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有“點子”、有愛心,社區有你們真好!

2022年08月10日14:44 |
小字號

下午5點多,魏東華下班回來,把電瓶車推進小區地下非機動車庫。鎖好車,他習慣性地在地下車庫兜了一圈,發現角落裡堆了些廢棄物。他用手機拍下照片發到樓棟微信群,提醒居民盡快清理。

當晚,他代表全體樓棟志願者在微信群發出“倡議書”,號召鄰居們自行處理地下空間和樓道內的堆物,共同維護樓棟的整潔和安全。

85后樓組長一呼百應 推動樓道整治

“響應支持!”“為了保持我們樓環境整潔,減少蚊虫滋生,堅決支持。”魏東華的倡議馬上得到了樓內居民的正面回應。是什麼讓這位85后小伙兒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呢?

原來,魏東華是建邦小區10號樓的樓組長,在疫情期間,他第一時間報名成為社區防疫志願者,積極投入核酸檢測、運送物資、幫助獨居老人等社區一線抗疫工作。他還發動樓裡的志願者為居民解決配藥難題,和志願者搭檔林發佐在樓棟大堂設置“物資交換台”,架起居民互助的“愛心橋”,他們的付出得到了居民們的認可和稱贊。

在物業發出整改告知書兩天后,魏東華帶領4名志願者和物業一起,對無人認領的樓道堆物進行了清理,樓道又恢復了往日的整潔明亮。傍晚時分,氣溫將近35度,志願者們衣衫盡濕,魏東華卻不以為意:“這已經是我們開展的第二次樓道整治了,前后總共用了一個小時,比上次輕鬆多了。”

說起第一次樓道整治,那還是一個多月前,上海正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虹口區的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也進入關鍵階段。樓裡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素有收集廢舊物品的習慣,不僅家裡堆滿了各種雜物,還把收來的紙板箱等垃圾堆滿強弱電間、水表間和地下空間等公共區域。居委會和物業多次交涉,但老太一直拒不配合。

魏東華原先便是社區的創文志願者,他團結起樓裡的防疫志願者,主動對接居委會和物業,聯合開展樓道堆物整治。針對老太亂堆亂放的陋習,他和林發佐一同上門溝通,耐心勸說。疫情期間,志願者們對老太關愛備至,老太一直心存感激,在志願者的勸說下,她的想法也終於發生轉變,同意由志願者和物業處理她堆在公共區域的雜物。

就這樣,8位志願者加上2名保安足足搬了五個小時,把全樓36層和地下空間的堆物全部清理到樓下,再用小推車一車一車運到小區垃圾堆放點。“運了有二三十車吧,到后面腿腳都有點軟了。”讓志願者們欣慰的是,居民們都很配合和支持,此后,老太太也不再把垃圾堆在公共區域。

志願者破解流浪貓擾民難題

第二次清理結束的時候,天還沒有黑,魏東華和其他2名志願者顧不上回家吃飯,便又投入到小區晚上的核酸篩查工作中。和往常一樣,樓棟志願者們包下了核酸檢測現場的叫號、掃碼、登記等工作。

“我在疫情之前就是樓組長,在這裡住了10年了,有責任守護好家園,讓大家有一個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和緊密友好的鄰裡關系。”

志願者的這份責任感讓建邦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湯曉梅贊賞有加,她告訴記者,在大上海保衛戰中,和居委會、下沉干部並肩作戰的居民志願者成為了后疫情時代社區治理的“新鮮血液”。他們不僅頻頻出現在小區的核酸篩查等常態化防疫工作中,還直面社區治理中的痛點、難點,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局面。

建邦小區有部分志願者是愛貓人士,不久前,他們了解到上海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在推進一個流浪貓TNR(捕捉、絕育、放歸)救助項目,便主動聯系湯曉梅尋求支持。在湯曉梅牽頭下,市動物疫控中心、建邦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物業和志願者多次商討、籌集物資,共同推進小區流浪貓規范管理。

目前,小區內的40余隻流浪貓,已有一半以上收歸治療,貓叫擾民的情況明顯減少。“流浪貓擾民問題是小區治理中的難點,這次借助專業機構的介入,調動小區志願者、物業等各方力量,可以有效遏制流浪貓泛濫的亂象,提升小區環境品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湯曉梅說。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