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功臣獎趙東元、特等獎張文宏等,他們為何眾望所歸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黃曉慧
2023年05月30日17: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工骨”造福全國30萬患者,大硅片解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生存大計,高端裝備精磨“胖五”核心材料,硬核醫生捧走科普大獎……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授獎316項(人)。其中,每年授獎數量僅有一兩項的特等獎,今年首次達到4項。

暌違兩年,不勝期許。獲獎榜單上,變的是新銳輩出、學科領域愈加多元,不變的是原創碩果累累、硬核科技領跑。作為全國創新高地的科技最高獎勵,上海科技獎一直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要,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原創發明的獎勵,今年授獎項目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佔比分別達18.5%和15.5%,高於前5年均值。

今年榜單的一大亮點,當屬設立4年的科普獎首次頒出特等獎。作為全國首個單獨設立科普獎的省級科技獎,上海科技獎開了“致敬科普”的先河。此次科普與科創同獲最高榮譽,也創了先例,再次表明獎勵創新的上海科技獎,自身也在創新。

趙東元院士為本科生授課。復旦大學供圖

趙東元:“造孔”院士榮膺上海科技功臣獎

“當人們評價牛頓、愛因斯坦、法拉第這些偉大的科學家時,不會數他們發了多少篇SCI論文,拿了什麼科學大獎,而是提及他們對人類的貢獻:牛頓三大定律、相對論、光電效應、電磁感應……”5月18日,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趙東元剛結束兩堂課,就從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趕到江灣校區,與等候採訪的媒體記者見面。一開聊,他便饒有興致地談起對科學、對科學教育理念的認知。

此前一天,趙東元經歷了1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大半夜才回到上海。第二天上午,他精神抖擻,准時出現在大一學生專業基礎課《普通化學》的講台上。這門全校通識課,他上了20年,無論自己多忙,一周兩節課,准點開講。名目繁多的概念、抽象的內容,被他的生動講述化為妙語如珠,其中還穿插著科學史故事、化學元素的發現歷程、材料科學最新進展等,信息豐富、深入淺出、妙趣橫生。

2007年當選中科院院士后,趙東元仍堅持繼續為本科生上課,隻因科研和教書育人,被他視為最重要的兩件事。“做科研要學會提問、懂得表達,好的研究要能講出來,讓人聽得明白。”趙東元認為,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向他們傳播科學精神,訓練他們的科學思維。在復旦大學20多年,趙東元培養了近百名高層次材料學科人才,每次獲獎拿到的獎金,他都拿出20%—30%用來資助年輕學者發展。

趙東元從不為學生設限,鼓勵倡導打破常規、大膽發問、擁抱新鮮事物。對於一些學校因為擔心論文抄襲而禁止使用ChatGPT的做法,他並不認同:“ChatGPT是新的寫論文工具和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人來說,ChatGPT或許能幫助提升英語表達能力,真正的科學思想是抄襲不了的,科學發現需要超出尋常的思維,要靠實驗一步步驗証出來,不是從ChatGPT能抄來的。”

此次榮膺上海科技獎最高榮譽“科技功臣獎”,他一如既往雲淡風輕:“我就是一個造孔的人,這麼多年隻干這一件事。喜歡創造知識、傳授知識,專注為異想天開尋找答案。”

他所言“異想天開”,是一場持續了20多年的科研長跑。他和團隊創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獨特的物質輸運和界面反應規律,奠定了他在功能介孔材料領域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地位。“科學,尤其是基礎研究,往往都是看似無用的‘異想天開’。”趙東元說,在上海這座城市的“長情”守護下,在復旦大學自由探索、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中,他把曾經的“奇思妙想”鑄成了大器。這項基礎研究領域“從0到1”的原始創新,也讓在基礎研究上一直舍得投入的上海在2021年,時隔18年后,再次閃耀國家最高科技獎勵的光芒。

十多年來,趙東元團隊創造了19種新型介孔分子篩結構,全部是以FDU(復旦大學)命名。這些新型介孔材料已經投入到工業化生產,比如作為催化劑使用,全國推廣后每年可為中石化增產約150萬噸的高質量油品。而今,他帶領團隊仍在不斷尋找介孔材料新的合成方法,提高催化效率,降低應用成本。對科學摯愛不止,創新的腳步就不會停歇,近年他又向新的前沿領域進發,比如研發碳硅復合的介孔材料,用於鋰電池的負極材料。

