐場演出。

《蘭考》,講述了新蘭考故事,也是兩地文化的一次牽手,共同打造新時代蘭考文化名片。

2021年12月,蘭考縣人民政府與上戲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包括藝術人才培養、藝術作品創作以及劇院管理方面的合作事項。除了幾位主演,《蘭考》中一大半演員都來自上戲協助蘭考成立的河南省黃河藝術團。該團面向全國招聘戲劇演員,擇優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培訓一年。

2022年7月,蘭考表演研修班在上戲開班。9個月的封閉式學習,讓學員們對戲劇表演藝術有了全新感悟,全身心投入這部作品排練。

泡桐破局,普通人視角映射脫貧攻堅群像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已成為文藝題材重要的關注點。“不過,我們更習慣表現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的宏大敘事,卻輕忽了一批對土地充滿深情的普通人。如何實現題材開掘和視角創新,避免陷入重復和平庸?”

出走的年輕人、破敗的村庄、沒有盼頭的日子……“為什麼聶馬庄這麼窮”,是久久盤旋在劇中人頭頂的陰影。話劇《蘭考》中,破局之物正是蘭考象征——泡桐。

《蘭考》的舞台設計虛實結合,有大寫意之美

“焦裕祿當年帶領蘭考人民用泡桐防風固沙,今天泡桐成為蘭考走向新時代的依托。泡桐花開,寓意蘭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把泡桐、把虛構的泡桐園興廢變遷植入人物關系和劇情之中。”第一次到蘭考,黃昌勇就明確了:泡桐一定要成為這部劇的經緯。

主創團隊關注普通人視角,映射出的卻是一個群像。上海知青、蘭考老支書父女、古琴王等幾位重要人物均有原型,駐村第一書記的形象,也融合了許多位模范村支書和第一書記的影子。故事主線——從守護一片泡桐園到用泡桐制作一把古琴,正是真實的蘭考脫貧攻堅故事之一。

聶馬庄的第一書記

2000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與蘭考合作投資成立了上海牡丹民族樂器有限公司,成為蘭考當時規模最大的企業。2022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索性將生產基地落戶蘭考。目前,全國民族樂器行業90%的音板都取材於蘭考泡桐。

徐鬆林是蘭考縣徐場村第一代斫琴師,兒子徐平衛追隨上海牡丹樂器廠的師父學習后,做起了古琴生意,從夫妻二人小作坊,發展到如今20多人的規模。“當時焦書記種的泡桐為了防風固沙,沒想到,泡桐在蘭考留下巨大的‘綠色銀行’。我們這一輩,要把泡桐做成最好的音板、最好的古箏。”徐平衛說。

徐平衛所在的徐場村有105戶,現在有90戶都從事民族樂器的生產和銷售,包括古箏、古琴、琵琶、二胡、軟柳等20多個品種。徐場村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量達10萬台,年產值突破1.5個億。

《蘭考》創意獨特,結構靈動,以泡桐樹為核心意象,貫穿蘭考古琴制作的前世今生,既體現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因地制宜和傳承保護,也為連接蘭考的歷史與當下、城市與鄉村找到文化之根。

鄉土情懷,新的趕考路上作示范

《蘭考》在焦裕祿干部學院藝術中心劇場首輪演出,不落窠臼的“普通人”視角、農村題材現代化的視覺美,引發觀演熱潮。而舞台內外蘊含的青春力量,更展現了新時代蘭考的蓬勃生機。

《蘭考》劇照

曾執導過《前哨》《繁花》等爆款作品的青年導演馬俊豐,獲邀加盟《蘭考》時,最初的想法是“接不了”。“我是從小生活在城裡,對農村生活完全沒經驗,怎麼導?”幾次深入的蘭考採風后,他改了主意。“排演《蘭考》的日日夜夜,我始終被一股自然而濃郁、赤誠又質朴的情感包裹,在溫暖的創作氛圍中,在焦裕祿精神籠罩下,面對新蘭考,面對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無比踏實。我想邀請觀眾和我一起,回到鄉土,去觸摸這生機勃勃的大地。”

他大膽地創新排練方法,將民俗和敘事靈活融合,重視視覺審美和多樣化藝術手法拼接,實時影像與直播讓觀眾眼前一亮,“《蘭考》一半以上演員來自河南黃河藝術團,鮮活的創造力掀起無數巨浪,涌向觀眾心中。”

“青春”正是《蘭考》主創團隊特色。制作人徐晨子坦言,上戲舞美、表演、導演、戲文系以及創意學院等在校生及畢業生均挑起大梁,出色完成演出創排任務。上戲專業化的創作制作團隊,為《蘭考》創排提供了強有力質量保証。

上海話劇中心著名演員劉鵬是該劇主演,身為“80后”的他,對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祿》有深刻的第一印象,但依舊是模糊不清的。親身來到蘭考排練演出,他真切感受到當地百姓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在路上,他們總會熱情推薦我,去看看焦裕祿教育基地,去看看黃河最后一道彎。如今的蘭考,干淨漂亮如同花園,生機勃勃。”

上戲大四學生葉澤坤,作為編劇助理加入創作團隊。他告訴記者,正式排演前,導演組帶領大家前往蘭考採風,走訪村落,和村支書、村民們聊天,融入當地生活中去。也前往工廠、泡桐林及黃河灣口,切身感受蘭考驚天動地的變化和背后無數人的付出。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劇中‘砍泡桐’一幕,不僅是簡單的理念沖突,更夾雜了時代背景,聶岳山和馬水生這對好友,在時代裹挾下隻得針鋒相對,聶馬兩家幾十年的恩怨糾纏,就此展開——整部舞台劇升華成為一部時代色彩濃厚的農村史詩。”

首輪演出,場場爆滿,觀眾反響強烈

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是《蘭考》的第一批觀眾,他說,“整場演出像是一部大片,其中的表現手法值得戲曲學習。我非常希望兄弟劇種都能來看這部好戲,更希望河南眾多戲曲劇種都嘗試移植,讓這部戲常演常新”。

正在焦裕祿干部學院培訓的,有不少“90后”“00后”學員,紛紛被濃濃鄉土情懷、浪漫敘事手法和強烈視覺審美震撼,有學員在朋友圈晒出觀后感:“《蘭考》話劇不像其他脫貧劇,貫穿始終的是鄉土情懷和詩情畫意——在泡桐林枝椏交錯的樹影裡,在老支書默默守林的滄桑回憶裡,在聶知秋的琴聲和不肯折腰的倔強裡,在每個聶馬庄村民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裡。”

“這台戲,不僅是一堂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藝術黨課,也是一個展示蘭考創業史、脫貧史、奮斗史的生動窗口。”一位觀看首演的黨員如是說。

首演驚艷亮相,《蘭考》順利通過“大考”,贏得好評如潮。主創團隊正在緊鑼密鼓梳理各方意見,對作品再加工,“蘭考脫貧攻堅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實踐,也是一個了解中國農村的新樣本,值得進一步總結、發揚。”

(本文部分採訪素材由上海戲劇學院提供,攝影:尹雪峰)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