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瞄准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聞出版職業教育實踐變革

黃彬
2023年06月02日19:0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當前,主題教育持續走深走實,新聞出版類職業院校主動擁抱社會產業的變革,高標准、高質量將主題教育的學習成果運用到辦學實踐中。通過創新貫通培養模式、信息化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職前職后教育並舉、產教深度融合等諸多維度,積極順應行業產業需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聞出版人才。

創新貫通培養模式,構建現代新聞出版職業教育體系

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內在需求。為此,新聞出版職業教育一體化設計了5-6年的長學制貫通培養。相比3年中職、2-3年高等職業教育等短周期的培養,長學制貫通模式能更好地為行業產業輸送緊缺而優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例如,對標《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教育適時調整辦學定位,精准對接上海“四個品牌”建設,依托新聞出版產業在上海的優勢,在專業的轉型、融合、創新、發展中不斷地實時調整,進行課程改革。尤其是中高職貫通的專業方面,上海新聞出版的中職、高職學校同屬於一個職教集團,有力推動了人才培養模式一體化設計和職教資源共享。

新聞出版職業院校的貫通專業與新聞出版產業布局是緊密聯系的,其中,中職專業、高職(本科)專業應具有相同的專業方向,在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實施方案和師資管理等方面,均可以實施一體化設計。這樣的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能讓新聞出版職業教育的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培養模式,不再只是物理上的技能教學的疊加(如,3+2、3+3學制等),而有別於傳統的中職、高職貫通模式,更能滿足行業人才的需求。

緊扣信息化數字化,賦能專業建設與課程技術轉型升級

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支持出版物發行企業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經營的通知》,強調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應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解決發行企業長期存在的經營模式單一、技術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各出版企業積極開展網上書店建設,推廣“直播帶貨”等銷售新模式,並拓展物流渠道,將企業的圖書數字化,積極投入數字出版、有聲書的資源開發。

新聞出版職業教育更應根據當前行業的特點和發展需求,推動課程專業向數字化轉型,包括但不限於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技術、雲計算等方向。還要通過設置相關課程和實踐項目,培養學生在數字技術應用、數據分析與挖掘、智能化系統開發等方面的能力,以適應數字化產業的發展需求。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創生了更加個性化、靈活性強的學習環境。數字技術也為教育評估提供了更加准確及時的數據支持。新聞出版職業教育應不斷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借助數字技術開發,建立完善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多樣化、實用性強的教學資源,如,在線課程、教學視頻、虛擬實驗室等,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以及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習效果和職業競爭力。

職前職后教育並舉,產教深度融合打造職業育人新生態

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進一步明確了“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並舉是職業院校的法定職責”。《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也從法律層面明確了“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並重”是服務全民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賦予了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可以開展相應的職業培訓的權利。隨著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並舉,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各級各類緊缺人才,解決重點人群就業和鼓勵創新創業。

隨著產業內部結構的變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手段的出現和採用,會不斷出現新的崗位,原有崗位也出現了新的要求,這需要勞動者在行業之間的轉移,而轉移人員必然需要接受相應的轉崗、轉業教育。職業教育不再是技術和技能的簡單疊加,履行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的職能,倒逼新聞出版職業教育細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確保社會培訓的教育內容與實際職業需求相匹配,並能提供實踐機會和職業導向的培訓。

如,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作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培訓的主要基地,年培訓量10000人次。學校開發的“新聞出版知識在線”平台,是國內領先的可以為行業進行職后培養、繼續教育的2家平台之一。作為上海市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學校參與制定平版制版員、平版印刷員兩個工種(每個工種5個等級)的評價,2022年完成了近200人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打造職業院校雙証體系,健全了行業評價。

隨著職前職后教育的發展,需要新聞出版職業教育進行深度的產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能級。如,廣東新聞出版技師學院技術專業實施“前校后廠”人才培養模式﹔江蘇省優質特色職業學校——江蘇新聞出版學校,堅持“跨界、融合、轉型、特色”的專業建設思路和“成果導向教育”的教學理念,與知名公司深度合作,走產教“雙元”育人之路﹔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依托全國新聞出版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單位的重要平台,打造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府等多方聯動的產教融合發展新生態,學校還主動對接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和新聞出版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確立了“一軸兩翼式”發展新模式,即立足於人才培養的學歷教育“一軸”,同時伸展上海新聞出版教育培訓中心(新聞出版總署教育培訓中心上海分中心)的職后教育和上海市印刷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質量檢測服務(中宣部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上海分中心)之“兩翼”,積極對接國家級園區、上海文化品牌、行業龍頭企業、世界頂級賽事,打造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新聞出版行業人才接續培養的高地。

依托高水平技能大賽,提高職教內涵、助推“技能強國”

高水平的技能大賽,展示了職業教育在全國、全球的水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的承辦,也是各地發揮職教特色、發揮職業學校作用的重要時刻。

新聞出版類職業院校通過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承辦行業技能大賽,把技能大賽標准與學校專業課程標准對接,推動專業課程的國際化。此外,通過比賽,學校還收獲了技能人才培訓經驗,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依托世賽、國賽、行業大賽的契機,新聞出版職業教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不斷提升內涵建設。上海新聞出版職業院校積極依托高技能人才基地和上海市公共開放實訓中心,培育了越來越多優秀的世賽、國賽選手,廣泛宣傳“技能強國”意識,弘揚“工匠精神”,引領長三角新聞出版類職業院校以賽促教、以訓促學,高質量發展。

推動職教國際化,服務行業產業“走出去”的全球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單向引進借鑒”走向“雙向共建共享” 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逐步形成。

基於此,新聞出版職業教育積極推動國際化全球戰略,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滿足重點行業國際產能合作服務的需求,推進職業院校在教學、技術、科研等方面與國際接軌。此外,還引進和輸出大批優質的課程與師資,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專業人才,提升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職業教育國際化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育人標准的國際化。為“培養出具有國際眼光、全球思維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必須開展國際化育人標准的探索。二是師資隊伍的國際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師交流、教師培訓、師資的引進與輸出等系列項目,提升教師的國際教育教學能力。三是專業課程的國際化。以國際理念推動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建設,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並有選擇地引進國外有影響的職業資格証書,逐步實現了對一些重要的職業(工種)技能標准和資格証書的國際雙邊或多邊互認。四是學生交流的國際化。在政府相關部門支持下,學校根據自身培養目標和辦學基礎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以及職業素養的認識和理解,培養“海納百川”之胸襟、具備國際遷移工作能力。

讓新聞出版職業教育成為“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的教育,必須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對標行業產業發展趨勢,深化職教改革,促進新聞出版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與產業行業的無縫對接。我們相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新聞出版職業教育將緊隨行業產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作者系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黨委書記)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