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上海高質量發展觀察:動力變革,全過程創新,全方位布局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作者:劉士安 方敏 歐陽潔 巨雲鵬
2023年05月18日16: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看上海③】

上海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是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在新起點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是這座城市的一道必答題。

去哪裡尋找、又如何構筑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新動能?唯有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變革,把握大勢、主動作為,攻堅克難、乘風破浪。

布局發展新賽道、錨定創新第一動力、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海多措並舉推動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鍛造更多強勁引擎。

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內展示的智能康復機器人。方敏攝

布局新賽道,鍛造新引擎

走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康復機器人很吸睛。通過智能終端操控,設備憑借節律性步行、重心自由浮動,可幫助患者實現步行功能訓練。該企業30多款產品頗受市場青睞。

布局新賽道,是上海增添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一招。

近年來,上海開辟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並頒布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五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

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展示工業元宇宙。方敏攝

充電15分鐘,航行1小時……前不久,世界首艘超級電容動力車客渡“新生態”輪剛投入長橫對江渡營運,就引發許多關注。採用純電系統,這艘客渡船一年節省燃料成本87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30噸。成本降低,還更加環保。

這樣的動力變革,正是上海當前的期待。

為保障新賽道、新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在組織統籌、資金支持、載體布局、人才引育、開放合作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嘉定新城,加快建設“汽車制造領跑+智能傳感領航”產業體系,力爭“2025年產業總產出達到萬億級規模”。

鬆江新城,做大“科創走廊+數字雲城+智慧樞紐”數字化轉型平台,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集群……

今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徐匯、黃浦、靜安、浦東臨港等地100多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或開工。梳理這些重大產業項目可以發現,新賽道及未來產業正成為上海新增投資的重點。

“上海積極落實新賽道行動方案。數字經濟,已經形成30家新生代互聯網領軍企業和7家千億級電商平台﹔智能終端,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虛擬顯示等領域。”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湯文侃說,“2022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了43%。”

上海還提出新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等四個新賽道產業總規模突破4.5萬億元。

以布局新賽道來推進動力變革,上海加速發力。

抓牢“牛鼻子”,強化新范式

續航力2萬海裡,可一次性從中國到巴西跑一個來回——19萬載重噸的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船“裕信”號,前不久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成並交付。

“這款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的高技術船舶,突破了雙燃料供氣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外高橋造船研發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具備獨立自主的研發設計能力,公司已累計獲得23艘雙燃料船舶建造訂單,在建11艘,躋身世界造船第一方陣。

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船“裕信”號。資料照片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各國紛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動力變革,創新為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成勢、未來產業搶先布局,上海需要牢牢抓住創新“牛鼻子”。

打造創新之城,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科創土壤肥沃、科技人才集聚的上海,必須樹立和堅持鮮明的創新范式——“全過程創新”。上海強調,科技創新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從基礎研究到創新加速,也就是“從0到10”的全過程。

圍繞“全過程創新”,上海強化科技創新全鏈條觀念,優化“政府有為、專班推進”+“市場主導、揭榜挂帥”機制,投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努力營造科學家敢干、資本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的創新氛圍。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介紹,上海已形成國家級100家、市級915家、區級2000余家的企業技術中心體系,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65%。

推出“基礎研究特區計劃”,上海為原創性基礎研究舍得投入、耐得住性子,讓科研工作者安心“板凳坐得十年冷”。

在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記者見到年僅31歲的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青年研究員劉春森。他正帶領11人團隊、數百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在芯片基礎研究領域開展相關研究。

“年輕科研人員能獲得這麼大的支持,得益於上海設立的‘基礎研究特區’。”劉春森說。

2021年,上海市出台《關於加快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試點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市政府每年向每家“特區”投入1000萬至2000萬元,持續5年,試點單位以不少於1︰1的經費比例共同投入。加大資助、鬆綁放權,營造鼓勵潛心研究、長期攻關的科研環境,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

“2023年,上海科技創新工作還將圍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全過程,提升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體系化能力。”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說。

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計海新攝

對標最高最好,提升發展能級

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採訪中,不少部門負責人感慨道:“上海的‘第一’太多了,隻和過去的自己比,或者片面橫向比,難免沾沾自喜,產生怠惰思想。”

如何繼續激發新動能?上海眼光向上,樹立目標: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鍛長板又補短板,揚優長又強弱項,敢於啃硬骨頭,下大力氣推動動力變革。

在浦東,“第三名的反思”故事在航運業流傳甚廣。

2014年,上海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中列第7位,到2020年上升至第3位。航運業國際競爭激烈,全球第三殊為不易。然而,身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的浦東沒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斷反思:和第一的新加坡、第二的倫敦相比,我們差距在哪裡?提升航運服務產業能級還需要哪些動力推進?

“我們正深化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的建設。”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董曉玲表示,浦東正從促進高端國際化航運人才集聚、支持離岸航運服務發展、吸引航運重大項目落地、加速發展智能航運等方面著手,全面帶動航運服務產業能級提升和跨越,加強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支撐上海成為全球航運資源配置中心。

當前,浦東已集聚航運全產業鏈企業1萬余家,包括全球前十的國際船舶管理企業5家、千億級融資租賃公司6家。上海航運業正向著第一第二看齊,爭取追趕超越。

今年年初,上海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6.0版,樹立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鮮明取向。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正是各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鮮明亮點。

2月3日,《虹口區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發布,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努力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2月17日,《浦東新區加強集成創新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方案》出台,對標世界銀行“宜商環境”10個評價指標,拿出一批浦東率先突破的舉措。

上海著力打造貿易投資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務服務規范、法治體系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提升城市軟實力,為中外企業興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撐。聯合利華公共事務副總裁曾錫文表示,上海營商環境經過多年改革升級,愈發貼近國際規則,也更符合跨國公司需求。

上海承擔的一系列國家戰略任務,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勇蹚改革深水區,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等不斷推出。如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播下的“種子”,已在20多個省份的自貿試驗區茁壯成長,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