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被約談好幾次了,為什麼會超額投放?

本市對共享單車實行總量調控后,共享單車“野蠻生長”態勢一度得到遏制。但除了已備案的車輛,路面上還是有不少企業偷偷投放的共享單車,這也成為企業運維跟不上、車輛積壓佔道的根源之一。昨天(18日),市人大與楊浦區人大聯動開展《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共享單車的超額投放問題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熱點。
地鐵10號線五角場站是此次執法檢查的第二站,代表們在此重點檢查的就是共享單車的停放管理。市人大代表洪程棟說,在地鐵口、商超、醫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地區,往往存在著大量共享單車超額投放現象,給城市空間帶來壓力,也給市民日常通勤造成安全隱患。這一問題的治理下沉到街道,給基層增加了人力和管理成本。“共享單車運營企業作為營利性組織,理應落實其主體責任。”洪程棟說。
楊浦區給出一組數據,楊浦區范圍運營的注冊車輛約為4—5萬輛,加上未注冊的車輛和集中堆放的違停車輛,合計約10萬輛。包括社會車輛在內,楊浦區非機動車道路停放容量隻有約10萬輛。如果共享單車超額投放現象不解決,可能將超出該區非機動車道路停放的負載。“我們要以用戶需求為基礎, 以停車資源為紅線,約束企業投放行為。”楊浦區副區長徐建華說。
一些代表表示,共享單車超額投放會引發運維跟不上、車輛淤積佔道等壓力。在執法檢查現場,代表發現,除了共享單車外,還有群眾自有非機動車、外賣配送車輛。一到早晚高峰,非機動車停放潮汐現象嚴重,一些重點區域容易形成淤積,停放管理難度大大增加。
為此代表們建議,持續整頓非機動車亂停放,進一步推進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跨部門、跨層次綜合監管。督促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切實承擔企業管理責任,科學合理投放,加大調劑和清運管理力度,在大規模集中停放區域定人定崗管理。
事實上,此前楊浦區政府已經在強化共享單車協同治理機制,比如強化部門、街道、企業、社會多方聯動的治理機制。同時,針對重要節點和重點區域,全面動員和督促各相關方加強停放管理,並通過約談和考核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記者了解到,楊浦區監管會同城管部門,對哈羅、青桔和美團三家車企正式約談9次,督促企業簽署服務承諾書,有序投放並落實運維力量。
據悉,《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楊浦區對企業違規停放行為開展專項執法,重點對五角場商圈、濱江公共區域、高校以及地鐵開展巡查整治。《條例》實施當月,該區城管部門查處近2000輛擠佔人行道的共享單車,一年來,責令運營企業及時清理車輛32次,立案調查違規停放案件18起,保障了街面秩序。
新江灣城街道辦事處主任楊福韜建議,督促企業履行共享單車管理的主體責任,鼓勵企業提升共享單車的技術管理水平。還有代表建議,通過“一網統管”加強對非機動車亂停放的數字化管理,實事掌握重點區域共享單車位置、狀態、數量。各相關部門和企業數據互通,實現車輛違停自動發現,立案、派單、處置、核查、結案等案件流傳的機制,強化對企業運營投放等考核評價。
“最近上海在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指導意見。我覺得這是有溫度的舉措,這給了企業一定的發展空間,面對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問題,我們是不是也能有更有溫度的執法行為。”市人大監察司法委委員孫曄說,她也關注到一些區在探索打分制的動態調控機制,比如對綜合評價分較高的企業,可以提高共享單車投放量,整改不到位或者始終未整改的企業,則減少它的投放量。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慧琳參加執法檢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