“我們國家真正開始搭建科研體系也才40多年時間,至少還需要30到40年才能完成這套現代科學的體系,需要一代又一代熱愛科學的人接力奔跑。”趙東元說。

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的趙東元院士(右一)與獲上海市科技獎科普獎特等獎的張文宏醫生(左一)交談。黃曉慧攝

張文宏醫生編寫的科普圖書衍生出多媒體產品,影響廣泛。華山醫院感染科供圖

張文宏:醫療科普要講老百姓想知道、聽得懂的話

上海作為公民科學素養連年排名全國第一的城市,擁有豐厚的科普資源和科學文化底蘊,活躍著大批頂流的科普大咖,科普獎特等獎會花落誰家?今年,答案終於揭曉,大獎眾望所歸地頒給了三年來陪伴人們度過疫情每個艱難困苦時刻的張文宏醫生及他主導的科普項目《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與健康生活科普》。

“醫生做科普的動力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為了讓更多公眾認識,來門診找這位醫生看病,有打廣告之嫌。我認為這是‘小科普’,醫生要跳出自己的醫療圈,拋開科普讓自己獲益的私心,回應老百姓關切的健康問題,講老百姓想知道、聽得懂的醫學知識,這才是‘大科普’。”張文宏說,他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當初就是抱著“大科普”的初衷,開通公眾號,並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加入科普抗疫的隊伍中。

華山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阮巧玲記得,2020年1月17日,世衛組織發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指南”,“這是世衛組織發布的第一個有關新冠病毒的指南,張教授組織我們連夜翻譯成中文,凌晨時分挂在‘華山感染’公眾號上,8小時閱讀量超過300萬。”阮巧玲說,疫情前,“華山感染”上的文章單篇閱讀量鮮少有過10萬的,這次出乎了他們的預料。1月18日,世衛組織發布《大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華山感染”又是第一時間翻譯轉發,6小時的閱讀量高達1550萬。

“疫情來了,最恐慌的不是和病毒開戰的一線醫務工作者,而是公眾。我們醫生是保持沉默,還是積極主動與公眾展開對話溝通?”張文宏當時看到一些地方,人們的恐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聽聞出現靜脈注射消毒劑、喝消毒劑等極端防疫事件。“真理還沒出來,謠言已經滿世界跑。如果科學不及時公開、透明地回應公眾關切,偽科學就會乘虛而入,因為它要賺取流量。”

這些思考讓張文宏決心拿起科普的武器,在另一個重要戰場上與病毒抗爭。在張文宏的主持下,“華山感染”這個公眾號源源不斷地將防疫知識送到老百姓的方寸屏上,30多篇原創文章及時解讀疫情走向、防控決策,普及糞口傳播、氣溶膠傳播等晦澀難懂的疫情知識,簡潔表述、圖文並茂,迅速抓住了公眾的心。

“現在不僅僅是醫生一個人在戰斗,那肯定完蛋,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最好的藥就是免疫力”“你覺得很悶嗎?病毒也被你悶死了”……張醫生以風趣幽默的話語撫慰人心,以科學有力的証據粉碎謠言,以他的淡定從容展現人類科學應對病毒的見招拆招、頑強努力。面對疫情反復或有新的病毒變異株出現,許多人會閱讀、轉發張文宏及其團隊的文章,“看看張醫生是怎麼說的”。

張文宏“破圈”成為科普大咖,其影響力也迅速擴大到海外。當疫情初起和肆虐時,受我國駐外使館的邀請,張文宏頻頻現身與海外華人華僑、留學生代表視頻連線,向他們傳播防疫知識、詳解應對之策,幫助大家避免恐慌、科學應對。這些連線視頻全網播放量逾億次。2021年,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曾手書感謝信寄給張文宏,感謝他在危急時刻撫慰人心的科學普及。

在張文宏看來,科普與一線救治同等重要,科普的作用不亞於一線的臨危救命。“我還記得2022年高溫下的艱辛抗疫,很多社區防疫人員冒酷暑穿‘大白’做核酸採樣,中暑重病事件頻發,我們團隊發聲呼吁‘大白換小藍’,權威媒體迅速跟進,最終為國家核酸採樣人員‘大白換小藍’的政策轉變做了很好的鋪墊。”

“科普不是打賞別人,不是我們醫生平時擅長看什麼病就做什麼科普。科普也不能僅展示抓人眼球的部分。比如在新冠疫情中出現‘白肺’,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恐懼,但‘白肺’並不是新冠專屬,流感、腺病毒感染也會出現‘白肺’,我們就要多維度地介紹‘白肺’形成機制和臨床救治,而不是單說一兩個案例。”張文宏認為,科普是一場充滿人文情懷的溝通,科普工作者要和老百姓站在一起,才能真正打動人。

