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望得見水 觸碰到綠 品味到城市歷史 享受到城市藝術

“一江一河”文化溫度處處可感

2022年10月02日08:3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制圖:王晨

“一江一河”旅游好消息頻傳:7月底,十六鋪旅游碼頭1號碼頭完成升級改造,未來市民游客從這裡乘船游覽黃浦江的體驗將進一步提升﹔9月17日,蘇州河旅游水上航線開通試運營,首期航線涉及黃浦、虹口、靜安、長寧、普陀5個區,全長約17公裡。

過去十年間,上海的“一江一河”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黃浦江兩岸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相繼貫通開放,濱水公共空間正成為市民群眾休憩之處、中外游客流連忘返之地和上海生活的品牌。

貫通濱水空間,還江還河於民

2010年,當時擔任市政協委員的張培志參加了一場“進一步推進浦江兩岸和蘇州河兩岸開發建設”的專題視察。視察中,張培志和同行委員們有兩大遺憾:不能從十六鋪直接走到徐匯濱江﹔蘇州河沿河一些小區割裂了河岸公共空間的完整性,形成了一條條“斷頭路”。

為此,參與視察的委員們一致提出,希望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各區能突破體制上的障礙,串聯出一條完整的沿江游覽路線。當時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不會想到,這樣的願景十多年后不僅全部實現,還遠遠超出了預期。

過去十年間,上海始終把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順應市民期待,花大氣力把“一江一河”濱水空間騰退出來、貫通起來,還江還河於民。在政策層面,《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地區建設規劃(2018—2035)》正式將“一江一河”發展納入上海市未來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從功能布局、公共空間、歷史文化、綠化生態等方面對“一江一河”沿線作出規劃引導,並注重實施引導。

多方協力推進下,“一江一河”兩岸綜合開發、轉型發展的成果有目共睹。2017年12月,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至徐浦大橋45公裡岸線公共空間貫通,將上海最精華、最核心的黃浦江兩岸開放給市民﹔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基本實現貫通開放,市民身邊的高品質文旅休閑空間進一步拓展。

今天的黃浦江畔,從十六鋪直接走到徐匯濱江早已沒有障礙,這條漫步線路還擴展到了從楊浦大橋至徐浦大橋的區段和浦東濱江﹔蘇州河上,宛如飛虹般的光音棧橋不僅串聯起了長壽路橋以北至遠景路總長約700米的“斷點”,更因其集合了音樂、燈光、美術等元素,成為網紅打卡點……

從生產生活的活力帶,到產業升級的創新帶﹔ 下轉 4版(上接第1版)從城市歷史文脈的傳承,到人民精神生活的樂土,煥新后的“一江一河”讓市民享有了更多水清岸綠、具有文化品質的城市濱水空間,成為體現上海城市形象的地標。

活化利用歷史建筑,提升文化內涵

蘇州河沿線眾多的老建筑和工業遺存不僅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見証,也是一部記錄上海城市變遷的“活歷史”:蘇州河畔的華東政法大學內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校園建筑群,曾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歷經近兩年的濱河空間貫通與景觀提升后,長約900米的蘇州河華政校園段正式對公眾開放,人們既可深入品讀華政歷史建筑,也能近距離欣賞蘇州河上鷺鳥紛飛的生態美景﹔M50創意園原址為信和紗廠,是上海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紡織工業園區之一。各個時期的工業廠房在這裡鎖住上海老工業遺存記憶,並與時尚創意、文化藝術產業融合成為新的藝術地標。

在蘇州河兩岸,與華政校園建筑群、M50類似的老建筑和工業遺存比比皆是。今年4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的為期半年的蘇州河文旅資源普查項目告一段落。在項目負責人、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高峻看來,這些文旅資源的涌現,與近年來上海對蘇州河的持續改造密切相關。“曾經的蘇州河沿岸遍布工廠、碼頭,是一條以航運功能為主的河流。經過環境綜合整治和數輪城市更新,諸多歷史建筑成為打卡點,蘇州河已發展成為人們可以親近的后花園。”

在楊浦濱江,一批沿岸工業遺存也正成為市民游客青睞的好去處。已有140余年歷史的楊樹浦水廠在保留供水功能的同時還增加了休閑娛樂、教育展覽、文化旅游等復合功能,在延續深厚歷史文脈的同時,也承載了全新的歷史使命。

望得見水、觸碰到綠、品味到城市歷史、享受到城市藝術。2021年上海旅游節期間,一項吸引了150萬市民游客參與的“一江一河潮玩地”評選中,涵蓋了建筑、美術館、咖啡館、創意園、商業中心等類型的首批30處潮玩地脫穎而出,眾多歷史建筑和工業遺存也位列其中,展示出上海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和城市軟實力。

開展節事旅游,營造江河文化溫度

十多年前,蘇州河上也曾短暫地開出“水上巴士”,但當時的航線水岸聯動、商旅互動不足,要將沿線的普陀、長寧、靜安、虹口、黃浦五區文旅資源打通更是困難重重。最終,這條水上航線因客流不足、蘇州河清淤等原因停航。

今年重開的蘇州河旅游水上航線,迎來了另一番面貌。城市更新中涌現的文旅資源密集分布在蘇州河兩岸,一度困擾蘇州河水上旅游多年的“港航分離”問題也在各方推進下順利解決。通過引入獨立的水上旅游公司,同時負責水上旅游碼頭的建設管理和水上游船的運營,實現“港航一體”,令蘇州河水上游線的水岸聯動有了更多可能。

越來越多節慶賽事的落地,進一步營造出了處處可感的江河文化溫度。去年金秋十月,蘇州河迎來了高光時刻——首屆上海賽艇公開賽在此鳴鑼開戰,吸引了全城人的目光。在獨具海派風情與歷史韻味的水道上,運動員們的矯健身姿與岸線的旖旎風光,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難忘的觀賽體驗。

水更清、岸更綠,江河更有溫度。在可預見的未來,市民游客不僅將借由水陸漫游的方式更好地體驗“一江一河”的自然和人文魅力,也將成為“一江一河”美麗新圖景的直接創造者和參與者。(記者 李寶花)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