走出疫情大流行后,張文宏及其團隊仍堅持在做“消除傳染病的影響”的科普,到全國各地做公益講座,向邊遠地區免費發放科普圖書,“我們希望,科普能讓人們從更高層級認識健康、感知生命。”張文宏說。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宇晗創辦了拓璞科技。採訪對象供圖

劉昌勝院士(右)和學生交流實驗情況。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王宇晗、劉昌勝:上海的創新環境推動實現突破性成果

在高新技術企業扎堆的閔行區莘庄工業區,上海拓璞數控科技股份公司因其高大上的用戶“朋友圈”而格外出挑。大飛機的曲面蒙皮、“胖五”的燃料貯箱箱底,都出自這家公司的夢幻工廠。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可以生產雙五軸曲面蒙皮鏡像銑的公司, 拓璞數控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以自主創新的鏡像銑核心技術,此次問鼎上海技術發明特等獎。

“20多年前,我在交大開始研制數控機床時,五軸機床像一座隻能遠眺卻無法觸碰的高峰,國內幾乎沒有科研機構涉足這一高端裝備的‘明珠’。”倚靠學校深厚的機械與動力學科背景,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宇晗要帶領團隊摘取這顆工業明珠。

然而,在學校實驗室裡做出來的樣機,和市場成品還有很大差距,但產學研不暢通,樣機的中試驗証就很困難,研發進程也會受阻。2007年,王宇晗萌發了創辦企業的想法。時值上海交大推行科研管理改革,鼓勵老師保留身份、帶著科研成果創業。“我們需要軟件、數控、機械等多個學科的人才,如果沒有學校的支持,我不大可能放棄學校的教職,離崗創業。”

有了交大學術團隊的撐腰,王宇晗多了創業的底氣﹔而來自上海市經信委重大裝備技術專項的支持,解決了企業初期的研發經費問題。盡管王宇晗帶領的師生初創團隊,由於缺乏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經驗,僅3個月就花完了第一筆市場融資1500萬元,遭遇企業第一場經濟危機,好在交大、政府部門及時施予援手,助他們度過了難關。

令王宇晗沒想到的是,當拓璞找廠房打算投產時,莘庄工業區送來了一份大禮——由政府出資為拓璞量身定制全裝全配廠房。拓璞生產的最大機床設備重達500噸,對地基要求非常高。莘庄工業區耗費超過1億元向下挖了22米,為拓璞廠房夯牢地基。“創新是我們的立命之本,我們要保証每年的研發投入20%以上,就不大可能投入基建。”王宇晗感慨,上海的政府部門有前瞻性,真正懂得什麼是高端技術,一路保駕護航,讓拓璞有了今日的輝煌成績。

多學科、跨區域產學研合作,是上海科技獎獲獎項目的一大特色。在特等獎中,以中科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劉昌勝領銜的“載生長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復體的創制及臨床應用”,與其合作的課題組近10個,既有來自高校的,也有外地的三甲醫院、藥企的科研團隊。這個龐大的科研團隊瞄准骨修復的臨床難題,經歷20多年的多學科聯合攻關,讓這項人工骨修復創新技術造福了全國800余家醫院超過 30萬例患者。

劉昌勝此前曾兩獲國家科技獎,都與他一直以來的人工骨研究相關。回想當初,他帶領團隊研制成功“自固化磷酸鈣人工骨”,在骨科臨床引起不小轟動,卻有些糾結——是繼續駕輕就熟地做科研,還是接受全新挑戰、辦企業推動產業化?面對兩難,他最終選擇放手一搏。他說,是華東理工大學靈活、寬鬆的科技政策給了他勇氣,比如學校不直接資助專利申請,但專利實施許可經費可提取50%的酬金用於獎勵科研人員,40%的發展基金用於項目團隊發展。正是這種敢於按照市場機制激活科研體制的做法,讓華東理工實驗室的半數成果都被“激勵”進入市場。

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再回到實驗室探尋基礎科學,每一個環節都能獲得來自其他科研團隊的合作支持。劉昌勝認為,上海醫藥領域產、學、研、用的高度一體化、專業化優勢,讓他的研發團隊能夠持之以恆地潛心於“人工骨”研究,久久為功,做出突破性成果。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